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特殊性及实施路径的分析
2020-10-29祖凤娥
祖凤娥
【摘要】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被高度重视,但历史沿袭的思政工作不如人意,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但是,很多中小学,大学思政工作的研究成果不能适应中职院校的实际需要。因为,中职学校有其阶段性的不同特点,在学生,内容,教育方式,环境等诸多要素上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要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就要从研究中职学校的实际特征出发,有的放矢的寻求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字】中职学校 思政教育 特殊性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要培养中职学生具备爱党爱国,自强不息的思想。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新自媒体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如何更好地开展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首先便是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寻找更适合的路径和方法。
一.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一)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分析
中职学校的生源均来自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院校进行3-5年的职业教育后,走向工作岗位。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特点是:
1.目标明确,但上进心不强
走进职业学校,就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社会。学生的入学目标明确,学习一技之长,为就业做准备,走向人生的职业生涯。但学生因为受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打击,追求上进的欲望不强。
2.学习习惯不佳,知识基础较差
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而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习相对较为吃力,成绩不佳,在升学中遇挫,走进职业院校。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厌学,学习能力不差,但对学习不感兴趣,拒绝升学。因此,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较难的知识学不懂,听不进,成为常态。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起来困难。
3.处于心理敏感期,自我克制能力较弱
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对外界反应相对敏感,是自我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心理上较为脆弱和敏感,他人的眼神,动作,都会造成情绪上的巨大波动,这一时期的孩子也是自我克制能力较弱的阶段,特別体现在男生身上,特点尤为突出。
自我克制能力较弱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被骗。因此,中职学生成为了很多诈骗行为的伤害目标。
4.家庭环境背景复杂
家庭环境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成才。经过大量的工作接触和调查发现,中职阶段的学生除一小部分因为个人学习能力不强,最终走进中职学校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受到原生家庭的环境影响所致。在班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原生家庭变故占31.81%,父母犯罪2.9%,父母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占26.7%,父母一方情绪暴躁占21%,父母文化水平初中以下占57.2%,父母有精神类疾病占2.3%.
各种家庭因素困扰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不利的家庭环境中走出来的学生,在语言,行为,处理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等诸多环节都打上了牢牢的家庭印记。
因此,在中职学生中,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学生,有很多有特长的学生,有很多善良的学生,只是因为长期以来各种思想的困惑,阻碍了他们腾飞的脚步,如何点燃这部分学生的发展激情,是中职学校思政工作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5.好奇心强,求知欲弱
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度不高,但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特别是一些电子产品,软件,但同时也特别容易受到网络内容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因素的影响。
(二)教育环境特殊性分析
学校的教育环境是中职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保障,也是思政工作重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1.人文环境因素分析
职业学校,教师更加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也更乐于追求一技之长的养成,师生的目标一致,且单向。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学生技能养成,忽视学生思想建设的常态化,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显得有些轻飘。另一方面,长期的工作侧重,使得教师队伍也同样具有偏向性,专业教师对思政工作内容知之甚少,思政教师队伍缺乏及时的更新和培训,在与时俱进中, 有些力不从心。加之,学校在思政工作中的投资不到位,使得思政教育进展缓慢。
2.职业教育特点决定教育环境特殊性
一方面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职业教育,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实际动手操作环节中,这就是实训过程。理论、实训相互交错教学,造成了思政教育工作的中断。
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技能的进步,营造的校园环境中欠缺对理论的追求,思辨能力的提升和文学素养的锤炼。这样的校园环境中,理论性太强的思政教育内容不容易长时间被学生关注,学习起来也会有困难。
3.业余文化环境特殊性
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考试压力。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多数被电子游戏占据。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除少数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外,很少有人问津。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个人时间全部消耗在电子产品上,一方面,对身体健康不利,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生深受网络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学校组织的各种自愿活动,参与者寥寥无几。
(三)教育内容特殊性分析
1.教育内容要求的特殊性
中职学生绝大部分在校时间较短,之后便会步入社会,从事社会生产建设活动。因此,思政教育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劳动适应性。从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和使用的教材来看,中职学校的思政课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为就业做准备,在思想上更加强调诚信,务实,崇尚劳动技能等内容。
2.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1)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因为从事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学生的未成年,对社会不良因素的辨识能力弱等特点,决定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学业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中职阶段的教育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品格的养成和道德建设。
(四)教育意义和目的特殊性分析
1.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的意义的特点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二千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培养中职学生爱党爱国,钻研技能,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思想。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如何更好的开展好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首先是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为行之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寻找更适合的路径和方法。
2.培养目标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培养目标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根据中职学生具体特点、认知能力水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新型工匠。目标的界定,决定了在培养方式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二.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特殊路径探究
思政教育,不应再被局限在课堂和教材,更不能局限在思政教师身上。特别是新时代在国家对思政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在现代高科技手段快速发展的当下,学生的思想领域在不断的被网络侵占,良莠不齐的网络空间最大程度的向学生的思想领域宣战,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建设的堡垒,抵御不利的网络伤害,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品质,培养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是摆在中职学校从业人员面前的严酷任务。在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的特殊路径尤为重要。
(一)“五位一体”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纵深运用
伴随思政教育工作被高度关注,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对思政教育工作先后提出了很多的指导性意见的大背景下,各校纷纷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探索,在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问题”设计,课堂互动教学,新媒体辅助教学,实践拓展教学,多元成绩评价五位一体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1.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思政教育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大思政的概念深入人心,被广泛认可,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泛化的思政日渐深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理念是大思政教育的产物。因此,在实践中,理应成为个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教学模式。
2.五位一体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向纵深推进
思政教育的五种教学模式,不同学校在日常实践中,在方式、内容等方面不断突破创新,从开始的摸索,逐渐走向成熟。
一方面体现在,很多学术研究不断提出了思政教育互动教学,新媒体运用,多元评价等理念。使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研究中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形式,在不断的填充着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容。不同的教育环境,结合实际的教学探索实践,正在雨后春笋般蓬勃滋生。
(二)日常养成教育对思政教育方法的填补
同样在大思政的理念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思政教育服务。
1.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班主任日程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的精神支柱,各项具体的学生工作都由班主任老师完成,班主任也是与学生和家长联系最为密切的人。通过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管理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是进行思政教育日常化的主渠道。
(1)通过谈话,聊天等形式渗透思政内容
在中职学生的管理中,班主任老师是多种角色的化身,一方面要承擔繁重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心理理疗师。特别是对于一些精神上容易走极端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好胜心极强的学生,还有早恋,被骗,赌博,打架等问题学生,沟通谈话,成为了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引导其走出误区的重要方法。
(2)通过班会课,素养课等班级集体活动,开展思政教育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会课,素养课等班级课程,选择有代表性的思政主题,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话题探讨。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没有了教学大纲的束缚,更加自由,讨论会更加充分,学生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2.校园思政环境的塑造
环境的营造对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皆是教育的要素。营造良好的思政环境是日常思政的保障。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和人文理念的统一,可以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土壤。
3.日常学生活动是思政教育开展的有力战场
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培养学生品质,陶冶情操的主战场,特别是将学生活动纳入学生操行评定体系中,可以更好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锤炼意志品质。
(三)将艺术美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尝试
1.思政教育融入艺术美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中职学生在多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因为个人表现不佳,面对的多是批评和指责。特别是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孩子的责怪声更甚。所以,学生很少听到属于自己的掌声和鼓励。内心极度渴望和外表的满不在乎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中职学生的典型特征。思政教育如果一味强调讲道理,讲理论,学生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有艺术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或许更能打动学生。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面临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性格上的叛逆和年龄阶段鲜明的特征使得教育工作的开展更要追求艺术方法,讲求艺术美学。生硬的知识传授,单调的理论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思政教育融入艺术美学的可能性分析
(1)中职学校教师具有相应的艺术涵养
中职学校的教师一直以来面对的学生群体特征,决定了教师具有“爱生如子”的热情和博大的胸怀。一直以来,中职教师队伍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都充当了灵魂引路人的角色。他们曾经把无数的问题学生引向正途。他们还充当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为无数学生排忧解难。在思政的教育舞台上,中职学校的教师有先天的优势和多年的经验积累。
(2)学校高度重要,是思政艺术美学的强大保障
中职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统一教育思想,统一管理理念,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语言,行为,谈话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强调和统一。顶层设计,是思政教育艺术化的强大动力和保障。
参考书目
[1] 习近平.把思政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陈文君.论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
[3] 张雯婧.把思政课“搬”进实训室[N].天津日报,2017-12-01(3)
[4] 罗珍.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