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国引向世界

2020-10-29沈亮陈伊玮

党员生活·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紧迫感震动特区

沈亮 陈伊玮

1979年9月,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谷牧赴日本,敲定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笔外国政府贷款,他成为日后大规模利用国外贷款的先行者。而到1988年时,谷牧已穷10年之功,为中国经济由固步自封转向融入世界打下了基础。

震动:考察西欧带来的“紧迫感”

1978年5月11日,“真理标准”一文已见诸报端,但尚未震动全国。第二天,中央派出的西欧考察的第一支队伍抵达法国,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谷牧正是该团的负责人。

这是谷牧第一次出国。在回忆录里,他仅用“紧迫感”简单地表达了当时的心情,但考察团已被中西间真实的落差所震动。“已不是我们从苏联列昂节夫《政治经济学》上获得的那些老概念了”,谷牧说。

当然,另一方面,谷牧也看出中国市场对西欧各国的诱惑。副总理谷牧受到各国总统和总理们的会见和宴请,这出乎他的意料——若按照国际交往对等原则,此行的会谈对象可能也是副总理一级的官员。

实践:开放前线总指挥

考察报告首先得到了叶剑英、聂荣臻、李先念等老同志的支持,汇报会后,邓小平找谷牧谈话说:引进这件事反正要做,重要的是争取时间。

当年7月6日,国务院召开关于现代化建设务虚会,有关部委的负责人悉数参加。在会上,谷牧再次强调说: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路子,再也不能贻误时机了。

1979年5月,谷牧亲赴广东、福建两省。20多天的调研结束后,他勾勒出了特区政策的轮廓:经济计划以省为主;赋予这两省较多的机动权;财政上划分收支,新增收益较多地留给地方;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各划出一定区域办出口特区,优惠税率,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

时至今日,这些最初政策虽已几经调整,但其内核却从未改变。

随后,谷牧出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着手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利用外资的法律,吸收外资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坚持:现实比信心走得更远

1981年第四季度,广东、福建走私贩私愈演愈烈,消极情绪的弥散拧成了一股势力。1982年,中央将两省的负责人召集来,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在这次座谈会上,一位领导要将《旧中国租界的由來》作为附件一并下发,在这篇文章中,特区被与清末上海的租界相提并论。

谷牧明确表示反对:“这样做徒自造成思想混乱。”但文件还是下发。“街头巷尾那些是是非非的议论随它去,我还是要坚持把这桩事向前推进。”人心不稳时,他曾对下属说:不论出什么问题,板子不会打到你们身上,只算我一个人的账。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谷牧在给汕头题词时曾引用北宋改革派王安石的诗句。其中冷暖,怕只有饮水者自知。

1988年,谷牧年事已高,即将离开国务院领导岗位。当年3月,他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说:外向型经济在沿海地区将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我有这个信心”。

这次报告被视为谷牧的“告别演说”。在谷牧告别之后的30年中,中国已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足以告慰谷牧的努力:现实比他的信心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紧迫感震动特区
画与理
确定性地震动空间差异对重力坝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DC炫特区
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
俄开设新赌场
约翰·科特:紧迫感,危机中的关键领导力
一切变革从“紧迫感”开始!
建立真正的紧迫感
阅读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