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

2020-10-30吴春燕

职业·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

吴春燕

摘  要: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课程是电气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素养。本文从工作页的编写、课堂教学的组织、学生成绩的评定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一体化教改;可编程序控制器;一体化课堂教学;职业素养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以往“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将理论知识的教学穿插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改变了以往学生“不知为何而学,学了不会用”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还会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样学生能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编写合适的一体化工作页

要想开展一体化教学,首先需要编写一本适合自己学校的工作页。

首先,工作页中的学习任务要与本专业使用的PLC设备相匹配,即学习任务要能够在本校的PLC设备上完成。笔者所在学校购买的是三向公司的“PLC与GOT技能岛”。该设备能完成电动机、交通灯、彩灯、抢答器、机械手等的控制,所以本校电气专业编写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工作页就编写了“电动机的控制、交通灯的控制、彩灯的控制、抢答器的控制、机械手的控制”五个学习任务。在编写过程中,要将学生需掌握的PLC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利用“鱼骨头”穿插到各学习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完成各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相应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

其次,编写工作页时按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来设计内容,如每个学习任务按一体化教学的“六步法”设计为六个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没必要完全按六步法设计为六个学习活动,可以将部分环节融合到一起,这样组织教学时就不会太过繁琐。笔者在编写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课程工作页时按明确工作任务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做出决策、现场施工、检查验收、总结评价五步设计为五个学习活动,将明确工作任务和获取信息放到一个学习活动中。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很容易理解明确工作任务,所需课时很少,没必要单独列出作为一个学习活动。在设计学习活动的内容时,还要注意通过活动的完成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将知识点以引导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完成引导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补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自我学习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搞好一体化课堂教学

一体化教学改革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一体化课堂的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教学掌控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也要求学生配合老师去完成各项任务。下面谈谈笔者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课程教学中的几点经验。

(一)合理分组并选好组长

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任务实施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各种能力搭配好。如果一个组全是成绩差的学生,那这组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另外,考虑到学习任务完成时要总结评价,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故在分组时可以将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分配到每个组去。这样开展总结与评价时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每个组选一个合适的组长也很关键。组长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这个组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个学习任务。若设备较少,每个组还可设一个副组长,这样能更好地组织组员完成任务,做到每个组员都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二)做好每个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

一体化教学中每个学习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对这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评价一般有制作课件讲解、展板讲解、作品展示讲解等方式。如果每个学习任务都采用同一种总结评价方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为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尽量要求学生对不同任务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总结。如在总结第一个学习任务时,笔者要求学生先制作课件,再由组长安排组员进行讲解,要求课件中包括“任务要求、组员分工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设计思路、本组设计得最好的程序”等,还要求学生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本组成员的工作花絮拍下来作为素材放到课件中,这样也解决了学生上课爱玩手机的问题。在实施第三个任务“彩灯的控制”时,因为此任务只要求设计五种花样,至于哪五种花样并没有规定,学生可自由发挥。这样每个组设计的花样就不相同,程序也就不一样。为了让学生能相互学习每个组的编程思路,在任务总结时要求每个组选择本组设计最合理、最能代表本组实力的程序进行展示并讲解,其他组可进行提问,并在全班选出最佳程序。在问答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三)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社会和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能根据社会、企业、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时,可以在编写工作页时设计一些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制订工作计划、检查验收等。建设工作站时,可以通过按工作场景划分区域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学时,可安排一些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在上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这门课时,为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授新知识点时,会将知识点以引导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每个组通过查阅资料区的相关专业书籍或上网查找的方式找到答案,然后分组讲解答案,其他组提问,以竞赛的形式决出哪个组答的题多、准确率高。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老师对学生答得不完整的地方要进行补充说明。在做“机械手的控制”这一任务时,因为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做展板进行总结,学生除了要完成机械手的接线、程序设计调试外,还要制作展板,任务比较重。这就要求组长在制订计划时要合理安排好本组成员,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进展情况进行人员调整,以尽量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组长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组员们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任务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学生成绩的评定

一體化教学改革除了要编写好工作页,搞好课堂教学,还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评定。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每个学习任务的成绩,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外围设备的安装》工作页中针对每个学习任务都有评价表,评价表中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部分,其中学生自我评价占1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笔者所在学校还建有试题库。

总之,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对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建立的工作站除了要能确保学生完成技能的学习,还要能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要融入行业元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任课教师除了要会讲解理论知识、会操作,还要有相当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芬.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77).

[2]周锋.PLC教学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