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效果研究

2020-10-30谭华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7期
关键词:早期干预代谢综合征精神分裂症

谭华辉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烯酸乙酯软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各50例。参照组患者行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 安慰剂干预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烯酸乙酯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结果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4.8±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8±1.3)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4.4±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8±1.3)mmol/L;治疗4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0.8±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2±1.0)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4.0±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7±1.2)mmol/L;治疗8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2±0.2)mmol/L, 总胆固醇值为(7.7±1.0)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3.4±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2±1.3)mmol/L;治疗12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5±0.1)mmol/L, 总胆固醇值为(5.3±0.7)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9±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6.5±0.7)mmol/L;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值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干预有积极的效果, 在临床上值得有效推广。

【关键词】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早期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60

青壮年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发人群[1]。在长期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治疗过程中, 很有可能出现代谢综合征, 表现肥胖、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和脂肪代谢紊乱等, 而这些都是已确认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性大大增加。研究表明, 与无代谢综合征的健康者相比,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 死亡危险也随之增加。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尤其长期抗精神分裂治疗的患者, 应该早期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干预。现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总综合征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诊断标准:①超重和(或)肥胖体质量指数(BMI)≥25(kg/m2);②空腹血糖(FPG)≥6.1 mmol/L

(110 mg/dl)、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③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脂≥1.7 mmol/L,

男性患者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0.9 mmol/L, 女性患者HDL-C<1.0 mmol/L;具备以上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可确诊为代谢综合

征[2]。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各50例。参照组患者男30例, 女20例;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47.0±10.6)岁。研究组患者男28例, 女22例;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47.0±1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患者行氯氮平(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152)、奥氮平(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512)、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309)、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231)+安慰劑干预治疗。氯氮平给药剂量:125~400 mg/d, 2次/d口服;奥氮平给药剂量15~20 mg/d, 2次/d口服;利培酮片给药剂量:3~6 mg/d,

2次/d口服;氨磺必利给药剂量:0.4~0.6 g/d, 2次/d口服;治疗期间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安慰剂需要让多烯酸乙酯软胶囊的生产厂家根据其自身的药品需求的颜色、大小以及形状等不同规模进行仿照制作类似胶囊, 胶囊中需要使用无药理活性的淀粉替代有效药物。

1. 2. 2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烯酸乙酯软胶囊(北京百慧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03642, 规格:0.25 g×30粒)治疗。多烯酸乙酯软胶囊用法用量:3次/d, 1~2粒/次口服。具体用药量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进行药量控制。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4、8、

12周, 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进行对比。参考范围:空腹血糖正常值:3.89~6.1 mmol/L;血脂:总胆固醇正常值:2.33~6.69 mmol/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4.8±

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8±1.3)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4.4±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8±1.3)mmol/L;治疗4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0.8±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2±1.0)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4.0±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7±1.2)mmol/L;治疗8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2±0.2)mmol/L, 总胆固醇值为(7.7±

1.0)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3.4±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8.2±1.3)mmol/L;治疗12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5±0.1)mmol/L, 总胆固醇值为(5.3±0.7)mmol/L, 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9±

0.3)mmol/L, 总胆固醇值为(6.5±0.7)mmol/L;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值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片、氨磺必利是临床常见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缓解效果明显, 但是在长期使用治疗过程中, 患者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病情, 却在服药过程中易致患者的血糖、血脂紊乱及药源性体重增加, 尤其奥氮平和氯氮平更明显。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早期有效干预措施, 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加大, 对于药物治疗依从性下降, 甚至拒绝服药, 进一步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生活质量下降,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临床若发现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用药的不良情况, 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 与此同时, 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 得到药物治疗中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需要尽可能的改变当前的用药情况。翻阅大量资料, 发现有部分文献介绍了ω-3脂肪酸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的积极干扰作用, 研究人员立即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 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新的药物治疗方案。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为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在实际临床用药过程中可以保证患者的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行, 降低甘油三酯含量, 尽可以干预患者的疾病病情。其不能在人体内部自然合成, 但是其自身给患者带来的效果却是不可忽视的。患者想要获得自身带来的积极作用, 只能依靠食物来源, 只有调节自我的食物组成结构, 进一步添加包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可以进一步有效实现体内ω-3 脂肪酸含量的提高, 最大程度实现自身血脂代谢, 降低患者出现一系列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缓解患者由于疾病带来身体的一系列不良症状, 给有糖脂代谢异常的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干预带来积极的干预效果, 实现患者短时间内的身体机能恢复, 提高身体舒适度。

在对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片、氨磺必利、ω-3脂肪酸治疗时, 发现随着干预治疗的时间越长, 患者自身的糖脂代谢功能就越好[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總胆固醇值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汤翠青等的研究结果

相似[5]。

综上所述, 精神分裂症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片、氨磺必利及多烯酸乙酯软胶囊早期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保证患者的身体指标接近于正常范围,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丽华, 张天宏, 陈刚, 等.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10):633-636.

[2] 史晗. 塞来昔布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新乡医学院, 2018.

[3] 项坤三, 纪立农, 向红丁, 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4, 12(3):156-161.

[4] 齐景峰, 国效峰, 赵靖平. ω-3脂肪酸在精神科的应用进展.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42(1):126-129.

[5] 汤翠青, 王育红, 林永雄, 等. ω-3脂肪酸对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48(4):332-333.

[收稿日期:2020-06-19]

猜你喜欢

早期干预代谢综合征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吞咽治疗的早期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的影响
早期干预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代谢综合征文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