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张海若
2020-10-29邹典飞
文/邹典飞
张海若(1879—1949),名国溶,号海若、独园、万善楼主,室名万善楼,别署三耳,湖北蒲圻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胞兄张国淦同时考中湖北乡试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后入翰林院,授编修。一度留学日本,毕业于法政大学。留日期间,他与王黻炜组织湖北教育会,发行《教育新报》。归国后曾任湖北筹备局参事、湖北咨议局议员、湖北咨议局副议长等。同时他与刘成禺等知名人士成立商务学堂。辛亥革命后,在湖北创办《共和民报》,后历任约法会议议员、汉口商业学堂监督、政事堂参议、平政院评事等职。1928 年后退居北京,不问政治,以书画和金石自娱。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
张海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画家、金石收藏家和鉴赏家。他擅长颖拓,并以此享誉京城。据古文字学家康殷在《拟西周周善夫克鼎全文》中题跋记:“款拓之法,早已有之,似是墨客游戏之作,少有专以技名世者,逮及近代姚茫父、张海若等,皆擅此道,为墨林增色,然亦不作大幅,张氏以后殆成绝响,今人已罕观矣。”另见张海若于1926 年自订《张海若书拓润例》,其中云:“佛像拓例画像同。佛像与文字不同,不能专论纸幅,今依大小多寡繁简之殊定例十种……金石造像,多有经数寸而极精细者,其拓工且超过十种以上,亦有尺幅较钜,而简单者,所举纸例不过略示范围。如若仿造像体作长题识者,无论阴文或阳文逾二十字以上每十字三元。”据称,张海若颖拓之法与常见者不同,寻常的作法是先在待拓物上均匀涂墨后再铺纸,随后再用软布于纸上轻轻拂按。而张海若的颖拓则是将待拓之物放在旁边,依原物蘸墨在纸上以画、抹、点、拓,求其作与原物在似与非似之间,可视为张氏对古物的临摹和再创作。民国时期,京城中与张海若同精于此道者,除康殷提及的金石家姚华外,还有琉璃厂古光阁的周希丁。
张海若祖籍为湖北蒲圻,时人记其父张学诚“博学史书,气度深沉,文笔尤佳”。张学诚之父张从祚曾助县令守城抗贼,城破而战殁。张学诚后经友人介绍至江西张练渠观察营任文案,曾追随曾国藩湘军转战皖南,以功保举县主薄,转皖南牙厘局及芜湖分局任职。据张海若回忆:“但他(张海若)并没有生长在湖北地方,而是在安徽长大的,他幼小的时候,因为他先父母教读甚严,所以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十一二岁的时候,对于经、史、子、集已经读得烂熟,基础也算巩固了。”张海若有一兄名张国淦,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张氏兄弟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清光绪二十七年他们同时考中湖北乡试举人。张国淦于二十九年(1903)考取内阁中书,不久后任礼学馆纂修。同年张海若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故而张家在家乡有“一门两翰林”之美誉。张氏兄弟二人均从政,民国时期先后退出政坛。张国淦精于藏书,尤喜购藏地方志,曾筑“无倦斋”,藏书达十数万卷,包括地方志1698 部(18696册),著有《辛亥革命史料》《历代石经考》《中国古方志考》《中国书装源流》《俄罗斯东渐史料》《潜园文稿》等。
在政治上,张国淦似乎更为知名,官位也在其弟之上,清末曾任内阁中书、黑龙江省调查局总办、财政局总办,后调京任统计局副局长。辛亥革命后,历任北京政府国务院铨叙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内务部次长、教育部总长、农商部总长、黑龙江省省长、平政院院长等职。但张海若的文名则超过其兄,他精于书画、金石鉴赏、古物颖拓,加之为翰苑中人,故而在京城文化界颇富时誉。
1934 年,丧偶多年近花甲的张海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结识齐白石女弟子杨嗣馨,并于次年成婚。此事一度使张氏闻名全国,成为了《申报》《大公报》《益世报》《北洋画报》等知名报纸争相介绍的人物。同年,66 岁的熊希龄与39 岁的毛彦文在上海慕尔堂举办婚礼,57 岁的张海若与33 岁的杨嗣馨在北平成婚,56 岁的齐燮元与41 岁的华泽愉在天津结缔,沪京津的这三场婚礼,新郎新娘出身社会名流,均是老夫少妻,因此1935 年又被时人称为“老人结缡年”。新郎张海若为新婚不惜割掉了蓄养多年的长须,此事轰动一时。齐白石弟子、竹刻名家吴迪生曾在《天津商报画刊》中刊《张翰林割须求爱结缔始末记》详述了张海若丧偶后与杨嗣馨结识的经过。此后关于张氏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1939 年区竹孙撰《名流韵事—张海若先生的家庭之乐》进一步记录了二人婚后之美满生活:“每逢傍晚时候,金色的夕阳。照得山头一片的深紫,地上伏着矗立的山影,河水潺潺,同翰林夫妇的足步,恰恰相合,公园里增光不少,翰林携着夫人散步来了……翰林公除了到校上课外,很少出来游玩;每日坐在书房中,做着各种工作,拓帖、拓像、写字、作文章、改卷子、判习字……”张海若此段姻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的知名度。他还因喜饮酒,在京城博得了一个“天下驰名醉鬼张三”的称号。前文又载:“翰林公平生最爱吃酒,每吃必酩酊大醉方罢,旁的酒不用,只是绍兴,西单长生酒店便是老主顾,几十年来所用的酒,都是在他那里购买,人家如果同翰林赌酒,翰林公便扬起眉毛,玳瑁镜眶直落下来,眼睛一瞪一瞪地说:‘好极了,你先叫长生送一坛酒摆在这里,我喝三斤做底子,再同你赛如何?谁不知我醉鬼张三呢。’”从中可见张海若婚后丰富的情感生活和他的性格特点。
吴迪生撰《张翰林割须求爱结缔始末记》,《天津商报画刊》1935 年第13 卷总36 期第2 页
张海若这位昔日闻名一时的翰林公、颖拓专家,书画成就亦是一流的。据1936 年《实报半月刊》中《逸士传》记其:“隐居北平,不问政治,精研美术,雕云镂月,极擅佳妙,至其飞毫染翰,笔力朴劲,而一种神止官行处,饶有怒貌抉石,苍鹰盘空之奇观,可谓不懈而及于古矣,故凡得先生尺楮存缣者,皆视同拱璧焉。”可见张氏艺术成就之高妙。
霓裳凤凰七言联
一枝九霄七言联
谈到张海若的书法,其成就亦不在颖拓之下。他擅长隶书,在京城有八分书法家之美名,前门大街“森泰茶庄”、琉璃厂“松筠阁”均为其所书,至今犹能在京城的胡同中一睹张氏书法的遗貌。张海若早年从事举业,从秀才到翰林,其书法经过系统严苛的训练,馆阁体书法功力深厚。他的取法,最初似以颜真卿、米芾为宗,后专力碑版,以隶书为主,取《衡方碑》笔意,其中以泰山摩崖《经石峪金刚经》临摹最勤,并以此为主体创作风格。《经石峪金刚经》传为北齐人所书,字体以隶书为主,兼具楷、篆笔意,结体宏阔自然,极富变化,碑学家杨守敬评之曰:“北齐泰山石经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字,此为极则。”此碑在民国时期问津者甚少,专工者则更为罕见。而张海若则利用其自身独到之帖学理解,加之对隶书的偏爱,专意此碑,将鲁公笔意糅合碑派笔法,以《经石峪金刚经》之体势为载体,创作出新派之北齐“经石峪”书风。整体舒展含蓄,行笔劲健,气度古雅,这种带有浓郁个人特色的书体在京城书坛异军突起,赢得了一些人士的喜爱。张海若的楷书亦受其影响,将隶书笔法掺入颜楷之中,但用笔略缺变化,通篇气息波荡,盘区过甚,略显繁复。
如今,张海若书法随着时代的推移及其所书牌匾遗迹的消失,逐渐变得不为人所知。民国时期,京城碑派书风大盛,擅长碑派书法者如车载斗量,各派宗师林立,争奇斗艳,各显身手。张海若以其精湛的馆阁体功力,剥去了碑派书法生硬的形骸,独标“经石峪”体,在风云际会的京城书坛中争得一席,堪称开创性人物。但可惜的是张海若书风继承乏人,既未有传其衣钵之弟子,亦未有受其书风深厚影响者。因此在张氏去世后,其人其书逐渐被后世所遗忘,其所擅长之颖拓技艺亦近乎失传。笔者一直想尝试撰写关于张海若的文章,但限于资料匮乏,迟迟未能如愿。之后为了搜集资料,笔者除终日埋首图书馆翻阅民国报刊外,还遍访京城名流俊彦,寻访张氏的事迹和遗翰,终将所见资料汇集整理,加以考释,方撰写出此篇短文,其中甘苦见于文字之中。
笔者另见《咸宁史志》“历代名人”专栏中收录有关张海若的介绍云:“抗战期间,日寇拟聘张出任要职,张乃于报纸刊发自己的讣告、遗照,伪称死亡以避之。”惜尚未能找到这份刊有张海若讣告、遗照的报纸。在此笔者抱着严谨的态度,将这条信息列于文末,有待原始资料的发现增补于其生平之中。张氏的颖拓技艺亦很值得深入研究。笔者本文可视为张海若研究的开始,待新资料的出现,逐步扩充,若干年后或可撰成张海若艺术研究专著,为民国时期的北京书法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
隶书轴
注释:
① 康殷著《大康珍翰》,103 页,荣宝斋出版社,2008 年。
② 王中秀、茅子良、陈辉编著《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193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年。
③ 参考郭青、筱铖撰《从安徽走出的历史志书研究大家》,《合肥晚报》4 月21 日。
④ 同③。
⑤ 江肇基撰《人物志:张海若》,76 页,《实报半月刊》1936 年第八期。
⑥ 吴迪生撰《张翰林割须求爱结缔始末记》,2 页,《天津商报画刊》1935 年第13 卷总36 期。
⑦ 区竹孙撰《三六九画报》,23 页,1939 年第1 卷第11 期。
⑧ 同⑦。
⑨《实报半月刊》1936 年第23 期,109 页。
⑩原匾已不存,今悬挂者为后人集张海若字而成。
⑪杨守敬《学书迩言》,22 页,华正书局,199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