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启发式教学策略

2020-10-30汪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汪周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贯彻落实,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从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来看,启发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对于教学活动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笔者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启发式教学;教学策略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最大的特征就是不会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会让学生根据一定的启发与诱导进行主动的探究,以此来进行自主性的知识建构。基于这一特征,启发式教学法逐渐突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可以使学生亲历知识产生全过程,从而使其获得更加准确的知识理解。为了使启发式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具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中,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情境启发

通过对长期以来的初中化学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教师更加习惯于利用单一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学习方式通常会使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由于启发式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所以必须要利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通过一些蕴含化学知识的具体场景启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为学习活动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并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初步的启发,我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创设了相关的教学情境:有一次,福尔摩斯和华生正在房间里分析一个十分复杂的案件,由于迟迟没有思路,所以福尔摩斯拿起桌上的烟斗,想要抽一斗烟来让头脑清醒一些。华生看着烟斗中冒出的缕缕轻烟,突然对福尔摩斯说:“福尔摩斯先生,您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那您能计算出冒出的这些烟的质量是多少吗?”福尔摩斯回答说:“我想这非常简单,只要在点燃烟丝之前测量出烟丝的质量,再减去烟灰的质量就可以了”……随着故事的推进,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吸引了。然后,根据故事中福尔摩斯的回答,我问学生:“福尔摩斯这样的计算的方法有怎样的依据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的欲望。由此可见,在启发式教学活动中,借助情境启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2.置疑启发

在启发式教学当中,设置疑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此来使学生达到愤悱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相对于情境启发的方式,置疑启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产生疑问。同时,从疑问的解决途径来看,置疑启发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释疑。通过这一流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内容为,我在教学中播放了一段演示实验视频,在这个实验中,仅仅利用一根玻璃棒就把酒精灯点燃了。学生对此十分好奇,于是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玻璃棒可以点燃酒精灯呢?这里面蕴含了怎样的化学知识呢?然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性的学习资料,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验器材与药品。接着,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引导进行了实验活动。在这次实验中,学生在玻璃片上放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晶体,并在上面滴上了几点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之后再接触酒精灯,就将酒精灯点燃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发现浓硫酸滴在高锰酸钾上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可以引燃酒精灯。利用这个实验,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思维能力,而且巩固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类比启发

从学科特点来看,化学知识内容具有十分严密的体系,很多化学知识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或者相似之处。因此,在启发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类比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一些具有相似之处的化学知识进行类比。需要指出的是,类比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理解,更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思路,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活动奠定比较坚实的知识基础。

如:“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知识内容。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等几项具体的内容。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这几个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不断的总结,我逐步引导学生梳理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流程:第一,仪器组装。一般要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第二,制取气体。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填装药品;第三,收集气体。要先净化再收集;第四,检验气体。要先验水后验杂;第五,净化气体。要先除杂再干燥。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討论启发

讨论是通力合作的一种具体形式,是集体探究问题结论的重要途径,所以可以将讨论视为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兴奋剂”。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一些焦点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这样一来,可以启发学生逐步深入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解读,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以《溶解度》为例,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初步理解相关内容之后,我利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活动:(1)在固体溶解度的定义中,有哪几个相关的要素?(2)在100℃和0℃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是相等的吗?(3)不饱和的溶液与饱和的溶液的质量是相等的吗?(4)一个池塘的水和一杯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是相等的吗?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在问题的启发下,有效深化了学生对课内相关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契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该教学策略和初中化学教学之间的结合点。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还应该及时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此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添.基于启发式策略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25-126.

[2] 张娟.初中化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实际运用[J].读与写,2017,14(32):193-197,199.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