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递还是不是快递?

2020-10-28李景阳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黑板跑腿邮局

李景阳

我这个人爱咬文嚼字。快递,且不说快慢,“递”是啥意思?照词典的解释,“递交”,是“当面送交”。常说“手递手”,譬如餐馆服务员给吃客递上一把筷子;譬如接力赛跑,运动员之间递接力棒;不把东西送到跟前,不叫“递”。但现在快递公司的业务不“递”了,直接把邮件装到智能柜里,而且电话也不打,一个微信通知拉倒。因此我疑惑,如此這般,快递还是不是“快递”?

自取,跟递交,可不是一回事。而且现今的自取,人家还给你限时了,超时要加收费用。我倒有个相反的思路,自从有了这个“柜”,没了上门服务,倒是快递公司应当下调收费。为啥?它大大节省劳动力了。快递员开始坐办公室了,在那里玩玩手机,成百上千户全搞定,快递员跑腿变成了客户跑腿。这得节省多少条爬楼的腿,不该降价吗?

但你看人家,服务降格了,却不降价,反而变着法地加收费了!用户这边呢,麻烦就多了。一个邮件到了,那就是首长命令,你“执行力”差,误了时,不给你处分可得罚你钱。咱们可以设想,某户人家儿子上班,留个老娘在家,来了邮件存在智能柜里,老娘不会取,儿子正好在单位加班回不来,那结果就是——“罚款”。这是提供服务还是变相“奴役”?

各位大概还未注意到,这柜,还让快递公司多了一项赚钱手段。那微信并非只是通知你到柜取货,它还是一个广告平台。你以为来了通知,一打开,却让海量广告弄得眼花缭乱,诸如“散养老母鸡买一送一”“鱼尾纹拜拜,简单三步”“搓背不用再求人,用这个沐浴刷”“别留着粗毛孔过年,教你一招”“击穿低价,厄瓜多尔白虾每只一元”“原肉整切牛排,一嫩到底”,不一而足。顺便问一句,用户承担了广告骚扰,快递公司在加收费时咋就忘了以广告收入抵偿呢?

我看,用户的“精神损失费”倒是该补偿。啥精神损失?您想,哪个工薪层不是日理万机,然而必须每天查看那个柜的微信通知,一个马虎没看到,就得倒贴钱,外加广告骚扰,这不是“精神损失”?

今年春节前有这样的电视报道,说是铁路部门特设了快递人员返乡专列,这体现了对快递行业的社会关怀。一位上了车的女快递员接受采访说,她送快递要爬六七层楼如何如何(其实现在的楼大半有电梯)。照我说,自从改为自取,就不必优待快递人员了,倒是该给亿万客户设立专车了,因为他们成了跑腿一族。

快递成了自取,我倒想起若干年前邮局送邮件的做法。凡挂号信或邮件或汇款单,都登门送达用户,或送到传达室。传达室在进门处的小黑板写上通知,员工或住户看到通知就取回家了。若所谓的快递公司不再“递”了,那还不如把业务“让贤”给传统的邮局呢,或说,把从传统邮政抢过来的业务再还回去。快递,不就是靠一个“递”的殷勤打败了传统邮政吗?用智能柜取代小黑板,人家邮局也能做。

戳穿了说,快递公司一步步地降低服务标准,还要向用户揩油,本质上就是两个字——“自私”。它只想减少用工多赚钱,而把顾客便利抛到九霄云外。

恕我戏言,“快递公司”干脆更名为“慢送公司”罢。“递”的环节取消,只送达小区,故只能称“送”;用户跑腿到柜自取,速度肯定比“手递手”要慢,故称“慢送”。

更名也罢,不更名也罢,照这么下去,“快递”两个字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这个行业新品种岂不是要“寿终正寝”?

猜你喜欢

小黑板跑腿邮局
盼望天晴
热闹
订的杂志有时不能按时拿到,该如何解决?
智能小黑板
美小学配备防弹小黑板
接地气的“UU跑腿”
高校“跑腿经济”,如何越跑越远?
嘴和腿
超重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