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探析
2020-10-29薛青兰
薛青兰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对学生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各科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而生活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但能够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促使其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该种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所学知识,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以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难以提升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其一,生活化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部分教师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二,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不愿意尝试全新教学模式;其三,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运用不够灵活,不能将其与生活元素进行有机融合。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
數学教师想要对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利用,首先应该从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着手,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后续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首先,数学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学科的魅力。因此,数学教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融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检查,据此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完善。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 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购物情境,通过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人民币”;同时,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有效激发,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1]。
最后,为了提升所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有效性,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在创设过程中多融入一些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内容,从而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消除学习对数学学科的恐惧感以及落差感。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这节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三角形”物件,并亲自动手搭建或裁剪“三角形”,以此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融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想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不难,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即可,不但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这节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就可以融入超市摆放商品特点这一小事,促使学生明白分类的概念,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析数学问题的习惯,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处理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因此也就需要数学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全新教学模式,尤其是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同时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处理,实现“将数学知识归还于生活”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基于此,在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应该将所学知识与学生所数学的生活进行紧密融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客观认识,帮助学生从生活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促使其能够理清解题思路,活跃自身思维,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3]。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 比例》这节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生活案例——地图,已知某车的驾驶速度,要想算该车从某地到另一地方所需时间,不可能实际测量,但是可以通过地图推算出两地距离,那么也就可以求出所需时间;据此,数学教师可让学生据此展开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其日后进行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完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时也需要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评价中,通过不断完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促使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一个合理的线上平台,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数学作业成果上传到平台上,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数学教师结合学生评价给出更为精准的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不愿意做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评价其他学生作业成果来进行自身巩固,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4]。
结束语:
要想将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活动轨迹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探寻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内容中,从而通过学生所熟悉的数学教学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悟所学知识,对这些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吸收,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为学生日后学习和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打下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58-59.
[2] 兰成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64-65.
[3] 郑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82-83.
[4] 蒋仕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