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生活,归于美好

2020-10-30梁嘉骏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化穆罕默德艺术节

梁嘉骏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学生代表小美,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艺术节现场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审美情趣源于生活,归于美好。

审美情趣源于我们对自我的探索和提升的愿望。穆罕默德曾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人类由原始而至文明,由原始的祭祀舞蹈到现代的斑斓艺术,审美情趣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正如穆罕默德所说,审美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前提的活动,而审美情趣也是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拥有的精神之花。正是在這一发展过程中,正是人类对于自我的探索和提升的动力,才有了审美情趣的诞生和发展。穆罕默德的“水仙花”并不能果腹,却能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让人类的精神世界以及物质世界得以发展和进步。

审美情趣根植于生活,取决于我们发现美的能力,也让我们创造出更多的美。众所周知,审美情趣源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这是因为“美”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就像苏轼所说,世间的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在这“无尽藏”中发现、审视美的能力,体现着我们的审美情趣。我们也应该明白,虽然生活中“美”千变万化,可以是话语、文字,也可以是绘画、物理现象,但我们的审美情趣在这千变万化中所凝结出的,正是不变的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提升和对价值观的正向启示。而当这种活动积少成多,便能促进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出“美”的行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明白,审美情趣必须自己主动培养,在审美、得美之后,更要主动地去创造美,从而让世界更美好。

而且,不仅美能传递,审美情趣也能在渲染熏陶中陶冶他人和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常常将凝结着生活中不起眼的美的小花递给后学,这不仅仅是在传递着美,更是在以最简单的行动进行着最伟大的事业。审美有成者,不但可以独善其身,更可以兼济天下,在外化的行动中无声息地宣扬正向、高雅的审美观。而这一行动又不仅仅局限于大家,也可以由平凡的我们朴素而切实地做到。一张美丽的风景照,热心地帮助他人,尽好自己普通却应当的责任……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自己,也向世界上的所有人宣扬着真正的美,陶冶着我们的审美情趣,最终又会促进人类的文明更加向前进步。而这,正是审美情趣的终极追求。因此,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更要“外化于行”,主动地传递和分享美,在尽社会责任的同时,更能让彼此在和谐相处中“美美与共”。

源于生活,归于美好。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次的艺术节上加深对美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为今后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定位做准备,做一个有丰富正向审美情趣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吴 琴)

★点评★

全文立意鲜明,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作者以“学生代表”的身份进行演讲,抓住了“审美情趣源于生活,归于美好”的主题,从源于生活、取决自我、归于美好三方面逐层阐述,表达出自己对审美情趣的认识与思考,有观点,有个性。尤其是将审美“外化于行”而最终“美美与共”的主张,更让人点赞。

猜你喜欢

外化穆罕默德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印度尼西亚:司机违章被剃光头
采访手记
“逆转”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加拿大担任今年北京艺术节主宾国 派百人艺术团
人行天桥
澳大利亚瀑布音乐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