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完善策略探究
2020-10-29范素英
范素英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各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其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行业的发展情况。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创新改革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梳理,深入探究了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完善发展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发展现状 完善策略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充足。就《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所评选出的50强院校的办学硬件条件来看,有38所学校双师占比超八成,有27所学校拥有超过价值2000万的企业实践教学设备,有42所学校开设了超过万数的线上课程。与此同时,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通過对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学服务情况的综合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职业院校整体社会服务贡献力普遍提升,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引导下,我国各地职业院校连同当地基层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下乡、知识下乡等活动,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一些职业院校更是入围了“服务贡献50强”学校。
(二)存在的问题
观念影响行为,陈旧的办学观念必然造成职业院校教学发展的止步不前,对一些新事物、新观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引入造成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长久的发展历程,但相对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因此在教学管理体系构建、队伍组建等方面仍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尤其是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职业大学、中职学校转型而来,不仅缺少专业化的高职教育管理队伍,其校党委组织及管理人员多来自政府部门以及本科院校,很少有来自高职教育一线的领导,其虽然拥有充足的办学以及行政管理经验,但这些经验却并不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这导致其难以通过对当今社会整体教育局势的把握来为高职教育院校的发展制定出极具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此外,受本科教学管理经验的影响,一些职业院校仍未走出学术性办学模式的束缚。不仅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强调理论教育,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用于教学实验基地建设、科学研发。同时在教育人才队伍的组建上大多数职业院校更是热衷于引进高学历人才,很少将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队伍重点引入群体,即便是引入也仅限于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少量的引入,且这些企业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任务比重较少。
二、我国职业教育完善策略
(一)育人理念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职业院校有必要重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并重视推动自身育人工作与社会用人单位所具有的用人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在此要求下,我国职业院校需要革新自身所具有的育人观念,凸显出社会服务导向、就业导向在育人工作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从社会服务导向来看,职业院校需要重视与社会用人单位开展沟通与合作,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人才以及对各类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明确育人工作发展方向;从就业导向来看,职业院校有必要依据社会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与岗位适应能力发展模型,重视将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素养作为对学生开展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从而为自身育人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育人模式
在社会服务导向与就业导向的指引下,职业院校有必要在育人工作中,依托校企合作方式,提升育人工作水平。校企合作方式的应用,不仅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在育人资源方面达成合作,而且要求双方就育人标准、育人方案以及具体策略等问题开展协商以及深度合作。在此过程中,社会用人单位有必要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支持,促使职业院校师生能够深化对社会用人单位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职业院校也需要依托社会用人单位所具有的一线人才为兼职队伍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提供支撑。另外,职业院校需要邀请社会用人单位参与到育人工作评价当中,从而确保自身人才输出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
(三)品牌建设
在职业院校育人工作发展过程中,职业院校不仅需要重视革新自身育人理念、创新自身育人模式,而且需要重视开展特色办学、构建育人品牌,从而提升自身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为自身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此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强化自身所具有的品牌意识,依托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资源,构建品牌专业、品牌教师队伍,通过推进自身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发展、完善自身教育基础设施、提升自身科研水平,构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口碑。
参考文献
[1]周海莲,张虎.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9—10.
[2]张书琬.兰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