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数学审题的常用策略

2020-10-29孙晓艳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单项式所求代数式

孙晓艳

解题的关键是审题.所谓审题,就是弄清题意,通过对题目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由条件到结论,由数式到图形,找出问题本质,进而确定正确的解题路径.审题要慢,审题越透彻,解题越快.下面谈谈审题常用的策略.

策略1 抓住关键词语

绝大多数中考数学试题都是用文字语言来表述的,因此在审题时,在弄清每一个字、词、句的意义,熟悉问题的整体背景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展开思维.

分析:初看此题似乎无从下手,但如果仔细审题,便会发现“和是单项式”这一关键句是解本题的“题眼”,只有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合并后才是单项式,根据同类项的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得m、n的值,再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点评:由“和是单项式”得到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由“平方根”可知答案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有很多考生因忽视了关键词语“平方根”导致错误,我们在解数学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词语,这是顺利解题和避免失分的关键.

策略2 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数学题的已知条件是直接给出的,而有些数学题的条件隐藏在文字叙述或生活经验中,要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就必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分析:先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再根據其解集是x≤a,得到a的一个取值范围,解分式方程,根据其有非负整数解,得到a的另一个取值范围,注意两个隐含条件——增根和方程有非负整数解,排除不满

点评:本题是不等式组与分式方程的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分式方程的增根、分式方程的非负整数解等隐含条件,审题时如果不细心,就会掉人“陷阱”,出现错误,

策略3 寻找数、式之间的联系

数学问题中各种量的关系一般以关系式的形式出现,从关系式的角度分析,寻找数、式之间的联系,是我们最常用的审题方法.我们理解了关系式,寻找到数、式之间的联系,也就对各种量的本质联系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分析:求代数式值的基本方法是代人,但本题给出的条件是一个等式,如何代人呢?审题的角度不同导致解法也不同,

解法2(整体代入法):可以发现条件与所求代数式之间隐含的数量关系,将2a-3b=-1整体代入所求代数式,即可简捷地求得其值.

用整体代入法可得原式=2a(2a-3b)+3b=2ax(-1)+3b=-(2a-3b)=-(一1)=1.

解法3(特值代入法):题目中隐含着a、6可取满足2a-3b =-1的一切数的条件,本题是选择题,因此可借助特殊值来巧妙求解,

取b=0,则a=-0.5.当a=-0.5,b=0时,原式=4x(_0.5)2_6x(-0.5)x0+3x0=1.

点评:对于给定的关系式,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来审题.

解法1 中将条件中的字母a看作常数来运算,当然也可将字母b看作常数来运算.这个方法是通性通法,但解题过程中计算量较大,易出错.

解法2是从整体角度来审题的.由于已知条件是2a-3b=-1,所以从所求代数式中变换出2a-3b,整体代入,十分简捷,

解法3是从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来审题的.抓住客观题的特点,巧妙地取b=0,则a=-0.5,计算较简捷.用这种方法解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取的字母值要使已知的代数式和所求代数式有意义,二是所取的字母值要使计算简便.

猜你喜欢

单项式所求代数式
无所求
学习整式概念莫出错
感恩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由浅入深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