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路径的历史借鉴
2020-10-29孙彦彦
孙彦彦
摘 要: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深深地根植于农耕文化之中,这也就决定了乡村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近代以来受现代化的冲击,乡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为“救济乡村”,社会上兴起一场改良乡村的运动,其中乡村教育在乡村改良中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二乡师开创了胶东地区乃至山东中等师范教育的先河,本文以二乡师探索本土化乡村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例,为当下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 第二乡村师范学校
一、概念界定和学术界研究现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它为乡村教育从理论向实践转化提供了一个跳板,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在理论和实践層面展开对乡村教育的探索,在学术界中,一般认为1920年余家菊发表的《乡村教育的危机》一文,首先提出“乡村教育”一语,并阐述了对乡村教育相关问题的看法,之后很多学者也纷纷著书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著作都是有关乡村教育的早期摸索,也为我们今天进行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的兴起与困境
(一)政治原因
中国社会危机的日趋加重与政治局面的动荡不安。自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中国的国门以来,中国便陷入了民族危机的漩涡,列强的入侵打破了平静、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民国之后,军阀连年混战,匪患侵扰严重,乡村社会濒临瓦解。
(二)经济原因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得乡村逐渐处于被边缘化、被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乡村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经济发展存在许多的弊端,又突然遭受工商业经济的入侵,使得自然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从1931年到1936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保持在9.3%的水平,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但是这也带来了城市与乡村的畸形发展,城市与乡村差距逐渐被拉大,乡村逐渐被人们忽视。
(三)文化和社会原因
乡村环境的封闭、落后,使得乡民形成保守思想和排斥新事物的心理,这使得乡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晏阳初指出:当时中国的农村患有四大病症,即愚、贫、弱、私,而“愚”是其他三种病的根源;左绍儒也曾提出,民国在乡村普及教育所遇到的困难,除了客观的物质条件(如穷乡僻壤、交通阻碍等)的限制之外,还有“民气顽固,旧教育积习太深,一时尚不易改掉”的原因,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乡民的守旧心理有着极大的联系。
三、二乡师建立的初衷与办学经验
(一)二乡师的设立与发展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在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我们注意现在幼稚园和乡村小学教师的缺乏,决定于各省选环境适宜的地点,开设幼稚师范及乡村师范学校,以培养普及教育所必需的师资”。山东教育厅积极响应国民政府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倡议,于1930年在莱阳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乡师”)。二乡师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家境贫苦的农村青年,学校提供免费的住宿,并且每人每月补贴五元的生活费。其次,二乡师的教育经费也较为充足,不仅解决了师生的食宿问题,还有多余的经费用于购置学校的设备,所以在建校初期,学校就有仪器标本800余件,并且学校设有阅览室、理化仪器室、动植物标本室等等,二乡师的教学条件良好,学校的发展也较快。
(二)二乡师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二乡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乡村师资力量,二乡师秉承“造就乡村的良好的小学教师”的办学宗旨去培养乡村教师,认为“乡村的良好小学教师不但应传授先人遗留下的文化与儿童应有的各种生活习惯和技能,而且必须了解乡村问题以及乡村问题的解决途径”,陶行知也曾强调“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二乡师想要使学生养成认识乡村问题、解决乡村问题的能力,主动去适应乡村的生活。
(三)二乡师的课程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乡村生活,二乡师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了不同于普通师范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培养合格的乡村教师。二乡师的课程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部分:基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农业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之上,二乡师还设置了一系列与农村相关的特色课程,如自然科:植物、动物、矿物;农业常识:农业概要、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社会科:农村经济;教育科:乡村教育、民众教育等等。
(四)二乡师的乡村建设教育
自二乡师开始办学之日起,学校就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把莱阳城西大沽河两岸的周格庄等15个村划分为“义务教育试验区”,为学生提供了进行教学实习的机会。二乡师还重视培养学生与乡民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进入乡村之后能够尽快融入乡村生活中。
四、二乡师办学对当今乡村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二乡师的成立,开创了胶东地区乃至山东中等师范教育的先河,而后的胶东公学、胶东师范、莱阳师范等都是在二乡师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为了使教师更好地扎根乡村,二乡师中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乡村的贫苦青年,这说明要培养真正热爱并愿意投身于乡村教育的教师,仅仅依靠城市向乡村输送教师是远不够的,必须从乡村吸纳人员来培养教师,不能使乡村教育脱离了乡村。其次,二乡师建立在乡村附近,便于学生们熟悉乡村。如今我们的师范院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到乡村实习的方式来增加学生接触乡村的机会。另外,乡村教师未来是要进入乡村教学的,对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技能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所以我们可以仿照二乡师的做法,在学校里建立一个农田试验场,由农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基础作物的种植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当然,二乡师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其中的某些做法已经不适应当代的现实状况,有一些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去思考。第一,二乡师高度的社会化倾向,过于看重乡村教师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乡村技能训练固不可缺少,但扎实的教育基础知识的培养是应放在首位的,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必要的乡村技能训练。第二,我们应注意防止师范过度乡村化。乡村向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过于强调教育的乡村化,可能会适得其反。第三,二乡师对于其前景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目前对于乡村教育的未来展望要立足于现实,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切不可急于求成。
五、结语
推进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乡村教育的发展关乎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关系着乡村社会的改良与变革、更关系着民族国家的振兴与发展。如何去改进与创新乡村教育的发展道路,使其真正有益于乡村教育的变革、有益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左克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潮与实践的哲学评析[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3]乔万敏,郑明珍.鲁东大学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陶行知.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教育宣言书,陶行知全集第1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