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母港”
2020-10-30李国利王玉磊黄国畅
李国利 王玉磊 黄国畅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四川大凉山腹地,雨后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云雾缭绕。
“10,9,8……3,2,1,点火!”伴随着轰鸣巨响,推迟一周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薄出熊熊烈焰,托举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破云霄,飞向太空。约30分钟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宣布: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展开到位,卫星状态正常,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至此,有北斗“母港”之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我国所有的北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我国也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一
1970年冬,一支神秘的队伍从茫茫戈壁滩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跨过大渡河,来到大凉山深处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
50年来,一代代西昌航天人追梦奋斗创奇迹,在这片长征路上的“彝海结盟”之地,建造起一座享誉世界的现代化航天城,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架起“通天梯”。
如今,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馆里,陈列着这样一张照片:穿着净化工作服的航天人排成一排,或跪着或蹲着,在测试厂房内认真地擦着地面。
这一幕发生在1990年,中国航天承揽的第一个国际商业发射任务——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在即。
当时,外商要求卫星测试厂房的清洁度指标必须达到十万级。也就是说,一立方英尺的空气中,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能超过10万粒。
那个年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设备设施还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最终,西昌航天人持续工作半个月,用绸布和酒精将厂房的地面和墙壁反复擦洗了数十次,比合同里规定的十万级指标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样的举动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是一件很小的事,却凸显了西昌航天人追梦路上的奋斗与拼搏。
在全球十大航天发射场中,西昌发射场是属于气候条件较为复杂的发射场之一。2003年5月24日晚,大雨倾盆,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在即,突然发现关键线路漏电。时任发射场火箭控制系统高级工程师毛万标主动站了出来,凭着翔实的数据计算分析,得出“可以发射”的结论。几十分钟后,卫星顺利升空。
2011年7月27日,距离发射窗口仅剩半个小时,场区出现强雷暴天气。中心气象团队凭借多年扎实功底,主动觅得“机会”,利用10分钟的雷雨短暂间隙,成功送第9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入轨。
二
1992年3月2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火箭点火后发动机紧急关机,发射中止。
当时,棕红色的毒烟弥漫在发射塔架周围,加注满燃料的火箭随时都有倒下炸毁的危险。危难关头,英勇的西昌航天人逆行跑向发射塔架抢险,用鲜血和勇气保住了卫星,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发射场。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西昌航天人与航天工业部门一起总结原因教训,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共同推出“双五条”归零标准,建立“双岗四检查”“回想、预想”等制度机制,全面更新换代地面设施设备和测控系统,在国内发射场率先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起一整套组织指挥、技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管控制度规范,综合发射能力实现大幅提升,火箭发射成功率也走进世界前列,助推中国航天在低谷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
1984年4月8日傍晚,搭载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像一个巨大的火把横空出世,让彝族同胞惊叹不已。而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更是让中国人在36000公里高的赤道上空开辟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回忆起那天,曾在西昌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军眼里闪烁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任务成功后,我们几个30多岁的汉子高兴得在地上打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0年前,轰鸣声打破了大凉山的寂静,为赶在雨季到来前完工,1000多名抢建者分成3批,冒着雨雪,顶着寒风,跳进冰冷刺骨的河里建造大堤实施截流……后来,为纪念西昌航天人在进军太空长征中迈出的第一步,他们将这座历经千辛万苦抢建的大桥命名为“长征桥”。
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座发射塔架在荒山野岭中竣工验收,到2014年我国首个最先进的滨海发射场全面建成,一代代西昌航天奮斗者铺路奠基、接续奋斗,开启两场高密度并行发射的最美交响乐章。
然而,航天发射是高风险的事业,西昌航天人的追梦之路也不是一片坦途,他们也经受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1997年6月5日,风云二号卫星发射在即,天空突然雷电交加,发射被迫中止。指挥部下达指令:立即泄出低温燃料。
泄回燃料,比加注更加危险!
氢氧混合物,只要0.019毫焦耳的能量,大概就是一粒大米从一米的高处落下撞击地面所产生的能量,就足以将它引爆。而在雷电交加中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星箭俱毁。
那天,西昌航天人再次逆行,经过一夜奋战,低温燃料被安全泄回。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发射也是一波三折。此前,因两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工程全线举一反三,进行质量复查,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为确保百分百成功、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发射再次推迟至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