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0-10-30任冉
任冉
[摘 要] 我國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学者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多从学校适应概念、测量指标、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角度着手。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由单因素向多因素发展,由外部因素向内部因素再向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发展。但相关研究也存在学校适应的概念、指标和测量工具未统一、影响因素研究视角缺乏综合性、研究对象过于笼统等不足。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从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综合角度出发全面系统研究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细分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
[作者简介] 任 冉(1995—),女,山西忻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2-0087-03 [收稿日期] 2020-02-20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这一阶段是个体在身心、知识、性格等全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过渡期,大学结束后个体要完全走向社会、独自承担社会重任。大学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又一届高中生脱离了高考的紧张氛围,离开了原生家庭,在大学生活的不断挑战中逐步向社会过渡。与此同时,他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交往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有的学生甚至第一次经历寄宿制生活,可以说,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新阶段,也是融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挫折,见到大学这个小社会的不同侧面,因而会产生一系列自身难以承受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高校学生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有关机构做了《大学生自杀问题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这些现象多是因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朱亚平在其硕士论文中表示,大学生在面对具体压力事件时,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在压力面前不会找到排解负面情绪的正确方法,从而产生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成为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进而引发极端事件。
一、国内外有关学校适应概念的研究
学校适应作为社会适应维度下的分支,由国外学者Sondra H·Birch和Gary W·Ladd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从社会适应来看,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个体能够做到的与其年龄特征相符的行为或者所在文化群体所期望个体能够达到的行为[1]。学者对学校适应的界定则各有侧重,但也可以看作是从社会适应概念出发,加以“学校”情境的限制。例如,Sondra H.Birch认为学校适应不仅包括学生的在校外显行为表现,而且包括对学校的态度及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频率。Raymond J.Corsini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中充分利用自身技能解决问题及满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截至目前,大多数国外研究者所采纳的定义来自Gary W.Ladd,他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这一概念更注重学生的内心情感,即“愉快”。
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重点出发对学校适应进行界定,他们的定义也有诸多不同。邹泓、屈智勇等人认为“学校适应主要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校任务并很好地度过学校生活的程度”;淮南师范学院学者刘万伦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投入度、情感发展、学习行为投入度、人际关系发展等状况。他的研究主要从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来界定学校适应。随着对学校适应的不断深入研究,学者不断从新的角度来界定学校适应,例如,方晓义在编制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研究中对学校适应的界定为:无论外在环境怎样改变,学生的都能客观、理性地分析外在条件和自身能力,进而对自身的内心观念和外显行为进行积极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这一概念更重视学生对自身适应能力的心理认知和调整。潘朝霞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使个体身心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使内心与环境平衡、和谐共处。这一概念更加突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侯静在编制学校适应量表时,对学校适应进行的界定是:在学校情景下,学生愉快地参加学校活动,并使自己在学习投入、情绪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这一概念在强调学生在校表现的同时,更突出了学生的在校心理状态,即“愉快”。
二、国内外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指标体系及测量量表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内外学者对学校适应指标体系的划分各有不同,国外学者Chen,Rubin将其分为学业成就、同伴关系状况[2];而Ladd则分为学习行为、班级参与、自我指导、学校喜好、学校回避,突出了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态度;Gilliam将学校适应划分为学习成绩、教师评定其的学习技能、留级率、辍学率、行为问题、自我知觉的能力或生理健康、出勤情况、认知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水平等维度。可以看出Gilliam的划分更为全面也更具操作性,包括自我认识、他人评价、行为适应、常规适应、社会适应等领域。国外学者对学校适应的实际测量也研究较早,因此编制和开发了许多测量量表。例如:Baker&Siryk编制了《大学生适应性问卷》(SACQ),修订后的问卷包括学习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情绪适应和大学的依附性四个分量表。Zitow在研究大学生面对压力事件时的主观评价是,编制了《大学生适应性水平问卷》(CARS)。Pascarella&Terenzi等人编制了《大学生适应性问卷》(SAQ),主要研究大学生休学问题。Anton&Reed编制了《大学生适应量表》,具体包括忧虑、抑郁、虐待、自杀、自尊、人际、学业、职业、家庭等九个维度,供专业人士测量大学生适应问题。Simon制定了《大学生反应与适应测试量表》(TRAC),主要研究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分为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维度。然而,国外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仍是修订后的《大学生适应性问卷》(SACQ)。
(二)國内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对学校适应指标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多数是从学生的学业、人际、行为和情绪等方面出发的。如邹泓等人认为学生对学校的态度——逃避/喜欢以及在学校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同伴接纳/拒绝是衡量学校适应的重要指标。刘志军将其分为学业和非学业两方面的适应,前者使用学业成绩作为指标,后者包括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其社会行为。刘万伦和沃建中的研究中包括学校喜好性与环境适应性两个指标。李春、杨渝川的研究中,把学校适应的指标分为:社会能力、同伴关系以及学业成就,其中社会能力由教师评价,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同伴提名频数。杨兆山教授从学生适应的状态将其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积极适应是指学生既要适应“当下”,也要适应“未来”,学生个体要适应学校,学校也要适应学生。积极适应的价值就在于,个体在与环境的博弈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而消极适应是指学生对自身及环境变化发展的一种被动应对状态。陶沙将学校适应划分为学习、人际、生活自理、环境认同、身心表现等五方面,卢谢峰(2003)在此基础加入职业选择和角色适应,拓展为七个维度。
国内学者认为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学校活动、部门设置等有诸多不同,国外量表不适用于国内大学生,因此国内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编制了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卢谢峰编制了《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CSAI),该量表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包括大学生对校园整体环境的认同和身心状况。陈君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为此编制了《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傅茂笋,寇增强认为,该量表除了常见的学校适应的指标维度外,着重研究了大学生的学业适应问题,学业适应这一维度又分为学习自控能力、学业负担。方晓义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包括7个维度: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职业选择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以及对学校各方面的满意度。邹小勤编制了《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其中包含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问题维度。侯静编制了《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重点关注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方面,认为在校园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人际问题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集体关系等。阳红的硕士论文中突出了专业适应性问题,并且将学业与专业的适应做了严格的区分。台湾学者吴武典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中的分问卷《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包括学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五个维度。综上,以往文献大多从学业、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外在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在校生活进行全方位调查,其中典型指标是学习适应和同伴、师生关系。我国学者广泛使用的量表有:《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卢谢峰版)、《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吴武典)以及《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方晓义版)等。[3]
三、国内外关于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因素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内部、外部两方面进行研究。内部因素是指由个人自身的不同特征,如性别、地域、是否独生、是否单亲、人格特质、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等。具体研究如梁益梦认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气质能够对其学校适应的状况进行预测。雷丽君在其硕士论文中发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上的差异性都不显著,这与前人研究不一致。但是,独生子女学校适应性的均值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适应性的均值优于农村学生,这一点与以往研究一致。此外,还发现内地学生的适应性要好于沿海地区的学生。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同伴、学校(包括学校性质、是否就读理想专业、学习成绩、是否担任班干部等)、社会等支持系统。例如,王晗在其硕士论文中研究得出公办高校大学生在适应总分和各适应因子上得分高于民办高校,并且发现就读理想专业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生适应水平较高,担任班干部、参加学生社团和社会兼职的学生学校适应水平更高。此外,也有研究证明个体获得的外部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校适应水平就越高,反之,学校适应水平越低。
四、展望
依据上述文献梳理,学者们在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过程中,就学校适应的理论内涵、维度划分、测量工具以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展开讨论。尽管学者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各有千秋,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达成了共识,例如测量指标中的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等维度。然而,国内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仍有待完善。
(一)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概念界定、测量指标、测量工具等理论指标有待统一
从知网中搜索与学校适应相关的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们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不同类型的中小学生,对当代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较少。由于没有统一的测量指标和工具,学者们大多是根据研究目的自编量表或使用前人量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学校适应量表是否适用于当代大学生还有待商榷,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范围应不断更新,例如,许多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后第一次体验住宿生活,除学业、人际外,还应注重他们对寄宿条件的适应以及第一次离开父母之后的亲子分离适应,更应注重他们的心理状态。
(二)影响因素研究视角单一
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大多从单一层次考察或是对某两个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从综合角度进行考察的研究比较缺乏。后续研究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判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供有针对性、全方位的建议。
(三)研究对象有待延伸
由上文所述可知,现有文献的研究对象针对性不强,笼统将大学生作为切入点,但是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办学性质的高校大学生,其适应能力是否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王晗从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比较中进行了研究,后续研究者可以国内重点院校、中央部属本科院校、省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等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Dahmus,Sue;Bernardin,H.John.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J].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1992(25).
[2]朱亞平.大学生学校适应与管理对策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9.
[3]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2).
[4]侯静.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03).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the School Adapt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REN Ra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Shanxi 041000,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originated in the mid-1980s.At present,scholars' research on the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chool adaptability concepts,measurement indicators,measurement tools,and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daptation has developed from a single factor variable to a multi-factor variable,from external factors to internal factors and then to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However,the related research also has some deficiencies such as the concept of school adaptability,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measurement tools,lack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chool adaptability,and lack of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Therefore,future research can start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inuing to strengthen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ollege adaptation,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study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hool adaptability from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and strengtheni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school adapt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chool adaptability;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