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2020-10-30刘万春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共创演讲稿行文

刘万春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题】

文题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试题材料,分两层:第一层引用的两则是关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名言;第二层聚焦疫情,描述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的互助行为。从内在逻辑上,我们可以把引用的名言作为观点,疫情互助之为是对观点的有力证明,且两则材料形成有机整体。第二部分是明确具体写作任务:一是确定写作场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二是确定写作主客体——“中国青年代表”和“世界青年”;三是明确写作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四是明确文体要求——演讲稿;五是注意细节暗示——中文演讲,意味着在行文的时候不要出现夹杂外语的情形。

考生在立意方面需要具备这样的思维素质:化宽泛的主题为具体的立意,即把“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由“大”化“小”。也就是说,面对这个主题,我们青年人应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这是立意的关键。最忌“政治化”的语言,大而不当。

构思角度提示:

角度1:携手同一世界,为什么青年要共创未来。

由青年具有的特质入手来行文,采用演绎思维的构思方式,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人类的希望。“未来”是青年人的天堂。青年期是人生探索的大好时光。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发明,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29岁,发明电灯时31岁;牛顿提出微积分时22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26岁。

角度2: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如何共创未来。

从国民责任担当入手,引用中外名言,如作为一个好国民,第一条件是他要能夠并愿意凡事尽责,全力以赴。每一项公民权都对应一项公民责任。责任趋向于有能力担当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后用当代典型事例进行佐证,如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制作的中国传统美食、工艺等内容,不仅在国内拥有大量观众,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拥有各国粉丝数量也多达700多万。她制作的视频引发广大外国网友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现象级话题。李子柒懂得“传播文化,匹夫有责”的道理,成为了传播文化的重量级人物!

角度3: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什么样的未来。

这个角度的立意要具有前瞻性、鼓动性,如可以有如下立意: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在跃向未来的赛跑中,穷国和富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事实材料进行论证,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理念,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破解失分点】

作文要求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代表中国青年参会并发表演讲。这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完成必要的任务之外,写作本题的关键是对大会主题内涵的体悟与思考。一般而言,立意高,作文分值就高。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哪些环节才能避免失分呢?下面就根据本年度考场作文的具体情况,与考生们谈谈作文中常见的几种误区:

(一)任务完成得不彻底。

1.文体特征不鲜明

(1)作文要求“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这是“硬杠”,意味着不允许写成其他文体,但有的考生却写成了一般议论文。即使关注了要写“演讲稿”的要求,演讲稿的格式也不完整,有的开头虽然有称呼,但对象弄错了,竟然出现“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这样的称谓;有的没有“演讲完毕,谢谢”之类的结束语。

(2)演讲稿的“现场感”不强。有的演讲稿开篇就是“讲”,没有任何铺垫,这里的铺垫不仅是必要的称呼,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创设一种与观众共融的“和谐氛围”,为很好地完成演讲做必要的“现场”铺垫,这样的代入感是必要的。

2.与“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要讨论的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脱轨。

考生不是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而是另起炉灶,把政治、历史的“公共话语”贴上标签“写成”所谓的作文。如有的考生大谈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就是不涉及“青年”,就是不说“携手共创”。

(二)观点不鲜明,思路不清晰,结构不完整

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稿对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的要求更高。有的考生标题完全照搬作文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把主题当自己作文的标题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就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就显示不出来考生思维的独特性,同样观点也就不鲜明,更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中。在行文的时候,有的考生一会儿谈青年如何做,一会谈世界人民如何做,这样的概念模糊又交叉,导致行文思路的“胶着”,显得思维混乱。有的考生不注意演讲稿的前后呼应,“虎头蛇尾”现象不时出现。

(三)选材不典型,没有说服力

任何文章,选材必须典型,必须要有说服力,才是好文章。所谓典型,不仅是事例能准确证明论点,更重要的是,要选取正能量的,且人们已经公认的材料。如,有的考生在作文中直指某个国家在疫情中应对不当。笔者认为,作为全国性的考试,这样的例子还是不要出现在考场作文中。

猜你喜欢

共创演讲稿行文
阳光住进我心里
“三招”助你写好爱国演讲稿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祖国在我心中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
与天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