面向贫困生的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研究
2020-10-31李萍萍柯乐乐
李萍萍 柯乐乐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商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重视经济资助而忽略心理成长,忽略贫困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难以为贫困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帮助。[1]3本研究通过多年探索,构建了面向贫困生的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包括:“学校助辅为主,社会参与协同”的贫困生发展性扶助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公益创业为特色的贫困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以心理健康为导向的贫困生心理成长体系,并建设支撑平台、推进全员全域参与。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经济资助而忽略心理成长
无法解决真正制约贫困生成长的“心理贫困”问题。[2]当前高校以“标签化”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识别,并通过“奖、免、助、贷、补”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物质扶助,但由于缺乏对其心理贫困的关注,无法真正调动贫困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不利于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贫困生的自卑感、自我封闭、悲观消极等心态难以消除,导致人际交往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差,“马加爵现象”时有发生。[3]虽然一些高校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在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如何提升大学生精神成长内驱力方面,一直难以找到着力点与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二)贫困生主体性发挥不够
无法解决贫困生持续成长能力薄弱的问题。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在于物质保障或经济支持,更多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对贫困生的扶心、立志、强能等方面缺乏淸晰的制度设计;贫困生教育“重说教而轻实践”,贫困生缺乏系统性的面向未来发展的适用能力培养的机会,无法有效打通贫困生与社会实际对接的通道,导致贫困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1]99此外,由于对贫困生缺乏系统的亲社会教育,不少贫困生把社会支持当成是理所当然,“经济支持断粮+实践能力缺失”在踏入社会后,变成“不受欢迎的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4]
由此,在贫困学生普遍“心理贫困”、亲社会行为不足,同时社会关系网络薄弱、社会适用技能缺失情况下,仅仅通过物质帮扶,或者把贫困生“标签化”,一方面导致高校帮扶背离原本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使得贫困生因适用技能缺乏,出现大量成长问题并一定程度引发社会问题,这既是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深刻问题,也是本研究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理念更新
以 “济困,扶志,强能”为目标,以解决“心理贫困”问题为突破点,着眼于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成长,强调高校和社会协同,贫困生自助与助人相结合,突出发展性、实践性两大特征,通过理念更新、体系构建(发展性助扶体系+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心理成长体系)、平台支撑、实践拓展几个方面系统性解决贫困大学生成长中“心理贫困”障碍和可持续成长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基本思路见表1。
表1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二)体系构建
依托特色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学分+心理学分+实践活动学分+公益认证学分等)完善制度设计,构建以“发展性助扶体系+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心理成长体系”为基本框架的面向贫困生的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
1.“学校助辅为主,社会参与协同”的发展性贫困生助扶体系
依托学校“奖、免、助、贷、补”等普适性助扶方式对贫困生进行以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性扶助。除通过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临时性补贴、勤工助学等一般性扶助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帮扶、设立奖助学金、提供实习实践岗位等,突出资助体系的发展性,即奖助学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对贫困生发展的引导性。
2.以“公益创业”实践为特色的贫困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将贫困生教育及发展性助扶有机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贫困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使贫困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融入度和实践能力。一是引导贫困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赛事;二是重点推进以公益创业为导向的贫困生教育,有效对接与整合校内外资源,系统有序推进以公益创业为导向的贫困生教育。依托社会组织和政府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及社区实践基地等,广泛开展公益创业项目策划大赛、项目孵化和推进落地;[5]三是首推公益学分认证,所有贫困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必须参加规定时长的公益实践活动,获取公益学分。依托上述平台及活动的贫困生公益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既有体系及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性(自我造血功能),又能够从经济支持、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多方面提升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双重“发展性”的目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贫困生实践育人模式。这一体系对贫困生提供支持的机制见图1 和图2。
图1 公益创业为贫困生提供经济支持的机制
图2 公益创业为贫困生提供心理、能力支持的机制
3.以“心理健康”为导向的贫困生心理成长体系
利用第二课堂的心理学分及心理选修课制度设计,将成长互助中心、心理谈话室和互动工作坊等进行整合,构建“贫困生心理成长体系”。聚合贫困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通过资深心理教师讲授,直击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帮助其掌握科学调适心理的技能;通过大学生成长互助中心,依托“成长故事会”等形式挖掘贫困生中的优秀案例,鼓励其进行朋辈分享,提升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和社会支持的感知度;通过心理工作室鼓励贫困生在遇到难以调适的情形时,积极寻求帮助,依托“小组技术”“共情疗法”等心理学、社会学方法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的困扰,建立贫困生主动参与、社会支持、朋辈共创的心理成长体系。上述“三位一体”的贫困生实践育人体系,通过课程化和项目化、以特色第二课堂的方式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为其推进和实施提供长效制度保障,具体见表2。
表2 “三位一体”的贫困生实践育人体系对应的项目或课程
(三)平台支撑
为面向贫困生的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提供平台支持和组织运作保障,提升贫困学生参与机会、参与广度与深度及实践育人效果。一是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支持平台(创新创业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公益铺子等)。公益学院、社会组织研究院整合了学校、政府、社区多方资源,具有公益创业教学与研究、公益创业项目孵化、公益创业实训等职能,为系统推进创新创业特别是公益创业提供组织支撑。专门设立贫困生创业实践平台“益立方”公益铺子,通过社会化运作,精准搭建贫困生实践平台。二是心理健康支持平台(成长互助中心+心理谈话室+互动工作坊等)。成立贫困生心理谈话室,建立贫困生成长帮扶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成长组织互助、心理工作室诊断咨询等相互配合,开展心理学分认证,逐步形成完善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支持平台。三是团学实践平台(团学组织+公益社团+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团学组织,利用团委、学生会、广播电视台、社团联合会、全媒体中心、社团,启用非贫困生和贫困生共同参与服务师生工作,提升能力。
(四)全员全域参与
为避免传统助扶方式给贫困生“贴标签”的弊端,以拓展包括非贫困生在内的广大师生参与到贫困生发展性实践育人活动为目的,把贫困生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暗线,操作层面只由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掌握贫困生情况,做到精准对接,引导贫困生提升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有机融入到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实践育人体系(明线,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提升贫困生的群体融入和社会融入,避免“身份识别”,做到润物无声)当中,强化贫困生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的实践拓展。一是依托团学组织,搭建全员参与机制。依托团学等各组织体系和社团等,发挥组织平台作用,拓展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共同广泛参与的实践育人环节。二是依托社会共建大学生校内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全域参与机制。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如大学生青年公益创业园、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等,通过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组建团队共同参与、全域参与的方式,帮助贫困大学生尽快融入群体、融入社会,提升其信心和社会参与度,鼓励贫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增长能力,最终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
三、实践育人的创新之处
(一)育人理念创新
着眼于贫困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引入“发展性”和“实践性”贫困生育人理念及运作模式,是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传统贫困生助扶模式重经济帮扶而轻视精神帮扶,重理论说教而轻视实践养成,贫困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因而无法解决真正制约贫困生成长的“心理贫困”问题和持续成长能力薄弱的问题。本研究引入“发展性”和“实践性”贫困生育人理念及运作模式,“发展性”强调关注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实践性”强调通过服务学习、实践养成改变贫困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二者结合,帮助其与社会产生深度链接,消除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障碍和提升可持续成长实践能力不足的障碍,培养其自助助人意识,提升其综合实践技能,为我国高校有效解决贫困生助扶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育人机制创新
依托特色第二课堂完善制度设计,构建“发展性助扶体系+特色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心理成长体系”“三位一体”的贫困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走在全国高校前列。通过课程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借助特色第二课堂的方式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发展性助扶体系侧重于在普适性帮扶基础上引导贫困生自助发展,特色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商业实践技能,心理成长体系侧重贫困生心理健康,三者相互补充,形成了助力贫困生心理成长和能力成长的“价值链”。其中,以公益创业实践为特色的贫困生教育,创新性地将公益创业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面向贫困生的实践育人当中,实现了双重“发展性”——既有体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性(自我造血功能),又能够从经济支持、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多方面提升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贫困生实践育人模式。
(三)育人工作方法创新
明线和暗线相结合,把贫困生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有机融入到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实践育人体系,建立全员参与全域参与机制,是贫困生教育育人工作方法创新。以拓展包括非贫困生在内的广大师生参与到贫困生发展性实践育人活动为目的,把贫困生发展性实践育人体系有机融入到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实践育人体系,明线和暗线相结合,建立了全员参与全域参与机制,创新了工作方式方法,提升了贫困生教育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也避免了为贫困生“贴标签”的弊端。有助于帮助贫困生尽快融入群体、融入社会、提升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四、实践育人体系的推广与应用
(一)人才培养
本研究已形成了完整的实践育人体系和运行机制,并已经在C 学校全面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1.贫困生受益面广。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互助中心、心理工作室等心理教育平台,通过各类赛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践平台组织各类贫困生主题活动,将贫困生发展性教育实现C学校全覆盖。截止目前,受益贫困生583 人,核心层+普惠层+辐射层累计受益学生已达1 139 余人。
2.贫困生可迁移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心理量表测量,贫困大学生发展性成长指数显著提高,心理贫困的现状明显改变,社会参与活跃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有近89%的贫困生认知积极;近2 年团学实践平台贫困生参与人数218 人次,较前年增长18.5%;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时长为1.72×104h,平均贫困生参与时长超过30h;另外,贫困生党员、贫困生学生干部所占比例超过10%,并获得各大赛事和个人荣誉,为朋辈群体提供了标杆。
3.贫困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高。近两年,贫困生高质量就业超100 人(高质量就业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任职,及月薪在5 000 元以上等情形),占两年总人数50%以上,并在各类创新创业类赛事中获奖,较前年参与人数增长率为9.5%。
(二)校园文化
借助心理工作坊、大学生成长互助中心、公益创业平台和公益铺子创业实践活动、公益创业大赛宣传等方式,在学校中实践性育人文化。课题组成员与市级各大合作单位开展贫困生发展性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心理工作坊、党课、支教分享会、公益创业论坛、公益晚会等,在校大学生传播自助助人理念,此外,成果可推广性强,各类高校均可复制、推广、应用。
(三)社会影响
1.媒体报道。贫困生发展性教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提升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在多家媒体和网站上报道,近几年年社会媒体报道110 余次。[6-8]
2.社会支持。贫困生教育创新举措也吸引了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前来开展合作,得到广泛社会支持。市级各单位主动对接贫困生,建立贫困生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提供公益创业场地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设立学生奖学金,近2 年贫困生的教育基金累计吸纳社会资金210 余万元,为进一步推进贫困生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