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剧发展与突围的原因探析

2020-10-28郭婷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郭婷婷

摘  要:2008年,优酷出品了第一部网络剧《嘻哈四重奏》,之后网剧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突围与创新,一批流量小、体量小、快节奏、题材丰富的精品网剧在各视频网站平台涌现,现如今其影响力已经完全不亚于传统的电视剧了,甚至涌现了《白夜追凶》《延禧攻略》《陈情令》等现象级剧集。本文将从网剧兴起与发展的原因、网剧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网剧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原因做一个详尽的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网剧;小而美;受众至上;网感

所谓网剧就是由網络平台主投、主要针对互联网用户制作、以网络作为主要播出渠道的电视剧集,由于影响较大也可能反输电视台等媒体渠道播放。它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技术飞跃和大众对文化娱乐产品强烈需求的时代结合点。自2008年优酷出品的第一部网络剧 《嘻哈四重奏》开始,网络自制剧的内容以情景喜剧为主,《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陈翔六点半》等自制情景喜剧凭借一系列分集之间无关联、无逻辑的搞笑段子获得了大家的倾睐。直到2014年,网剧开始迎来了井喷式的市场,类型和题材更加丰富,全年网剧总量超过205部,播放量破亿次的现象级网剧越来越多,因此2014年也被称为“网剧元年”。

1、网剧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1.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飞速更新,使可以播放的视频数据体量越来越大,乐视网、土豆、优酷、爱奇艺、腾讯等专业视频网站应运而生,视频网站的出现为今后网络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

1.2 相关政策的推行

国家对于视频网站盗版行为的打击以及电视剧领域“一剧两星”政策的推行使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有了共同拓展影视市场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网络自制剧的发展。

1.2.1 打击盗版行为政策的推行

随着网络视频用户的大幅度增长,为了争取用户、抢占市场份额,各视频网站一拥而上、不惜一切代价争夺视频的数量,于是很多视频网站购买、播放盗版视频,视频网站陷入无序竞争的局面。国家开始颁发一系列打击盗版行为的政策和规定来保护节目版权,整顿网络视频市场,这让独播资源成为了视频网站的心之所向,加剧了对当下热门电视剧版权的购买,版权费一涨再涨,各视频网站再难以承受天价版权的争夺,开始自己生产制作、开发自己的独家内容。

1.2.2 “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

2014年4月15日,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4+X”四星联播的政策最终落幕。

一方面,卫视黄金档阶段同时播出的电视剧数量增加了,需要一个平台可以看其他来不及看的剧,推动了视频网站的发展。另一方面,之前是四家卫视共同分担购剧的成本,现在由两家卫视共同分担,购剧的成本增加了,卫视会更加审慎,很多影视公司就需要其它的市场空间,这对于不受此政策限制的视频网站而言是一个打开市场的好机会,于是网络自制剧开始发展,很多影视公司更是看准了网络剧这个朝阳市场,与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视频网站平台合作,深耕网剧的制作。

1.3 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

网络小说具备内容基础和粉丝基础,为网剧提供了很好的蓝本,所以网络文学的发展为网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优酷、爱奇艺、腾讯纷纷也建立了自己的IP库,进行网络文学资源的储备,实现影视文学的联动。

1.4 “受众至上”的精准定位

2015年7月3日,《盗墓笔记》在爱奇艺全面上线,一次性放出全部12集内容,购买会员可以一次性收看整部剧集,这让《盗墓笔记》成为了国内第一部付费观看的网剧,这个改变无疑是划时代的,它激活了整个行业的付费体系。三联生活周刊写道:“过去几十年,中国观众看剧不花一分钱,电视剧和网剧的盈利模式仅有广告一条渠道,这种将作品卖给广告主的模式早已催生了影视行业诸多弊端。当观众开始为内容付费,他们就取代了广告主,成为网剧制作者和视频网站平台争相讨好的对象。创作者考虑的不再是什么样的内容能讨广告主欢心,请哪个明星电视剧才最好卖。他们要真正开始研究观众的喜好,中国影视剧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贴近过。”[1]

网剧自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受众主要是“网生代”年轻群体。所以各视频网站很清楚,自己要做的就是研究年轻群体的喜好,制作他们想要的内容,例如《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我只喜欢你》等甜宠网剧的盛行就戳中了年轻女性群体对浪漫爱情的幻想心理。

除了了解受众心理,网剧同时非常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比如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网剧和原著粉之间的互动:原著的“书粉”是IP剧很重要的一部分受众群体,虽然粉丝的意见不能全听,但其中很多意见是有借鉴意义的,毕竟他们都是了解人物的,研究粉丝文化的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菲斯克就提出了,“粉丝并不只是被动的文化消费者,而且比普通大众更具有辨识力和创造力”。[2]

2、网剧的进阶之路

当然,网剧能在短短十年间飞速发展,取得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最重要也源于其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在突破和创新。

2.1形式的突围与创新

2.1.1 竖屏网络剧

根据《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我国热门短视频应用用户规模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短视频使用率达到80%,且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日活跃用户已经与优酷、爱奇艺、腾讯并驾齐驱了,看准了年轻受众对短视频的依赖,优爱腾等视频网站瞄准了“竖屏网剧”这片蓝海,推出了《生活对我下手了》《我的男友力姐姐》《住手吧!关同学》等竖屏网剧,想用更加专业、系统、工业化的方式让竖屏剧在短视频中脱颖而出。

竖屏剧契合了人们日趋零散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通过滑屏、分屏等形式增强受众的代入感、参与感,互动性强,将短视频情节化、专业化。但是竖屏剧是对受众传统观剧习惯的一种挑战,且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可以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竖屏网剧是被动接受剧中设置的内容,有些话题自己未必感兴趣。

所以竖屏网剧想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争夺受众,需要从内容上做更多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类型和题材,如在轻喜剧下做更多垂直内容的探索:生活轻喜剧、爱情轻喜剧等;反映更多受众关注的话题,在每一个独立的分集中设置更多可以调动受众情绪的情节点。

2.1.2 互动网络剧

2018年12月28日Netflix(奈飞)推出了《黑镜:潘达斯奈基》,向互动剧发起新尝试。2019年1月3日国内网剧《古董局中局》推出了互动迷你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被称为“国内首部探险互动剧”,剧中一共设置了六个护宝关卡,在过关卡的过程中受众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而你怎么选择会决定剧情的走向和主角的结局,让受众参与、沉浸其中,达到互动的效果。

虽然互动剧之后是否能成为主流仍需观望,但这次试水带给行业一点启示:游戏式的衍生互动剧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对于强情节、强逻辑的悬疑、探案剧而言,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促使一部分玩家去观看该剧。

2.2 内容的突围与创新

2.2.1 类型剧创作方向新趋势的引领

成规模的同类事物反复发生并传播才能构建类型,借鉴类型片的概念,剧集可以分为青春剧、悬疑剧、古装剧、家庭剧、军旅剧、都市爱情剧等类型剧,网络剧自出现和发展以来,突破了类型剧的一贯以来的创作风向,开启了类型剧的一种新的创作趋势。青春网剧就使青春剧实现了由残酷青春到写实青春的转变。

自2013年,一批“疼痛青春式”电影充斥银幕,如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栀子花开》,其突出的特征便是:主题都是爱情,“过度成人化”的解读青春,充斥着辍学、车祸、出轨、堕胎等情节元素,脱离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青春记忆,有些甚至模糊时代背景,将其虚化。

这些当时斩获上亿票房的“疼痛青春式”电影近两年渐渐落幕。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于此類故事已经审美疲劳了,大家不想再在疼痛和忧伤中缅怀青春了。另一方面,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参与文化”[3]更加盛行。“参与文化”是美国传播学家Henry  Jenkins在1992年提出的,它是与消费文化完全相反的概念,它将受众看作积极的、富有创造力的参与者,新媒体的发展是参与文化发展起来的土壤,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微博、微信、弹幕、视频评论、网络直播多种形式都可以供用户个人进行参与、分享和创作,与网民进行互动。

“参与文化”的主要特点便是用户有强烈的创造和分享的欲望,在影视作品中,这种创造和分享的欲望来源于代入感,相比于“成人化”的堕胎出轨情节,真实、不狗血,还原相对接近真正高中生、大学生生活的青春片才能让大多数年轻群体产生代入感,更有参与的欲望,青春网剧瞄准了这个风向,《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一起同过窗》《忽而今夏》等一批青春网剧掀起了写实青春剧的风向。

2.2.2 网络剧的反类型尝试

网络剧的反类型尝试,是指突破以往类型剧的类型符码,将多种类型元素进行融合。

古装网络剧对古装剧进行了反类型尝试,开始将武侠、穿越、悬疑探案、美食、科幻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一批多类型元素融合的古装轻喜剧为古装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对虚拟环境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他们对这些融合了武侠、穿越、悬疑探案、美食、科幻等元素的古装轻喜剧,有强烈的观看欲望和好奇心。

轻喜剧《花间提壶方大厨》就融合了古装、爱情、美食、探案等元素,男女主轻松甜宠的互动、具有悬疑色彩的探案戏以及全剧不重样的221道菜,使其成为年轻人闲时的“下饭好剧”和“饭后甜点”。

2.3 网络剧题材的突破

相比于传统电视剧集,网络剧的题材更加丰富,而且在题材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比如耽美题材。近两年,根据耽美小说改编的网剧《上瘾》《镇魂》《陈情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2019年夏天播出的《陈情令》堪称现象级作品,播放量单日最高破2亿,总播放量超66亿,集均破亿;在微博平台,《陈情令》是史上粉丝最多的剧集官微。除此之外,《陈情令》开创了付费点播大结局模式,成功将热度和流量变现,一日进账甚至比肩院线电影。

在传统媒介时代,女性往往是男性消费欲望凝视的客体,从人设到拍摄都迎合男性的“窥视”需求。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独立女性越来越多,“她经济”时代来临,女性的消费能力让资本方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开始打造女性喜欢的男性人设,网络普及之后,思潮更加多元,“腐女”群体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女性消费力量,借力耽美小说,耽美网剧、耽改网剧成为热潮。

3、结语

网剧开始付费模式可以说是影视行业的一次变革,受众开始为内容付费,于是视频网站开始秉持“受众至上”的原则,求新求变,用心研究受众的喜好,用一批“小而美”的作品实现了突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内容为王”十分重要,只有足够新鲜、精致、极致的内容才能打动受众。

参考文献

[1]  宋诗婷.这些年我们正在追的网剧[G].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4期,32页.

[2]  Jenkins,Henry.Textual Poacher: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London.1992.

[3]  Jenkins.Henry.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New York.1992.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