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住宅”与设计要素
2020-10-28刘馨雨元博邱海东
刘馨雨 元博 邱海东
摘要:住宅并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場所,它承载着人的梦想,满足人原初的温暖。人多个维度的想象都能被住宅记录,都被纳入生命算法之后,每个住宅都是特殊的场所,都很难用粗略的语言描绘。本文在感知住宅记忆对人的导向性的同时,还阐述了“诗意”与“情怀”对人的说服力。从建筑现象学和环境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去界说“住宅”,以此寻找住宅的设计的要素,体会住宅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功能与形式的回归过程,更是设计师把握空间内涵实质之所在。
关键词:住宅;设计;生活;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157-03
Abstract:The house is not only a place to shelter the wind and rain,it carries people's dreams and satisfies people's original warmth.After people's multi-dimensional imagination can be recorded by houses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life algorithm,each house is a special place,which is dif?cult to describein rough language.This paper not only perceives the orientation of residential memory,but also expounds the persuasiveness of"poetic"and"feelings" to people.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o define"housing",in order to find the elements of housing design and realiz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and people,this is the return process of function and form,and it is also where designers grasp the essence of space connotation.
Keywords:Housing Design Life Space design Interior design
一、论说“住宅”属性
(一)住宅的庇护作用
住宅,它贯穿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归避风雨,抵挡野兽,穴居成为早期人类的主要居住方式。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各地呈现出不同形式的住宅。例如,《孟子·滕文公》中提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其实是在说,黄河流域的黄土层广阔丰厚,土质均匀,便于挖凿,且黄土中含有石灰质壁立不易倒,而黄土又是非常保温的天然材料,冬暖夏凉适宜人们居住;南方草木密集,湿热多雨,根据《韩非子·五蠹》中“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1]因此有学者推测,人们为了避虫害和潮湿人们选择了巢居。住宅就这样成为区域异化的标志。住宅是人类的摇篮,生活就是在它的庇护下开始的。
当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后,人们停止了饮血茹毛的居住方式,开始寻找新的生活状态。譬如《周易·系辞下》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这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2]住宅就这样忠实地保护人类,并呈现出了久居于此地人们的生活状态、气候风土甚至是文明发端。
(二)“宅”与“业”的关联
除了早期规避猛兽,遮风挡雨的功能外,宅是居所。俗话说“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其着实是在讲“庙居”对和尚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19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曾说,“房屋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一处安身地,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的宇宙”。[3]这就说明,“宅居”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和固定意义,既然把人固定在一个地方,就会产生相应的人类活动——生活。
住宅不是单纯的材料堆砌和土地择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住宅也未止于最原始、最单一的遮蔽风雨的功能。人口的增长,使“宅”的体量不断扩大,表示着人的业已经形成。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把子孙圈在“墙内”生活,“宅”成为家族共同存在、相互依存的载体,成为血亲纽带物质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只要把“宅”当作一个问题,就必须尝试理解将“家”作为人存在的表现。
(三)“宅”与物质世界的状态
居住,往往指的是关于它和“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的方面,人是在通过理解“物质”获得一个空间环境,“居住”则被认为是占有“物质”世界的行为。例如在中国古代,因阶级的分化,宅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附属品,此时宅的规模逐渐扩大,宅的品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自古有“王侯多第宅”的说法,可想而知,宅已成为人所有权的象征,成为产业。这种现象在唐代尤甚。唐代中晚期宦官贵人、达官重臣,连甍接栋,锦天绣地,有些宅第所居之人甚少,穷奢极侈,甚至只有家丁仆役。对此,唐代朱庆馀赋《登玄都阁》诗而言其事“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另有潘佑《失题》中的“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白居易对此种现象也赋有《伤宅》一诗“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又如,唐代郑世翼在《登北邙还望京洛》中写道,“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诗中除了提到当时宅的华丽和规模,还提到了官职。可见,宅已经莫名成为权利地位的映射。显然,是人赋予“物质”世界这种解释,并通过它影响“居 住”世界。
以上关于宅的说法是在人存在表现的基础上的理解,离开这一基础,以上解释皆失去立足点。也就是说,在人的居住问题上将宅当作事件本身。这一认识路径,是阐明“宅”的意义把人引向自觉的状态。
(四)人住房与房“筑”人的交互
住宅对于居住主体属于“周围环境”,也是“生活世界”。但还有一种观点是将住宅与人的生存状态分离开,经由物质构成的建造物来理解,再将两者的关系作为问题。在建筑领域中,当以舒尔茨的理论研究为代表。在他看来:“居住,意味着向一个所给予的场所的归属,另外,还意味着拥有‘住宅。”即“住宅”是表现人在归属于某一场所时获得自己的定居。舒尔茨认为,自觉是“居住”的基础。我们在进入自己“住宅”的同时,也带入了外面的世界,最终形成了定居。即定居意味着“把整体环境作为有意义的东西体验”。当我们进入“住宅”时,“整体环境”给与人一定的反馈信息,人整理这些信息并处理它们,然后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再把体验感转化为行动并通过物质的形式进行表达。
“住宅”是在歌颂人与空间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果。居住是在人与住宅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多,住宅内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生活器具,人在体验物质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在不同的居住环境内还学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海南黎族典型的民居住宅是船形屋,它是由泥土参杂草根做建筑材料,在屋顶铺设葵叶。海南高温多雨,空气湿润,昆虫种类繁多,为了防止屋顶发霉生虫,黎族人在船形屋内设有三石灶,顾名思义,是用三个石头将锅支起下面生火,这种做法其一是为了确保屋顶的茅草不会发霉,其二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驱虫避害。如果船形屋两个月没有人居住没人生火它就会发霉腐烂,不能再做住宅使用了。但这种做法在北方多数地区都不会出现,为了更好地让烟气散去,生火做饭也是在房屋外面抑或是住宅内设有烟囱。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不同的文化,连同区域、民族和国家。
誠然,人在居住房屋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寻找真正适合的居住方法,在居住的同时人学会了正确处理反馈信息,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人在住房,房在“筑”人。
(六)住宅与想象的诗境
关于住宅的想象,很多哲学家将其思考成“诗意”的一部分,其中不乏有海德格尔、舒尔茨、加斯东·巴什拉等。海德格尔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地栖居》的启示阐发了哲学思想,栖居表现为人的生存状态,“栖居是诗意的根基”。他指出,“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4]。诗意属于精神世界,它是想象、臆想、联想、思考和情感的集中营。诚如,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到“在这个人与家宅的动态共同体中,在这个家宅和宇宙的动态对峙中,我们远离于一切单纯的几何学形式的参照。我们所体验的家宅不是一个静态的箱子,居住的空间超越了几何学空间。”[5]他认为,人在居住过程中通过对空间内的“几何体”的感知,在脑海中构建出了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源于人的精神活动,超越了人所在的几何形式的场所。
精神世界是我们创造一切的源泉,知识就是在这个空间中产生的。想象是精神世界的重要一环,住宅设计也是设计师最先在精神空间中建立思维模型,为了使想象变得更加直观,设计初期通常采用手绘的形式进行表达,最终呈现的设计作品则是用于解读设计师想象的砝码。想象是有重量的,这份重量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思考。简而言之,想象可以超越现实、预见未来,但它又基于物质世界的形式、依赖于现实,它虽天马行空又有所拘束。这份来自现实的压力一般表现为对技术、材料、政策等条件的约束。
(五)住宅与记忆的延化
加斯东·巴什拉曾说过,“住宅是分析人类灵魂的一种工具。我们通过对所住房间的记忆,学会了如何生活”。在他看来,住宅不仅有单纯的物质性,还能洞悉人非理性的部分。人日复一日地体验着住宅,通过不断体察几何空间来构建想象空间,就逐渐形成了记忆。住宅空间被精神空间赋予“温馨、幸福、稳定”等词汇,通过回忆去再现生活场景,因此,住宅不再是冰冷的几何体空间,它成为心灵的归宿和人归属感开始的地方。例如在中国,对家宅和故乡的思念成为每个人记忆里最深刻的东西,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承载着思乡之情,这种对家宅对故乡的记忆让置身外地的游子转换成“返乡”的行为,其中“春运”就是这么来的。记忆有一定的延展性,当人回归住宅时,最初的体验感会越发清晰,重拾的记忆会让人寻回对家宅的认同感。
反之,通过住宅空间我们可以研究人的记忆,尤其是对具体某一区域的探索。日本建筑家田根刚说,“记忆不是过去之物,而是创造未来的原动力”。例如,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空间深化之前,总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讲述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挖掘记忆和发散想象的过程,设计师把这些信息搜集,将客户提供的信息的整理、提取,再通过种种设计手法、理论知识完成设计作品。犹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说的,“建筑是思乡症和极端预见性的一种混合物”。
当然,关于提取“记忆”进行创作的不止在住宅设计中,场地记忆、行为记忆等都被征用于设计灵感和概念提取上。例如,由田根刚设计的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就是提取当地过去的场地信息,从中获取设计的理念和形态,再将其换成建筑的形式。场地记忆是时代和场所记忆,是国家、民族抑或是区域认同视角下的“集体记忆”,也被称为“历史之场”。它属于历史的范畴也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的范畴,它可以是空间维度上的,也可以是时间维度上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发散性的思维,将片段式的、无直接联系的“记忆”串联在一起,来思考背后可以获取的概念进行延展和深化。为此,田根刚把由场所记忆形成的建筑称为“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
(七)“宅”与“情”的交映
王受之在《如是东方》这本书中提到,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内在生活,感受大自然的气韵、节律,“住宅”在中国人眼里是生命、安放心灵的地方,人与居所就是这么和谐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这一点,安藤忠雄也有同样的见地,他说,“住宅应该是人们灵魂的依靠,绝不会满足于商品的属性。”[6]这就说明,住宅要满足人的情感归属性的心理需求。住宅是家的象征,家带给人温暖、安定和幸福。例如,苏忠的三子苏辙,在京城当了数十载的官,清廉正直,未曾置得半亩房,退居许州后,看李方叔盖了新宅,羡慕不已。他在《李方叔新宅》中叹道,“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从而他便狠下心拿出半生积蓄,卖掉一批藏书,花费几年时间,陆续买下“卞氏宅”、“东邻园”、“南园竹”,经改建、扩建,置得一处百余间的大宅院,安顿全家老少。对于家宅的情怀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是最诚挚的感受。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创作,它都是永恒的主题。
芬兰作家汉诺·玛科拉说“住宅要更轻松些”。也就是说,住宅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必须是安逸、舒心、闲适的。它应该是人们在一天活动后可以减压的地方。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要注意利用人的感官快感、超常规快感、得利快感、解码快感和交互快感,使人在居住时获得愉快的积极情绪。
住宅是文化的映射。现代很多描述住宅的文章中会出现“文化情怀”四个字。“情怀”很难用一个句子或一两个词语形容、描述清楚。在我看来,情怀是反映人内心活动的一种纯粹的情感,是一种没有理由的坚持,是执念,是理想,是向往,它不求理解却期待释放。住宅也是情怀与文化在物质形式上的宣泄,现在很多人都愿意为“情怀”买单,打造文化情怀的地产商数不胜数,住宅一旦拥有了叙事意义和文化意义就有了生命和灵魂。情怀每个人都有,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设计师要积极与业主沟通,尽可能获取一些业主难忘的美好经历和记忆,以及业主内心向往的事物,使住宅既有情感上的升华又有功能上的完整。做到始于情怀,但不止于情怀。
二、住宅设计要素
(一)风格形式——简约不简单
“简”、“易”烙印在每个人骨骼里,成为人最基本的心理上的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视觉更倾向于把刺激物尽可能以一种简单的方式组合起来。我们都尝试过远距离看一个人,由于较远对象对眼睛的刺激有所减弱,人就会把远处看到的人描绘成小圆点,也就是说,视觉是具有简化和提炼的功能的。同样,在大脑皮层领域,简化趋势也尤为明显。就好比,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能做到简明扼要、删繁就简,如果这个老师用复杂难懂的句子授课,想必听课的同学也都睡着了。
在住宅设计中“简”可以贯穿多种风格,例如被人熟知的有简欧风格、现代简约风格、极简风格,新中式风格也是传统中式风格的简化表达。“简”首先是设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次要做到内容上的精炼,形式上的干净利落。简化的图案能使人心情舒缓。在进行住宅设计中,还要注意设计手法的运用,真正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吴相凯与李鹏展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现代室内艺术设计研究》这本书中提到,我们需要重复利用形状的简化趋势因素,模拟使用者的记忆痕迹,利用图形、形体的模糊性来达到某些正常方式下较难实现的意图。[7]如图1和图2。
(二)场所体验——将“情怀”引入住宅
场所体验是个体通过对所处空间及周围环境的感知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引发的愉快、紧张、哀伤等情绪。场所体验在于强调个体的心理感受,良好的场所体验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未来的某一时段通过环境中的某些刺激会重现或回忆。犹如,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的观点,他认为,人必须亲身融入时间、空间中去才有意义[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的升级,住宅从庇护的满足也逐渐转变为居住的体验,人更加注重居住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环境灵活布局。为了使居住者有良好的場所体验,设计师可以增加住宅设计的叙事性,将“情怀”引入住宅设计,让住宅讲出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在软装设计上多下些功夫,多放置一些复合功能的家具,从而增加空间的趣味性,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空间的变化增强场所体验。
(三)记忆功能——相由心生,触景生情
象征能够加深人的记忆,也能唤醒人的记忆,它是文化性与人的感性认识世界的桥梁。象征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它以压缩的形式保存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同时也包含着集体的共同价值和行为准则。俄罗斯语文学家维亚切·伊万诺夫曾提出,象征中蕴涵着许多被人类遗忘的真实而基本的存在,它是“人类本体和文化记忆的保存者”。[8]即象征有着文化记忆的功能。就像建筑纪念品,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引发每个人不同的记忆和联想重建的线索。设计师的职责就是要激起居住者的记忆,它有可能是家庭成员共有的集体记忆,也有可能是认知水平上的文化记忆。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让相机走入了千家万户,它变成可以记录事件、情感和时间的东西。它代替了绘画的传播功能,因为在此前的十九世纪,不管宫廷画师还是小画匠,大致属于服务行业,每幅画是“任务”,是“订件”,是为记录某一时刻发生的某件事绘制的,例如,杰克.路易斯达维特受委托画的《拿破仑一世加冕礼》,先皇宏大的登基场面。照片能勾起人的记忆,它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很多设计师在进行住宅设计时,会留出一块空白的墙面,挑选一些居住者喜爱的照片挂在上面,再运用些设计手法,一面属于居住者“记忆”的空间就做好了。有的设计师会搜集一些关于所有家庭成员记忆的物品,例如乡村记忆、城市记忆,一块不起眼的小东西,甚至是锄头、断木,通过记忆的纽带融入人们的情感生活,成为人们能够重拾记忆的家具陈设。
记忆通过追溯是可以被挖掘利用的,人在生活中留下了片片清晰的记忆和断断模糊的记忆,在成长的过程中记忆表现出一种时间的维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记忆来源于对物质空间的认知和意识空间的幻想,人可以通过居住环境细部的识别产生某种心灵上共鸣,激发想象。追求新颖的住宅设计固然重要,但还要努力挖掘更深层次文化内涵,为的就是找寻一种空间上的认同感和熟悉度。设计师应该调动人在空间中的认知反应,利用人的联想心理,真正做到相由心生,触景生情。
(四)领域范畴——再现空间特性
人从降临在这个世间的那一刻起,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和恐惧开始号啕大哭,我们自生命的开始就被母体的子宫包围、孕育,因此早已习惯了被庇护的安全感,我们的祖先也很早就会去寻找、建造类似于母体子宫的庇护所了。如果一定说是什么告知了人类那么做,那答案恐怕就是母体了。犹如加斯东·巴什拉的回归母体理论,母体的子宫是最原始的私密空间,所以私密性是对于个体而言最起码的空间诉求。Margaret Mead在1966年说过,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是私密性,只有维持个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证单体的完整个性。[10]也就是说,私密性是在强调个人的支配权,它不是消极的、远离群体的自闭环境,而是人积极主动的选择。私密空间是通过物质的围合、限定营造空间“分离”的状态,人是在环境中通过物质因素巩固心理上独立。就私密性而言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事件,由密斯·凡·德·罗为美国单身女医生范斯沃斯设计的住宅,整个建筑通体采用玻璃钢结构,范斯沃斯认为通透的玻璃没有保证室内空间的私密性,因此将密斯告上法庭。住宅属于私人领域,而私密性的限定和维护多数是在强调自己领域的方式上表现出来的。
每个人都积极维护个人的空间领域,总力求不被外界因素干扰,领域意识有助于自我中心的价值实现。心理学提出,人和动物都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即要在它的群落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当在控制一个领域后则便于使这种特色具体化。换句话说,人需要实现自我、需要被大众认可但又期待着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独特的审美品位和对空间的想象,个性化诠释了不同的个人空间领域的特征。譬如,在住宅设计中,风格是不同地域的文化性和个性化的有效表达,每个人家里的设计风格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设定的。这就说明,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住宅的私密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领域,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等进行个性化的空间设计。
(五)以人为本——回归设计本源
在建造住宅、深化内部空间时,往往是根据人最基本的需求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因此,住宅的功能性通常以人的诉求为依据去实现。有限的观察永远不能得出普遍的结论,因而设计师要具备洞见细部复杂性难题的能力,由于有时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也看不清自己真正面临着怎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解决限定的问题,寻找问题的真相。设计师应从居住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去体悟居住者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切实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有助于居住者拥有积极、舒适、愉悦的场所体验。尤其是在现代实用性的设计浪潮里,设计师不但要具有熟练的设计技巧、丰富的创造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设计理念、扎实的设计理论,而且要时刻把握以人为本设计的原则。
结语
住宅是建筑中一个庞大的体系,关于住宅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要素无法一一列举。本文根据建筑现象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诗意”、 “情怀”栖居地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性得以回归的方舟。因此,在住宅设计中,设计师应该不仅仅把住宅进行单纯的物质结构划分和空间重组,更应该从人的精神世界的方面考量,如何从细微处将住宅打造成灵魂的栖息场所,是每个设计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非,李维新译.韩非子[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04):464.[2]姬昌,宋祚胤注译.周易.[M]. 长沙:岳麓书社.2000(08):351.
[3]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
[4] 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栖居:超译海德格尔[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06):104.
[5]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8.
[6] [日]安藤忠雄,许晴舒译.在建筑中发现梦想[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02):03-34.
[7] 吴相凯,李鹏展.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现代室内艺术设计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06,第1版):143.
[8] 李彩琴.基于空间体验理论的图书馆空間布局设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8):130-131.[9]康澄.象征与文化记忆[J]. 外国文学,2008(01):54-61+127.
[10] 吴相凯,李鹏展.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现代室内艺术设计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06,第1版):119.
[11] 吴相凯,李鹏展.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现代室内艺术设计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06,第1版):143.
[12] [日]日本建筑学会,徐苏宁冯瑶吕飞译.建筑论与大师思想[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102-105.[13]王受之.如是东方[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6:04-07.
[14] [美]唐纳德·A·诺曼.何笑梅欧秋杏译.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6(2016.5重印):09-10.
[15] [美]唐纳德·A·诺曼.何笑梅欧秋杏译.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6(2016.5重印):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