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息不再 如何理财

2020-10-30李军

决策探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资管理财产品收益率

李军

“说好是5年期理财产品,现在刚过两年多就说要提前结束了,收益一下就少了不少啊!”前段时间,吴女士收到银行通知,她购买的一款年收益率6%的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

今年以来,不少投资者都和吴女士一样遭遇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明明没有到期,为何银行要单方面提前“解约”?银行这样做合理吗?

高收益产品被“早退”

据了解,吴女士购买的这款产品名称为——2018-8期“安享长盈”工银财富客户专属理财产品1829天。

该理财产品2018年3月发行,从产品名称中可以看到理财期限长达5年,原到期时间为2023年3月8日。但工行发布了提前终止公告,产品到期日提前到2020年7月29日。

工商银行客服人员表示,这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6.1%,对于投资者而言,获取理财收益的时间从5年压缩至两年,有一些损失。

公开信息显示,“安享长盈”系列理财产品针对财富客户发售,预期收益率在5.5%~6.1%之间。目前“安享长盈”系列产品已全部做出调整提前终止。

高息理财被强制“早退”,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对此,该客服人员称,具体终止的原因是产品问题,“在说明书中有写道,银行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单方面提前终止产品”。

记者查询了多家银行官网发现,不少理财产品合约中,都有提前终止条款,多数产品是银行可以单方面提前终止,而客户不能提前终止。因此,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关注提前终止条款,以免到时“吃哑巴亏”。

银行难以维持“老产品”

事实上,銀行强制提前赎回部分理财产品并非最近才出现,也并非只有工行这么做。

2019年11月,光大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2019年11月30日起停止“活期宝”理财服务,“活期宝”余额将转回至投资者的签约卡内。

8月下旬,部分亿联银行储户收到银行通知,称正在对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产品进行调研,拟在年底前对此类产品进行清退。

根据各家银行的说法,提前终止未到期理财产品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遵守央行2018年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对部分不符合新规要求且难以整改的产品予以提前终止。

虽然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对投资者的收益会造成损失,但从合同约定来看,银行由于法律法规或政策变化导致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是合法合规的。

另一个原因,则是2019年11月以来加速下行的市场利率。

以前述工行5年期产品为例,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高达6.1%,期限长达5年。对比国有大行一年期银行理财收益率水平3.1%,相差了3个百分点,相当于银行每年要为该产品承担6000万元的损失。如果未来较长时间内利率继续下降,银行损失还将继续扩大。为保障客户收益水平,银行会提前终止发行时预期业绩基准较高的产品。

“强退”不会普遍出现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研报认为,目前银行都在响应资管新规要求加速压降存量理财产品规模,因此理财产品提前“强退”可能还会发生,但应该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首先,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稳定了金融机构的预期。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银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存量老资产,并且给予金融机构更多时间培育长期的资金来源,提高发行新产品承接老资产的能力。

其次,以往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中短期的,银行可以等待其自行到期。对于1年期以内以及在过渡期结束前可以顺利退出的产品,除非收益倒挂情况严重,否则银行没必要牺牲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来提前终止协议。

最后,大量的提前赎回会给银行在短期内带来较为沉重的本息偿还负担,不利于银行现金流的稳定。

报告同时认为,在产品转型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老产品到期之后退出,违规存量理财逐步出清已成定局。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这类理财产品将在2021年年底前退出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

投资者要改变“储户思维”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下半年的“资产荒”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习惯了银行理财“稳稳的幸福”的投资者而言,无论是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还是创新存款产品高息不再,都令人扼腕。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银行提前解约给投资者造成了利益损失,为此银行应当给予投资者多样化的选择,可以提供一些收益率均等、风险水平不变的理财产品供投资者转移,同时在转换过程中一定要和用户协商,做一些个性化的方案,弥补投资者利益损失。

随着预期收益型产品减少,专家建议投资者也要改变以往的“储户思维”,提高风险意识,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养成自负盈亏的心理准备,逐步接受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根据自身的风险接受程度,选择相匹配的投资理财。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长期利率的下行,投资理念回归正统,养成基本的储蓄保值习惯才是普通消费者健康的投资理念。建议考虑配置保险年金等稳健保本投资打底,锁定长期利率,辅以配置少量股票及股票基金拉高投资收益。

猜你喜欢

资管理财产品收益率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