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2020-10-29周洁丽
周洁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兴趣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给教学环境的搭建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开发教学资源,构建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厌烦情绪,让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教学;策略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需要引导的,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使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方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师要合理地使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强调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价值,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只为了考试而学习物理,最终导致了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向学生强调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愿意自发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构建中来。
比如,在教學“向心力”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某品牌的洗衣机的介绍短片,学生可以看到上面讲到了向心力的内容,那么向心力和洗衣机的运行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就从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开始介绍,让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向心力这一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此,可以让学生直接认识到物理研究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念和自信心;再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科学家们在物理领域所取得的巨大突破,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这样,通过强调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可以让学生获得内在的物理学习驱动力,有助于推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
二、合理使用实物教学
物理知识中包含很多抽象的内容,如概念、定义、规律等,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的困难,因此,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抽象的内容与实际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从而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物理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极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块海绵、一把刷子和一小块铁块,让学生分别将这三个物体在桌面上进行摩擦,观察三个物体在形态上所发生的不同变化。这样,就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赋予到直观的形象中去,让学生形成更加扎实的理解;再比如,在教学“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录下来的游戏《愤怒的小鸟》片断,让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平抛运动知识,之后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平抛运动的方式对着特定的物体抛纸团,在实践当中检验所学知识的价值。如此,通过实物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有形载体的帮助下更深刻地记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
实践是对理论的检验,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行动力强的年龄阶段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亲自体验到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并且在实践当中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的认知不再被局限在理论上,进一步地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调查形式的课下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行动,成员之间相互协作,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去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向,总结摩擦力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活得的知识去设计一些创意产品,记录在调查报告上。这样,通过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消化学到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从而大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物理学科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教学展开了一番叙述。兴趣教学的实施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将兴趣教学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使用有效的方式去落实兴趣教学的观念,让学生可以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来,获得物理学习的乐趣,如此,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高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 宁文文.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5.
[2] 陈铖. 高中物理情境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