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2020-10-30伍丽
伍丽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同时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是指在数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所形成的特定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要素。本文主要对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引言: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桥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模式,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但要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学习技巧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构建数学学习模型,观察数学规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观察数学的规律性。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四则运算法则是,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项思维,把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法则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清晰合理的数学模型,也可以把减法和除法融合起来,构建另一种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发现数学的学习规律性和逻辑思维的连贯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四种运算法则时,帮助学生在加法的基础上建立与乘法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使用加法计算题目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方式计算出来,从而使学生完成加法与乘法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式的同时,探索出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规律。例如,小明、小花和小兰各有8个乒乓球,那么他们三个人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教学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加法算出来“8+8+8=24”,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用乘法去计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充分利用数学模型的构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二、贯彻数学思维方式,创立全面发展课堂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其灵魂之处就是数学的思维方式,良好思维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数学义务教育标准指出:通过对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创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思维方式的建立,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充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所遇到的数学难题,并攻克它、战胜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帮助学生领会数学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梯形》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结构造型,对比一下两者有什么样的联系?同时又有什么样的内在区别呢?在对等腰梯形进行学习和指导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剪拼的方式感受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内在联系,学生可以利用平移等腰梯形一条腰线的方式,让梯形转变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通过在等腰梯形中增加两条高线的方法使它变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利用延长两条腰线的方式使等腰梯行转变成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了解梯形的特征,深化学生对梯形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思维拓展的过程中了解梯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和平行四变形的计算公式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摸索出合理有效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创新的数学思维模式下,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在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中为学生创立一种全面发展的课堂氛围。
三、挖掘数学内涵,激发学生推理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推理能力能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中的抽象问题,对学生数学知识中的几何图形等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框架的构建有着显著效果,推理能力是数学学科严谨性的象征,也是学生学好数学、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把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放到关键位置,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努力探索,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知识奥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比如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找出与之对应的数据来设立数学方程式,并通过正确的方程解析方法得出答案。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的到扩充,同时帮助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如小明同学在超市买了6千克的哈密瓜,付给售货员阿姨30元钱,同时又找回了小明20元钱,那么请问小明同学一共付给了售货员阿姨多少钱?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利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设立方程式,例如:付的钱=花出去的钱+找回来的钱,或者是付的钱-花出去的钱=找回来的钱,我们可以把付的钱设为x,然后通过方程式的设立来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数学中所包含的丰富知识量,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提升和发展。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开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知识宝藏,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深刻体会数学这门学科的内涵和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知识推理能力,为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娟. 立足教材,明确指向——试议小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J]. 华夏教师,2019,(23):15-16.
[2] 顾道伟.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44.
[3] 徐国明.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