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探讨

2020-10-30栾信诚

职业·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新课程信息化

栾信诚

摘  要:新课程的推行为中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信息化的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是一个新趋势。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信息化

当前,信息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当中,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处于经济、教育与科技的交叉点,应该更加凸显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信息化教学的认知

从概念角度来看,信息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形态,其基础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的有效工具。在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环节。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项目驱动、个性化学习、虚拟教室、合作学习等。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在于增强学生高阶学习能力,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成个体接受和群体接受两种,其中个体接受主要有个别指导、教学测试等形式,而群体接受主要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所适用的范围也不同。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中职院校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很难完全满足社会的要求。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应该得到提高。从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较弱、课程信息化建设成效不足等。很多中职院校将信息化教学与建设多媒体教室画等号,却没有对网络课程等软件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中职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资源开发,对教学成果进行科学评价,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但是难以达到培训推广的效果。另外,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院校从事教育工作,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当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信息化教育建设存在随意性,对中职院校教育发展形成了阻碍。从2002年至今,中职院校一直在扩招,这也是造成生源质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中职院校扩招,使得很多成绩较差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了中职院校,学生基础学习能力水平整体降低,对中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一)构建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

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应该直接服务于就业。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并突出专业的特点,这样才能将其服务社会的特点凸显出来。中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侧重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体系中的初级计算机实用性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将其融入课堂。这样的方式使得分布式教学得到有效应用,发挥其教育作用。教师将一些教学内容以微课或者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是中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中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应该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点。中职院校可以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其进行信息化课程建设的一个着手点,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以达到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例如,鼓励学生运用在计算机课堂中学习的技能制作课件、绘制思维导图等,或者从网络中运用慕课进行专业课学习等。

(三)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角度来看,要想达到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目标,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接受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软件操作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时,需要用到QQ软件建立群组、上传资料、远程控制等,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熟悉这个软件的各项功能、应用方法、特点等,以保证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准确掌握哪些工作可以运用信息化方法开展、哪些内容可以利用微课呈现、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上展开详细讲解等。这样才能使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其作为一项辅助工具,而不是完全以信息化的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四)提高计算机课程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创新是推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在教育创新背景下,教师也应该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将更多新理念融入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保持新鲜感,比如構建翻转课堂、以校园网为平台实施网络辅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开发网络课程、向学生推荐优质慕课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软件,提高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针对性。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讲解到“艺术化版面设计”这个部分时,可以尝试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在课前,教师可以将此课中所包含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下来,比如Word的图文混排、版面设计的概念等,将其讲解过程搭配图片、演示、动画、音频等方式分别录制成微课,供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并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发送给教师中,由教师将其呈现在大屏幕上,将其作为教学的侧重点,或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课后,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针对课堂中教师所详细讲解的内容或者自己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找到相应的微课,反复观看,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使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得到凸显,促进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中职院校将信息化作为平台和手段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师在对信息化教学形成基本认知并能深入分析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化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侧重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做好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评估。通过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展开的一系列探讨,希望能为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英梅.信息化条件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2019(24).

[2]陈柳斌.借助信息化途径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9(18).

[3]高玉兵.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8).

[4]鲍悦.“互联网+”下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7).

(作者单位: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新课程信息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