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创新与思考
2020-10-29吴文得
吴文得
摘 要:【目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国各地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指明了方向,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探讨美丽乡村的建设对策,以期对其他地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难题、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查阅近年来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报道,结合对永春县相关乡村、部门的调研走访,总结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做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存在资金渠道相对狭窄、主导产业效益低下、后续管护缺口较大的问题,因此从发展产业、提升环境、弘扬文化、打响品牌等4个方面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福建省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0)04-0069-05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building the updated vers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all over the country. By taking Yongchun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reg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beautiful village. 【Methods/Procedures】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visits to the relevant villages and departments in Yongchun County, the representativ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Results/Conclusions】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mainly existed in th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Yongchun County, such as the relatively narrow capital channel, the low benefit of leading industry and the large gap of follow-up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Therefore,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building the upgraded vers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developing the industry,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culture and building the bran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Yongchun County in Fujian Provinc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期,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抓手[1],因此如何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内涵,提出新阶段美丽乡村的建设方案,对农村振兴、国家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都对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颇为关注,国内学者大多从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出发,剖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模式及发展路径,提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5]。国外的乡村振兴研究大多是结合各国实际从劳动力转移、分享空间、城镇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六次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6-8]。福建省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是美丽乡村建设全國样板之一。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工作重点为指导,通过基层调研、部门访谈等方式,分析总结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创新做法,梳理永春县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差距和难题,探索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对策思路,以期为全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 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区域概况
永春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总面积1456.87 km2,辖18个镇4个乡236个行政村(社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69.5%,绿化程度达95%,是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
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率先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后,各地陆续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9]。永春县于2012年率先在福建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10],2014年被列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6个子标准[11],2018年出台实施《永春县美丽乡村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12],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推进美丽乡村经营管护机制改革试点县[13],2020年2月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14]。2012年以来,永春县共创建县级示范村80个、精品村25个、美丽镇区10个、示范线3条,培育了“田园风貌型”“特色文化型”“滨溪休闲型”“产业带动型”“生态旅游型”“造福新村型”等6个美丽乡村类型[11],多次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培训班暨试点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交流经验[10],2015年5月中央电视台把永春县作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样板之一进行报道[15]。
2 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2.1 探索“全面推进、重点培育、打造品牌”的建设路径
永春县建立“合格村、示范村、精品村”3个层次的创建管理目标,按整治环境、发展产业、挖掘文化的“三部曲”,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都镇苏合村、吾峰镇吾顶村、仙夹镇龙水村等都实现了从乡镇级示范村或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或贫困村到县级示范村的蜕变提升。永春县还坚持“优中选优、突出特色”的原则,从县级示范村再筛选创建五里街镇大羽村、岵山镇茂霞村、介福乡紫美村等25个精品村,打造了龙水漆篮、大羽白鹤拳、三岭山歌等一批特色文化村[16],作为全县美丽乡村示范典型和乡村旅游热点地区。永春县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品牌宣传力度,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和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大羽、茂霞、丰山、南美等乡村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荣誉称号,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打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品牌。
2.2 完善“理念引领、规划引导、措施保障”的建设机制
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就得益于以“貌、形、质、本、魂”为内在要求[10],创新村庄建设 “三不”原则和乡村景观建设“三多三少”原则[11],时任福建省副省长陈冬调研永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后在人民日报发表“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要做到‘三不”的署名文章加以肯定和推广[17]。确定每年美丽乡村创建名单后,永春县就着手聘请乡村规划设计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在既突出闽南特色、自然生态、乡土气息,又强调装饰风格、体量、色彩与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5],并由县领导会同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规划论证,完善各村的建设主题与具体项目后开始实施。永春县成立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和44个成员单位,每年都出台专题意见,出台“1+10”配套文件,建立健全美丽乡村提升推进“八个一”措施[18],还采取县领导下乡专项调研、专项拉练检查、专项大型会议、专题考察培训等具体措施,保障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2.3 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
永春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政府样板型的美丽乡村建设永春模式,包括每年1000万元美丽乡村专项资金;1700万元环境卫生专项补助经费;5100万元国家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各类整治村、示范村、景观带补助资金[19];44个成员单位相关项目资金等[20]。各县级示范村还筹建美丽乡村建设基金,引导农民、乡贤能人、企业家、侨胞侨亲等各界人士捐资捐物,共筹集专项基金2000多万元,并汇入专门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几年来,永春县通过各级财政投入、招引社会资本、各界捐资捐物、农民一事一议等渠道,筹集美丽乡村建设和管护资金10亿多元[19]。
在推进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安征迁、立面装修、招商引资、后续管护等过程中,永春县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率领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考察,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如东平镇东山村、吾峰镇吾中村、达埔镇新琼村等很多农民都主动向乡镇、村要求创建美丽乡村。因此,永春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21]。
3 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差距与难题
3.1 资金渠道相对狭窄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仍然以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投入为主,总比重超过80%,而通过一事一议、招商引资、侨亲投资、社会捐资等其他方式筹集资金还不到20%,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社会各界共建体量不够大、氛围还不够浓厚。
3.2 主导产业效益低下
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和配套设施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美丽乡村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还比较少、比较薄弱,即使是大羽、茂霞、紫美、三岭等乡村旅游比较成熟的美丽乡村,由于特色、丰富、创收能力强的旅游项目较少,如大羽村一年旅游收入也才达到20多万元,美丽乡村总体旅游收益还不够理想。
3.3 后续管护缺口较大
由于目前永春县、各乡镇、村级财力普遍比较紧张,虽然从2016年开始县级财政每年配套100万元美丽乡村后续管护专项奖励经费[17],但仍然远远无法满足这么多美丽乡村的实际管护需求。
4 關于乡村振兴视角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对策建议
对照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提出顺序、提法,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23],为各地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打造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指明了方向。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攻坚阶段,更要继续坚持全域推进、规划引导和发动社会参与等好经验、好做法,全力补齐短板,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以提升环境为重点,以弘扬文化为灵魂,以打响品牌为关键,重点在产业效益、环境面貌、文化魅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升级,进一步打响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品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4.1 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增强乡村内生动力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首个重大任务,也是一个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保持长久美丽、实现强村富民的内在动力。每个地区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潜力千差万别,最重要的是注重农村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和农民就业的多元化拓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规模较大、效益显著、带动能力强的富民强村产业,让村集体经济和农民都从产业发展中受益。如永春县要抓住被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闽台乡村旅游试点县”的契机,借鉴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优秀经验做法,整合包装芦柑、茶叶、食用菌、花卉苗木、荔枝、温泉、白鹤拳、纸织画、漆篮、舞龙、山歌等各类资源,开发运营一批登山览景、宗教朝圣、民俗表演、健身养生等特色旅游项目,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推动美丽乡村旅游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要因地制宜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盘活荒山、林地、果园、水库、校舍等闲置集体资产,创新资产承包经营、资源综合开发、主导产业带动等创收模式,实施入股厂房、购买店面、物业管理、组建合作社和承接产业转移等“造血型”项目,让美丽乡村拥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4.2 以提升环境为重点,全面提升乡村颜值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第二个重大任务,也是美丽乡村最容易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的优势和标签。国内运营非常成功的美丽乡村大多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个性标签,如一棵竹子、一朵油菜花、一座古民居、一片墙绘甚至一段故事等。因此要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个性突出、配套齐全的精品村,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步一景都精心设计、精雕细琢,适当打造一批“花园式”庭院、立体绿化示范点、通道景观林带等绿色精品,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享受或心灵冲击,使之成为吸引四方客流的龙头品牌。拥有水系或溪流湖海的地区可以在“亲水”上大做文章,将特色文化元素、景观树种紧密融入到河道治理、湿地公园、滨水步道、亲水平台等水利工程中去,如达埔镇新琼村积极融入香文化元素、在溪边游步道两侧建设香料植物园、科普长廊,村庄主干道路灯和两侧房屋立面推广使用“中国香都”标志,既提升了溪滨景观,又让人记住了“香愁”。美丽乡村不仅需要区域大范围的美,更需要全面激活家庭这些美丽“细胞”,多开展“环境美、和谐美、文明美、生活美、心灵美”的美丽家庭创建活动,创建更多“书香之家”“孝道之家”“美德之家”“致富之家”等先进家庭典型[24],引导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建设美丽家园,不断提升村庄内外、家里家外的整体颜值。
4.3 以弘扬文化为灵魂,不断增强乡村魅力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建筑、服饰、风俗、礼仪、信仰等各方面文化特质的综合,是一个乡村具有独特魅力、让人印象深刻的灵魂所在,也是其他地区所无法简单复制的。永春县具有白鹤拳、山歌、传统技艺、民风民俗、家风家训、名人事迹等独特旅游文化资源[25],要在如何激活整合凸显各类文化资源下功夫,策划开展一都山歌节、白鹤拳博览会、荔枝文化节、农民漆画大赛等特色节庆活动,推动文化与观光休闲、农事体验、文化创意、健身养生、田园养老等新业态有机融合,把文化资源轉化成促进村财和农民增收的资产、资本。有了独特的文化,更要有文明的乡风,才能给各类人群留下美好印象,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甚至安家落户。永春县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日益宜居,更应该在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文化活动、营造良好乡风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文明相伴·美丽相随”、“小手拉大手”、美丽乡村文艺团队巡回演出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设一批具有永春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打造更多的魅力乡村。
4.4 以打响品牌为关键,不断提升综合效益
响亮的品牌是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各类人群前来寻梦扎根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不少美丽乡村和永春县一样拥有非常独特的资源、旅游、文化等优势,但推介力度不够大、知名度不够高,总体效益不够理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品牌策划推介力度,积极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移动媒体举办美丽乡村专题宣传,如永春县可以积极引进影视公司或永春籍艺术文化名人摄制白鹤拳、乡愁等乡土影视剧、创作美丽乡村主题歌曲、举办个人演唱会等活动,主动与国内外各类旅游机构或团体、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接,创新开展合作共建、试验基地、设立分支机构、工作站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广泛提升永春美丽乡村品牌的知名度。只要美丽乡村品牌持续打响了、效益显现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企业家、人才或人才团队、侨亲侨胞支持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形成更加浓厚的共建美丽乡村合力,不断向着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阔步前进,最终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各类典型样板。
参考文献:
[1]魏玉栋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3):14-18.
[2]赵慧峰.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评《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8(5):143-144.
[3]何成军,李晓琴,曾诚.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2):101-109.
[4]刘长江.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20-39.
[5]李养坡.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对策[J]. 乡村科技,2020(6):8-9.
[6]安虎森,郭莹莹. 国外乡村振兴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开发研究,2019(3):47-53.
[7]曹斌. 乡村振兴的日本实践:背景、措施与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2018(8):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