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萍抗疫:一个医生守住一个岛
2020-10-29付冰冰
付冰冰
有一名村医,放下了与亲人一年一度的合家团圆时光,自大年初二至今,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57岁的她用党员担当精神与职业信念为海岛筑起了抗疫“堤坝”。
她叫王锦萍,祖国东南沿海这个叫作吉钓岛的海岛已成为她生命的全部重心。2019年,王锦萍被中宣部等六部门评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小岛虽小,但自疫情发生以来,3个月内就有数百人从福建内地乘私家渔船返岛生活。作为岛上唯一的村医,在举国上下齐心抗疫的时刻,王锦萍知道,必须扛起守护岛上村民健康的责任。
一辈子在岛上行医,家人支持是最大后盾
2020年大年初二清早,甚至没来得及与仅团聚一天的孙子告别,作为返聘村医,王锦萍便匆匆赶回吉钓岛。
“奶奶去哪了?”5岁的孙子问爸爸陈坚。
“奶奶回岛上工作了。”陈坚照实回答。
陈坚至今仍记得,他像他儿子这般大时,母亲王锦萍有时半夜就被上门的乡亲紧急求助接走了。不是哪家有人发了急病,就是哪家添新丁需要医生接生。“最危险的一次,有一产妇难产,母亲抢救了一整夜。”“那个时候就感受到了全体村民对母亲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
陈坚的妹妹在福清当地镇医院做护士,父亲带着弟弟去云南务工,陈坚本人毕业后则留在广西工作。一家五口人,分隔四地打拼,十几年来,全家几乎一年到头只能春节时回到福清聚一次。陈坚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面对儿子的突然提问,他的回答柔软且坚定。
一醫守一岛,一箱伴一医。2019年9月20日“公民道德日”这一天,经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评选,王锦萍被评选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陈坚在岛上出生、成长,名字里饱含着父母对他的期望。王锦萍告诉本刊记者:“给他取名陈坚,就是希望他长大要坚强。”陈坚做到了。吉钓岛上一共有两位教师,他们是贯穿陈坚整个小学生涯的知识“园丁”。小岛教学条件有限,初中时,陈坚被家人送到了福清读寄宿学校,别的小朋友可以一周回一次家,小陈坚只能半年回一次。“路途远,那时要坐车30多公里到码头,再从码头坐渡轮才能回到岛上。”
“洗冬天穿的衣服是那时最难的事”,陈坚告诉本刊记者,吸了水的衣服又重又厚,对于刚上初中的他来说,有点儿拎不动。对母亲的不理解是有的,长大后,陈坚渐渐理解了王锦萍。
数百人到岛上“避疫”,无一感染
回到吉钓岛,除了与往日一样接诊、出诊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王锦萍新增了一项工作内容:去码头排查疑似病例,给过往行人检测体温。
出于防控要求,往返福清码头与吉钓岛之间唯一的公共渡轮已经停航,因此,不像公共渡轮那样有固定往返时间表,私家渔船抵港、离港的时间完全不可预测。王锦萍告诉本刊记者,“有时天不亮就出发了,有时晚上八九点也去检测体温。”
在福清码头登记备案后,回吉钓岛的私家船主会先给王锦萍打个电话,“二姐,我们回来啦。”这时,王锦萍的抗疫工作就开始了。
测温,登记往来人员入岛信息,体温正常则放行。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付出的是严谨、负责与耐心。
阶段性的可喜成绩随之而来:自正月初二以来,吉钓岛无一例疑似及确诊病例。和“吉钓”在当地的发音“吉兆”一样,在抗疫这个特殊时期,王锦萍和村两委干部守住了“零感染”这道关。
工作34年了,就希望有个年轻人接班
王锦萍的本家叔叔曾是镇里的医生,除平时在卫生所的例行工作外,周末会乘渡轮来到吉钓岛,为岛上居民看病。在王锦萍还是学生时,逢周末便跟随叔叔来到吉钓岛,耳濡目染之间,种下了在这里从医的信念。中专毕业后,王锦萍来吉钓岛扎根。
由于吉钓岛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岛民陆续搬离,除了留守妇女和儿童外,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老人。每逢天气恶劣时,平日里两小时一班的公共渡轮就得停运。岛上居民出行的唯一路径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急病就特别危险。这时,被称为“海岛120”的王锦萍就成了人们救命求生的唯一希望。
“34年前来到岛上开启职业行医生涯时,岛上并未通电,一个两角钱的蜡烛对于工资只有十几元的我来说,都是一项需要斟酌考虑的支出,”王锦萍告诉本刊记者,只有逢出诊或者手术时,才拿出蜡烛来照明。患者走后,她就把蜡烛收好,自己使用更便宜的煤油灯照明。“即便这样,一个月也要花费几块钱点煤油灯。”在岛上工作的第三年,小岛通电了,一个人挑着扁担坐渡轮,去福清采购药品的王锦萍,心里更有劲儿了。
虽然常年面对台风不定时“来访”,吉钓岛并未失去生机。34年来,王锦萍累计接生近200余名新生儿,“最危险的一次是遇到了孕妇难产,我赶到时新生儿的一只脚脱离母体,腿脚发紫,经过抢救,婴儿完全脱离母体,但由于缺氧太久孩子已经没有啼哭声,当时没想那么多,我赶紧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天蒙蒙亮的时候,婴儿哭了,王锦萍笑了。
这些年来,五六元的出诊费王锦萍几乎没收过,有时还给看病的居民补贴点医药费。
碰上孑然一身的孤寡老人,王锦萍便尽己所能给予一些日常生活上的照料。“有一次,一位孤寡老人在家中去世,我和几位乡亲一起为老人送终,处理后事。”
有限的时间里,顾了这头就很难顾上那头。王锦萍告诉记者,爱人和孩子们都在外地,身为妻子和母亲,她心里一直很愧疚,也曾想过跟随家人,到城里安家工作。
是岛上居民挽留的心声,动摇了王锦萍离去的决心,坚定了留下的信心。“有一次,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二姐,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就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王锦萍选择留下:慢病随访,65岁以上老人体检随访,重症精神病随访……日常工作在春夏秋冬中重复着、坚持着。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那些因年迈出行不便的老人的健康得到了及时保障。
今年九月,王锦萍将度过在岛上的第35个生日,从未许过生日愿望的她告诉本刊记者:“想有一个年轻的医生到岛上来,一起为岛上居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