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现娥:在逆境中“化蛹为蝶”
2020-10-28王长鹰
王长鹰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用在今天的主人公——程现娥身上,再恰當不过了。从2010年到2020年,整整10年,程现娥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创业者到一名女企业家的蜕变。对程现娥来说,逆境是痛苦的,也是难熬的,她却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最终“化蛹为蝶”。
程现娥1971年出生,学的是食品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食品厂打工。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她是内行。虽然她单位的工资不高,但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的一天,她打工的那家食品厂突然宣布倒闭,员工们不得不各奔东西。程现娥失业了,那一年,她才32岁。失业的打击让她一度陷入彷徨苦闷之中。然而,坚强的程现娥不想放弃从事的食品行业,也不想放弃所学的专业,更不想放弃钟爱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一番思考之后,她决定创业,但周围的人并不是很赞同;她想拉队伍自己干,但捉襟见肘的家底又让她犹豫不定。
天不绝人,由于程现娥有技术、懂管理,人品好、又敬业,在十里八乡博得了一个好名声。不久,便有食品企业请她“出山”,工资每月2700元。工资虽然不高,但能补贴家用,与丈夫商量后,程现娥立即走马上任。这一年,她33岁。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子里,她俯下身子、埋头苦干,不曾有一句怨言。暮去朝来,程现娥送走了700多个日夜,迎来了2006年,也迎来了自己在事业上的一次转机。
2006年的一天,吉林省一家食品企业的老板慕名找上门来,聘请程现娥从事食品技术研发工作,年薪10万元。10万元的年薪与2700元的月薪相比,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从结婚、盖房到生孩子,家中的积蓄早已花光;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几万元也需要偿还,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程现娥决定北上。她虽然不怕苦不怕累,但在外漂泊的越久就越想家。坚持了3年,在2009年的一天,程现娥向老板递上了辞呈。
2010年,程现娥带着打工积攒起来的积蓄回到了阔别3年的故乡——青岛。此刻,她那颗想创业的心又在胸膛里狂跳起来,她想创业,她要圆自己的创业梦。
由于资金不足,程现娥只能租下一处六百多平方米的厂房试着做宠物食品。厂房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购买原材料、设备,以及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还大概需要七八十万元。除去自己手头上的积蓄,还有五六十万的资金缺口。不得已之下,她只能向周围的朋友借钱。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业界累积起来的良好口碑,资金缺口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就这样,程现娥开着创业的“战车”向着梦想出发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圆梦,就意味着选择了艰难。工人可以休息,可以按时下班,甚至还可以请假,可这一切对程现娥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早上七点进厂,凌晨一两点离厂,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这些对程现娥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与工人相伴的白天,程现娥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可每当深夜,她一个人在空旷的车间里加班时,就会感到无边的恐惧向她袭来。这时,程现娥往往会打开机器,机器的轰鸣声仿佛能赶走她内心的恐惧。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3年,程现娥的工厂在宠物食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获得了通向韩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出口权。企业的市场越做越大,市场的份额越占越多。2016年,程现娥拿出800多万元购置了26亩土地,建成了青岛泉·纳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打乱了众多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受疫情影响,很多市场萎靡,出口下降,是许多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程现娥所从事的宠物食品行业也一样经受着严峻考验。怎样度过危机险滩?挑战的背后是不是蕴藏着新的机遇?程现娥从短暂的迷茫中迅速调整思路,分析市场需求,研究新品种,眼光从东亚瞄向欧洲,从细小的产业链缝隙中捕捉新的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新路子。青岛泉·纳食品有限公司不仅在宠物食品产业上站稳了脚跟,产值也实现了逆势上扬。程现娥借势发力,一方面拓展产业配套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产品研发能力,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深耕宠物食品市场。青岛泉·纳食品有限公司预计在2020年可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2021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此外,该公司还解决了当地185人的就业问题。
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世间本没有传奇,奋斗的人多了,也就创造了传奇。从普通的创业者到传奇的女企业家,从逆境中的“化蛹为蝶”到顺境中的高歌猛进,程现娥的创业故事,不仅是一部励志传奇,更是一个人在追梦路上的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编辑/王勉励 助编/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