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里海正悄然改变着

2020-10-28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9期
关键词:陈力里海河蟹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苍茫千顷总澄泓,吐纳百川海作名”。8月18日,在京津地区的“绿肺”七里海湿地东海鸟类保护区,“百事通”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顾问于增会以这句古诗作开场白,向科普时报记者讲述了“宁河八景”之一的七里海。

位于天津宁河境内的七里海,不仅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古海岸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在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在2017年之前,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的这片绿洲,又饱受农家乐、垂钓池、水产养殖等过度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致使七里海湿地功能退化,“京津绿肺”黯然失色。

“‘杂乱无章’四字道尽了七里海那时的‘容颜’”。于增会语气惆怅地说,就连那里的标志物芦苇也逐渐衰竭。如今,水域面积3.5万亩的七里海内,河道纵横,沟汊交织,苇草丛生,百鸟云集。

“壮士断腕”修复绿洲,中华攀雀全球近危物种重现

制度保护、工程实施、引水调蓄、生态移民、苇海修复……一系列生态修复保护措施的实施,使湿地恢复原生态。

“为恢复七里海这片极其难得的绿洲,我们可谓是下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力介绍说,按照天津市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体系要求,结合《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规划中确定的“十大工程”规划建设内容,今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强力推动各项规划任务落地。已拆除原七里海湿地公园,全部还湿覆绿,恢复生态景观,同时,还完成了230处违规建设的拆除,核心区6.84万亩集体土地进行流转。

不仅如此,还对淤积严重的苇田沟渠进行清淤疏浚,部分地块进行了芦苇补种,核心区内生态补水已基本到位,现在整个七里海水系贯通,并建了全长49公里的封闭式环海防护栏,沿线安装有摄像头,巡护队24小时巡查值守,杜绝破坏湿地等行为的发生。

“尤为一提的是生态移民工程,涉及缓冲区5个村、2.5万人,将在今年底启动移民搬迁。” 陈力透露,截至目前,还迁楼主体已全部封顶,现正进行内部水电、隔墙板、室内抹灰及外保温等装修工作,届时大家可“拎包入住”。

解决了“适宜人居”,减少了人为的干扰,七里海的空中精灵也在逐年增加。

监测数据表明,鸟儿由原来每年的一二十万只,增加到现在的50余万只,鸟类从182种增加到235种,曾经在七里海消失10多年的震旦雅雀、文须雀、中华攀雀等全球近危物种又重返七里海。

特别令人激动的是,东方白鹳从2017年至2019年,短短两年数量翻了一倍,今年年初监测到的数据显示,由原来的800余只到现在已超过了1400只。

景美水清稻蟹混养,创出共同增收绿色致富路

拆除了违建和土地流转,停止了旅游运营和水产养殖,如今的七里海湿地,已不再像往日那样喧闹,呈现出一派和谐宁静景象。

“这里自然景观更美了,负氧离子每立方米由2500个增加到3000个;生物多样性呈现良好态势,水质也由劣5类提升至近4类。”陈力告诉记者,为了修复好七里海湿地,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京津绿肺”,湿地周边群众没有犹豫。

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到今天的“求生态”,百姓们在参与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中也获益颇多,真正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河区七里海镇任凤村村民杜乃合就是其中之一。

杜乃合告诉记者,过去多年来,好多承包户觉得,搞水产养殖效益不错,便一门心思养鱼养蟹。可是退出水面承包后,又觉得眼前一片迷茫,不知如何创业好。

“在七里海湿地核心区内搞水产养殖,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咱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丢了‘铁饭碗’,咱还要端上‘金饭碗’。”杜乃合感慨地说,自己也是多方研究,大胆探索出“稻田蟹”和“蟹田稻”这一条绿色创业发展之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七里海人,杜乃合可以说与七里海河蟹打了一辈子交道,有说不完的话。从孩童时的捕蟹童趣,到后来搞河蟹养殖、农家乐钓蟹,再到如今的种苗繁育、稻蟹混养。

杜乃合介绍说,好的螃蟹必须生长在水美草丰的地方,而七里海就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但单纯养蟹的路是走不通的,必须走出一条与传统农业种植不同的模式”。

在杜乃合的心中始终对七里海河蟹这个品牌情有独钟,他决心要把七里海这个品牌守住并传承下去。为了搞好幼蟹的培育,他没少往北京、天津高校的生物科学院跑。

2019年,杜乃合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他先是在渤海边承包100亩水面,利用七里海种蟹繁育蟹苗,并在本村承包了260亩农田,联合6户农民成立了河蟹育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始专攻稻蟹混养。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稻蟹混养模式效益不错,每亩收益5000元”。杜乃合告诉记者,自己就是给大家伙儿“打个样”,以便共同增收致富。

有了杜乃合的带头效应,稻蟹混养现在宁河区迅速推广。宁河区政府还成立技术服务组,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更多百姓开展立体生态种植养殖。

据了解,目前宁河区已发展16万亩稻蟹混养田,预计每亩可增收500—1000元,全区总产值可增加1亿元以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陈力说,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你对它好,它一定会回报给你。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的七里海,感知到了人类的善意,它也在不断释放出“绿色效益”。

猜你喜欢

陈力里海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Discovery of Extended Structure Around Open Cluster COIN-Gaia 13 Based on Gaia EDR3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助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二 胎
这才是搁置争议的正确打开方式
里海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答读者问)
African 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
里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