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

2020-10-29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苏?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继电保护的效率得以提升,为整个电力系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及时的对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并做好调度管理工作。本文就对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以及继电保护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

引言

根据以往电力发展的经验,电力系统如果出现故障容易引起城市电力大范围的瘫痪或者全部瘫痪,这种情况是对到处都离不开电力的现代社会有着致命影响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出现正是为了预防和解决这种问题的出现。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在发出和接收消息的过程有着多方面的不同,其在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使电力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及原理

1.1智能变电站特点

智能变电站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研发了可以实时控制、自动调节、有效防控供电风险的变电设备。智能变电站把信息和数据分析融入到变电管理当中。运用智能技术设备可以提高变电设备的控制水平,极大的减少了供电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绿色节能发展需要。变电站在信息化时代实现了供电信息的全面捕捉,做到了供电数据的实时共享,能够及时的对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预防。智能变电站可以更好的保证供电安全,稳固了供电系统,符合安全生产基本理念。变电站如果遇到线路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会在智能管理系统的命令下自动分离,指导维修人员快速精准维修,既保证了线路的正常供电,又有助于降低维修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以实现自动收集供电信息,自动监控电网运行状态,自动化进行故障分析和分级预警。在智能变电站系统辅助下有助于提高一线维修工作的效率,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全面排查,更好满足了全社会用电需要。

1.2智能电站的工作原理

智能变电站的功能更加全面,随着国家电网有关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的出台,智能变电站走上标准化发展的道路。我国智能变电站主要由数据传递、数据汇总、分析运算、设备自动化控制等模块组成。智能变电站依靠互联网技术对供电的数据进行实时汇总上报,计算机代替人进行全面的供电数据信息的统计、存储、预测和传输,做到全天候、全时段、全线路和全方面的管理。智能变电站的核心部件是电子传感设备,先进的电子传感设备可以对供电设备末端进行各种数据信息的采集,能够把自动化的命令发送给继电设备。先进的计算机可以按照既定程序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并且实现继电设备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安全稳定供电目标。智能变电站从以往的设备控制各数据管理方向转型,强调基于良好的数据反馈与传递机制提高设备控制有效性,降低设备控制的整体风险,达到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的目标。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

2.1装置本身的管理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主要装置有六种。这六种装置自身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想要有效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同步,就必须要加强对SV数据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时由于智能变电站内部的交换机存在一定的延时,往往会出现数据传输的不稳定。因此,一旦发现这一情况,需要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采用直采直跳的方式进行继电保护,有效的发挥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从而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中加强对各类装置的管理就是有效保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确保了装置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够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效率。

2.2SCD配置文件

二次回路是继电保护功能实现的关键,其正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着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正动率。智能变电站以光纤代替电缆后,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二次回路的信息流向、连接关系全部由SCD配置文件配置决定,因此对SCD文件完整性、正确性的全过程把控显得非常重要。SCD文件的把控分为两部分,一是文件本身正确性把控,二是文件执行结果正确性把控,即对装置实例化配置文件的正确性把控。目前的把控手段主要有试验验证和离线可视化审查。除了应用可视化工具对SCD文件进行离线审查外,虚端子表、MAC地址分配表、VLAN划分表作为SCD文件組态、配置完成的基础,它们的正确性审查也可间接作为SCD文件正确性把控的依据。SCD配置文件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把控目前只能通过试验验证,没有有效的离线审查手段。

2.3对软压板进行管理

在继电保住装置中,除了检修压板,其余的都要改成软压板,同时增加SV接收、GOOSE接收等软压板,并且能够实现远方投退的目标。对软压板进行管理时,要重点对压板的配置以其保住装置进行管理,确保其跟监控后台相关的压板具有一致性。而保护装置跟监控后台软压板的一致性主要是指保持监控后台配置的软压板跟保护装置相一致,避免出现远方投退错误的问题。对软压板投退进行管理时,主要对运行设备软压板的投退进行管理,包括设备本身功能投退软压板管理。

2.4检修机制的管理

在对智能变电站的压板进行检修时,需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检修机制,这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管理尤为重要。检修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当所接收到的检修位置和设备自身的检修位置相同时,就可以接收这些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而当所接收到的检修位置和设备自身的检修位置不同时,就只能接收数据但对数据不会进行处理。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要确保检修压板跟SV、GOOSE等装置的软压板相配合,一旦出现投退不正确的情况,就会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对检修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

3智能站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前景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中所集成的继电保护信息以及共享的信息,会对调试和检修继电保住装置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工作量较大,一旦在验证全站系统的配置时,未能够有效将现场调试工作与审查SCD配置文件的离线工作相结合,就很可能会导致设置某一参数不够细致,使得继电保住装置出现误动或者拒动的问题。或者由于人为原因使得最终保存的SCD配置文件跟现场装置的实际配置存在出入,为后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扩建工作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未来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时,要重点放在研究全站配置在线或者离线的反复校验工作上,做好调试验证技术、方法,通过工具将各设备配置镜像备份,离线进行反组态和比对分析,缺点是无法及时发现配置文件的任何变动。

结语

总之,当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时,需要各种智能设备的有效配合才能完成。通过文章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分析和探讨,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并为之不断努力和完善,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冯军.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1-4.

[2]李融,郭凡.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3):34+48.

[3]程永安.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故障及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56.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防范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全过程管理
浅谈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企业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系统研发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