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堂,激发师生无限潜能
2020-10-30郭翰卿
郭翰卿
从教30年的王树玲从去年起开始担任河西区梅苑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同时她还是数学学科高级教师、河西区特级教师。然而,这些头衔并没有冲淡她对教学工作的热忱。
近日,记者采访王树玲时发现,尽管成为一校之长,但教学出身的她聊得更多的仍是教学。作为“技术型”校长,尽管日常管理事务繁忙,但她仍然没有放弃熟悉并喜爱的课堂,坚持为学生上课,并带领新青教师共同成长。
在教学中,王树玲积极投身课改,逐渐形成了自然、亲切的教学风格。她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并多次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类活动。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她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练习,并以学生自主活动的形式来完成。那天一上课,她就对一年(3)班学生说:“这节课,请你们分组带上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愿不愿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她继续说:“一、请你量出立定跳远的成绩;二、量量你跨两大步大约有多长?三、测量任意物体的长度。”学生们听了以后,高兴地欢呼起来。
随后,王树玲带学生一起来到操场,他们三五成群地自动分成了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开展了测量活动。只见每组的组长组织大家排好队,按顺序地跳,每跳一个学生,先用粉笔在地上画线,再由两个同学去测量,有的帮着找起点,将尺的“0”刻度对准起跳点,再将尺伸直,对准终点线;有的将结果告诉跳远的同学并记录下来。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她没有给学生讲解方法,完全是由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测量方法,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在测量任意物体长度时,他们都积极测量别人没有去量的物体,有的量了楼间距的大小,有的量了从地面到窗户的高度,还有的测量了同学的身高。而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先是集体商量,实在解决不了,才来找老师帮助。王树玲表示,在这次测量中,每个人都在参与,没有一个人走神“开小差”,他们都自觉地去做,因为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王树玲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在教学中,她经常利用巩固运用的环节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展示自己,发展思维。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之后,她利用电脑演示一组边的长短不一的角,由学生观察本组电脑上的角,比一比看看谁大谁小,学生亲自在电脑上操作,移动每个角,进行比大小,从而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在这之后,出示了三个大小不一的角,让学生比出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通过操作,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角大小的认知,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在课的最后,王树玲还设计了一个思维拓展题,让学生去讨论“用剪刀沿着一条直线剪下长方形的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会有几个角”这一问题,学生讨论后边汇报边进行电脑演示,不同的剪法以及不同的结果直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通过观察剪、切的过程,汇报自己的不同想法,不仅个性得以张扬,而且思维能力得到了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管理和教学之余,王树玲还非常重视对于新青教师的培养,并亲自收徒,不分学科、不分年级地走进了教师的课堂,指导教师共同研究。久而久之,王树玲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这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水平,而且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