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景施工监测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的应用
2020-10-29何柯邓齐祝
何柯,邓齐祝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位操作工人。巡检,则是项目优质、高效执行所必备的。建筑工程项目巡检是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方式之一。传统施工现场巡检,现场数据信息采集及传输大多数采用现场实地巡检、线下数据信息处理传递,人工跟进处理结果的方式进行。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多个项目同时巡检,且项目分布于各地,无法进行环境直接观察。对于高速公路或高铁建设等长距离施工项目,有些工点条件恶劣,实地巡检受时间、空间制约,巡检工作周期长、成本高、信息数据采集传递效率低下等缺陷。线性工程,如道路桥梁、轨道、市政类工程,工点分散,采用固定时间拍摄的图像、视频资料有一定的滞后性,只能反映巡检当时的信息,无法和工程进展同步更新。
上述缺陷的存在,影响建设单位对项目巡检的及时性、准确性,还可能导致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等受到影响。所以,为进一步提升工程巡检效率,确保工程巡检数据更准确、客观、及时,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全新的能实时、高效、准确反应工程现场全景信息的巡检系统,解决传统巡检方式存在的缺陷。近几年来全景漫游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720 云的全景漫游技术以其真实感、高清画面、播放流畅等优点备受青睐。用户可以通过全景漫游,往来于各个场景之间,真正做到身临其境[1]。基于720云的室内全景的设计与实现,用于工程项目提高了巡检效率,是目前首选的新兴技术。
2 工程概况
项目为曲靖三宝至昆明清水高速公路(曲靖段)土建2 标项目,起点为曲靖市三宝镇,终点为昆明市清水村,支线起点为马龙县月望乡,终点为马龙县通泉镇昌隆铺村。全长70.85km,其中主线长58.53km,支线长12.32km。施工标段为土建2 标,施工范围为K28+400 ~K38+800 和LK0+700 ~LK13+011.426 两段。路线从过石桥、李子沟水库左侧傍山通过,然后下坡展线,经陡箐右转环山体布线设桥跨越大箐水库尾,再后路线顺地形布线,经麻栗坡水库下游,设置棠梨冲大桥跨越河沟和平地。路线一直向西下坡,在乱头村附近设置新峰互通服务于马鸣、纳章、大庄的交通,与本项目进行交通转换。主线出互通后路线设桥跨田坝向西北沿山脚布线经下营,沿地形布线,路线设桥跨沟和田坝行至新村,以路堑挖方穿过一山体,过老角寨,设置马龙互通。路线继续向北设桥跨沟和田坝,向西过莲花山垭口至终点昌隆铺。连接在建宣曲高速公路大瓦仓至昌隆铺段(曲靖西北过境段高速)设置昌隆铺枢纽互通与现有G56 杭瑞高速(昆曲高速)联通。
3 全景图施工
3.1 硬件选择
完成航拍全景制作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在保证能顺利完成航拍任务的情况下,尽量给项目节约成本,经过对比分析飞行参数,包括最大控制距离、飞机续航时间、航拍照片像素等。最终确定使用性价比高的大疆御2 无人机来完成项目的航拍任务。
3.2 路线全景拍摄
1)航测流程
无人机携带的镜头有多种:鱼眼相机、多镜头相机、正常相机等。大疆御2 采用常规的平面拍照方式,因此每个全景拍摄需要无人机悬停在空中,通过转动无人机云台对整个场景进行360 度的照片拍摄,其中天空部分是不能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的地方,其处理完全靠后期制作。
2)照片拍摄要求
整个镜头能看到的全部有景区域,相邻两张航拍照片衔接部分应达到30%,建议衔接范围为30%~45%,提高后期照片合成的成功率。不建议每张照片的重叠度过多,因为首先拍照效率会降低,对无人机电池续航能力是个考验,其次,在后期合成过程中可能出现无端的照片错误,降低合成效率(见图1)。
3.3 全景照片制作
在完成项目的全景照片拍摄之后,需要对整个图片素材进行整理加工,流程如下。
1)图片分选整理
将同一个全景的照片分类到提前建立的文件夹,要注意分图文件夹不能出现其他全景的图片,否则不能生成全景图片,降低全景制作的效率。
2)利用PTGui 软件处理全景
在一般情况下需要3 个基本步骤:加载已经分类完毕的全景图片,即将整个全景相关的照片素材通过软件加载到一起,由于采用的是同一摄像机完成的图片拍摄,不存在图片分辨率及尺寸不统一,因此不需要进行图片加工。对准图像,就是对每张图片进行分析,通过图片的重叠度对图片进行整合、删减及变形处理。最后生成全景图片。
3)问题处理
整个全景制作期间极有可能出现各类型问题,需要进行适当调节设置参数,该软件对准计算法则是基于浮点预算来的,可能第一次对准图像后,全景拼接不正确,有时需要多次进行相同的操作来完成全景正确对准。如果出现由于偏位导致的单片拼接错误,可以利用“混合优先级”调整该区域的图片显示优先级完成全景图片显示修改(见图2)。
3.4 沙盘制作
定位沙盘制作,项目长达23.7km 多,在全景制作中按大约300m 一个全景的距离分布,沙盘协助各个全景位置确立,给使用全景的人员清晰明了的分析项目现场情况。
项目已经完成了BIM 模型建立,在Infraworks 软件中,建立了完整的路线模型,其地理信息完全依据最新的Googl地图完成,利用BIM 模型导出的图片建立全景沙盘,不仅可以体现整个路线的走向,而且地面贴图和现场的航拍画面基本吻合。
项目搭建实体沙盘,结合模型,实现项目周边环境和施工布置的真实还原,整体展示项目施工成型效果,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各方沟通协调效率。
图1 分段航拍图
图2 全景图片
1)全景整合
利用“720 云”客户端将所有全景素材按照顺序逐一导入软件,由于全景数量多,单张图片大,建议在网络环境较好的区域完成上传工作,并对上传的全景重新命名。
2)桩号点位标注
整个路线的全景图制作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桩号点位标注,项目专业的测量人员,在完整理解分析施工图纸后,对各个区域的点位与现场实际结合,利用720 客户端的热点功能,添加道路施工过程中与地形的接触范围轮廓并间隔100m 标注桩号。施工道路中有较多的特殊构造,比如桥梁、隧道、涵洞等,添加其他样式的热点并制作该构造的相关信息,对道路沿线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见图3)。
3)经济效益分析
技术在智慧工地应用中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以无人机航测技术对基础设施项目施工区域进行记录,按距离及时间间隔制作全景,为项目提供施工现场资料及拆迁留底资料;以项目策划为基础,制作施工现场布置BIM 模型全景,给项目提供施工策划分析资料。
以单月为单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内容如表1:
4 结语
目前工程巡检工作中不同项目不同巡检人员形成的巡检结果,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纯文本巡检报告记录繁琐且不便查找、管理人员无法全方面了解工程信息而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工程整体数据无法集成一体化、巡检时空无法与工程进度同步。“工蜂视联平台”利用在现场建设工程实景信息采集系统及VR 摄像头等设备,全视角采集工地的各种信息,并利用物联网技术等将信息传回巡检系统的“大脑”,与系统管理端已完成的工程BIM 模型挂接,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全方位巡检及信息数据的高速处理分析,快速形成所需的工程信息,并且根据工程实际巡检的需要,可移动、实时、全方位查看工程实景并做出决策,解决了多个项目分散在不同地域难以同步开展巡检的难题。
全景施工监测不仅解决了目前工程巡检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如消除巡检人员的主观判断因素,摒弃纯文本记录,大幅度提高经常性巡检和定期巡检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人力和财力支出等,而且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巡检模式,实现巡检数据资料的集成一体,信息化保存及多个项目分散在不同地域同步开展巡检,突破巡检工作的时空界限,达到巡检工作的可移动性、实时性、智能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3 全景整体效果
表1 航测经济效益月度分析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