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20-10-28魏科丰姚金星刘昌明

河南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装配式我院课程体系

魏科丰 姚金星 刘昌明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434020)

全国各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皆指出: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

“产业转型,人才先行”。据《中国建设报》报道: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缺口近100万人,加上建筑产业化工人缺口近800万人。为应对这一发展趋势,我校已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及施工课程。如何构建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细化并完善培养方案,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现状

装配式建筑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行业,还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资源不足。我国高校的土建类专业主要以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为主,还未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教学,导致师生缺乏装配式建筑相关的知识。同时,装配式建筑实训实习基地较少,实习实训困难,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我院教师以混凝土结构方向为主,对于装配式方面了解不多,师资力量薄弱,且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大部分高校及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知识掌握较少,大部分装配式建筑的知识来自于讲座及各类会议,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经验均不足。

近年来,各高校土建类专业每年毕业生大概70万人,且大部分未经过专业的训练,但是用人单位对人才各方面素质要求提高了。

2 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体系建设目标

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后,我院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了在线开放课程,完善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试题库、实训指导书、ppt课件、动画视频等创新应用型课程资源体系,满足教师日常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建立校企合作,远大教育将协助我校建设装配式建筑实验实训基地,运用云平台、大数据、VR/AR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等高新技术,最终集教学、练习、实验、实训、考证、培训、交流、协同发展与产业应用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实验实训体系。依托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教师可以更系统便捷地进行装配式建筑教学和演示,学生可以对整个装配式建筑领域知识与技能进行系统训练和学习,为进行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教学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的建设可将专业建设的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系列举措具体实施落地。

3 创新人才培养的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

高校作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关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更要关注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制造技术与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将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制造技术融入现有专业课程中,这些都是目前高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院充分融合“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的新理念,构建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创新应用课程体系,见表1。

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思想,以理论教学及实际工程案例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是目前解决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装配式建筑课程包是根据装配式建筑设计、制造、施工方向最新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配套的ppt、演示动画、施工现场视频、微课视频、三维模型、案例、习题等创新应用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平台、支持PC、移动端、VR端多终端数据联动,实现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可由任课教师按需要选择课程章节,让学生在课后查漏补缺或巩固知识要点。在线开放课程的考试考核平台可让学生在线检测其课程学习效果,手机app则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方便师生分享交流学习经验。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装配式建筑图识图和绘图能力,具备生产工艺技术、现场管理、计划编制、质量控制的能力,具有正确使用装配式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仓储管理的能力,具备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具有运用规范和技术文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过程指导及质量控制的能力等。

表1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创新课程体系

4 建设装配式建筑制造施工实习基地

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020年10月我院将建设装配式实训基地,总面积800 m2。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工法楼、构建制作区、预埋实操区、构件堆码区、构件装配区、灌浆实操区及装配式建筑云平台,让学生在学校即可完成制造和施工无缝结合的实操教学。工法展示楼、操作区主要让学生动手参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装配式建筑云平台用来模拟整个装配式建设过程,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外观、PC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场施工等内容,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为学校即将开设的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装配式实训基地的建设可对装配式建筑各类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展示和训练,拉近理论教学与顶岗实习的距离,学生可以在装配式实训基地进行全方位的实训和实习。

5 人才培养拟达到的专业能力

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关人才,需要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我院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将以往的土木工程概论调整为专业导论,将专业实训和部分课程设计调整为BIM 软件应用 I、II、III、IV,同时增加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方面的课程。增加的装配式课程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我院高度重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国内多家施工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人才培养规律,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装配式建筑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创新课程体系的搭建为我院在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及进行装配式施工的能力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提供了一个基于专业层面的开放的合作平台,最终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整体带动了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装配式我院课程体系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