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材

2020-10-29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无故古时候面食

南稻北麦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差很大,生长的粮食作物也不尽相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更适合种植麦子;南方地区湿润多雨,更适合种植水稻。我们现在吃的馒头、包子、烙饼等都是麦子磨成面粉之后做成的,而米饭则是由水稻脱壳后做成的。北方人大多爱吃面食,南方人常吃米饭,这是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和饮食习俗的积淀。

粉食之始

中国是全世界麦子的起源中心之一,最初人们不知道将麦子磨成粉,而是直接用麦粒煮饭熬粥,称为“麦饭”,但这种麦饭不容易煮熟,而且不易消化。战国末期,人们发明了一种专门将麦子研磨成粉的工具磨。麦子被磨成面粉,成了后来制作各种各样面食的原料。

所有面食都叫“饼”

在我国古代,饼是所有面食的统称,而不仅仅指我们现在吃的饼。馒头、包子这类蒸熟的被称为“蒸饼”,面条、面片这类煮熟的被称为“汤饼”,其中面条又叫水引饼、索饼。

粟和稻之乡

粟是小米,稻是大米,我国是小米和大米之乡。一万多年前的北京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小米,而在湖南玉蟾岩,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稻米。

一万多年前是什么概念呢?那时被称为“史前”,没有文字记载,人类刚开始驯化动物,并定居下来形成初步的村庄。

菽就是大豆,在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这种作物的栽培也为西汉刘安发明豆腐提供了原料。刚开始人们觉得豆腐很难吃,经过不断地改造,才逐渐受到欢迎,被誉为“植物肉”。

粮食是工资

在古时候,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打工者,粮食都是基本的工资形式。“为稻粱谋”就是谋生的意思。《论语》里记载,原思给孔子当管家,孔子给了他九百粟,他不要。孔子说,你别不要啊,收下吧,有富余的就分给邻里穷人吧。

吃饭有限制

《礼制·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礼制》中对各阶层人们能吃的食材有规定,因为古时候生产资料珍贵,财富物资有限,人们不是馋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比如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生产物资,犁田拉车,可是轻易吃不得的。而普通老百姓日常就是豆饭菜蔬,难得见一次油水。

精致的料理

鱼是鲊的主要食材,《齐民要术》里记载:鲤鱼切片,撒盐,压去水,一层鱼片一层饭,叠放在一起这不就是日本料理嘛。

《诗经》表现了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其中有许多菜蔬名,现在的人们理解起来,总觉得怪怪的,这些菜到底是什么呢?

《芣苢》是一首劳动妇女采芣苢时唱的歌,芣苢就是车前草,现在到了春夏,漫山遍野都能见到。

上面说的这三种都是野菜,先秦时期的古人密切关注自然植物的生长,用来及时充实自己的餐桌。中国古时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野菜是少不了的角色。

猜你喜欢

无故古时候面食
古时候的计时方法
眼力考验之找不同
古时候的记数方法
Do You Know?
无缘,无故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把“愤怒小鸟”做进早餐里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八里河畔,面食飘香
险境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