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的骄傲
2020-10-28张锡杰
张锡杰
1965年7月,郭沫若登临具有“天下第一山”之誉的井冈山后,来到吉安,不由诗兴大发,挥笔留下墨宝《宿吉安》,诗曰:“面对白鹭洲,葱茏树木稠。无心寻古迹,有意浴中流。泰岱小天下,海洋容细沤。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
郭沫若出生于峨眉山脚下的大渡河和雅砻江边。大渡河古名“沫水”,是岷江的最大支流;雅砻江又名“若水”,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沫若”这个笔名,是对家乡两条河的纪念和怀念。郭沫若一生不知游过多少名山大川,为什么到了吉安白鹭洲,就“万岭不思游”了呢?郭沫若的墨宝碑就坐落在赣江边。傍晚,在夕阳余晖下,沿着美丽的赣江步道散步的我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白鷺洲独特的自然环境令郭沫若心旷神怡。白鹭洲是吉安境内赣江中间的一座小岛,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窄不一,约在80米至150米。全岛花草如茵,绿树葱茏,白鹭洲中学若隐若现在翠竹绿树之中。身处白鹭洲,远看有螺子山、青原山、神冈山三山怀抱,近看有轮船、客轮、渔船穿梭而过。朝看红日,天空和水面双轮东升;晚霞夕照,白鹭鸣叫,鸟雀归巢,好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钟爱山水的郭沫若,抵达吉安白鹭洲时,已是黄昏,看到有人在夕照美景中游泳的情景,不由地生发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感慨道“白鹭洲葱茏可爱”!
郭沫若对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吉安心驰神往。吉安,古称庐陵,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曾涌现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南宋四名臣”之一的抗金名将胡铨、抗元英雄文天祥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以“敦教化、兴理学、明节义、育人才”为办学宗旨,培养兴邦治国人才。文天祥是白鹭洲书院培养出的第一个状元。1278年,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他以诗明志,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展现了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而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如果说,文天祥是从白鹭洲书院走出的抗元英雄,是那个时代的骄傲;那么,从白鹭洲中学走出的曾延生烈士,则是吉安人民的英雄和骄傲!曾延生,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人,早年曾在白鹭洲中学读书,师范毕业后又受聘于白鹭洲中学任教,深受文天祥等先贤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其间,他与江西早期革命活动家罗石冰一起,组织吉安学界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失败后,曾延生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起义革命委员会粮秣管理委员会委员。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失利后,曾延生奉命返回江西,参与策划万安暴动。1928年3月23日,由于叛徒告密,时任赣南特委书记的曾延生和妻子蒋竞英等13名同志不幸被捕。曾延生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敌人的严刑拷打撬不开他的嘴,高官厚禄的诱惑打不动他的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已注入他的灵魂。“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是他们留给旧世界的最后呼喊……
文天祥“成仁取义”之气节,曾延生坚定理想信念不畏牺牲之精神,一脉相承、世代相传。革命家的心是息息相通的。我猜想,郭沫若“万岭不思游”的缘由,大概是因敬仰吉安仁人志士、先烈先辈们“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理念,以及白鹭洲书院创办700多年来所培育的自强不息、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坚持和发扬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