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获的季节,来狂欢吧

2020-10-27王帆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哈尼族大鼓斗牛

王帆

举国同庆的热闹气息还未散尽,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们借着这股喜悦劲儿继续狂欢,庆祝属于他们自己的丰收节日。

丰收“十月年”

明明是金秋十月,有个民族却已经过新年了。农历十月,对哈尼族同胞来说是不寻常的。此时农忙刚过,五谷入库,猪肥牛壮,正是一年中最惬意、最满足的时光。因此,他们将农历十月定为岁首,即“十月年”。

穿新衣戴新帽,打扫寨子,杀猪宰牛,这些自是不必多说。哈尼族人还有其他独特的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每个哈尼寨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酒宴,一般从新年的第三天下午开始,称为“资乌都”。“资”是酒,“乌”是盛大欢乐,“都”是喝的意思,即全村寨人合饮欢乐幸福酒。大家坐在一起开怀畅饮,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十月年”的庆祝活动通常持续五六天才会结束。如果你来游玩,热情的哈尼族人会盛情邀请你来喝一杯的。

斗牛庆丰收

丰收对于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时刻,那么,瑶族人民是怎样欢庆丰收的呢?看看“倒稿节”,你就知道了。

“倒稿”,在瑶语中是丰收的意思。在当地有个有趣的风俗,那就是在倒稿之前,地里的庄稼谁种谁收,归播种人所有;可节日一过,任何人都可以去地里收捡成果,谁收谁得,种植的人不得干涉。

农历十月十六是瑶族的倒稿节。这一天,瑶寨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斗牛赛。牵一头膘肥体壮的水牯牛到赛场,选手们手持棍棒与牛角斗,直到把牛斗得筋疲力尽;到了晚上,男女青年则集合在一起唱“倒稿歌”(即丰收歌)来庆祝。

手拉大鼓来祭祖

在大苗山腹地,苗族人民正欢快地唱着苗歌,紧张有序地整修山路、清除杂草,只为迎接苗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祭祖活动——“拉鼓节”。

我们只听过敲鼓,拉鼓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苗族人民是怎么拉大鼓的吧。他们用的鼓很简单,按尺寸锯下一根粗泡桐木,挖成空心,两头蒙上牛皮就可以了。

拉鼓节一般选在秋收后农历十月举行。活动开始,大家先唱拉鼓歌,然后由人数相等的本寨青年和外寨青年对拉,大鼓放在中间,哪队的人把鼓拉过去就代表赢了,也就预兆这个寨子明年粮食丰收,六畜兴旺。原来,苗族人民的拉大鼓跟我们的拔河比赛很像嘛!

“頒金节”不发金

对于满族,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大帝等,都是满族人中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你知道满族的“颁金节”吗?

“颁金”并不是真的给人颁发金子,而是由满语音译而来的,有“出生”“创造”的意思。“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命名纪念日,是全族性的节日。

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把族名“女真”改为“满洲”。为纪念这一天,满族同胞纷纷聚集在一起,穿上民族服装,唱起民间歌曲,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猜你喜欢

哈尼族大鼓斗牛
大鼓里有什么
“牛气冲天”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学校您好
神奇的大自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
张大鼓剿匪
勤劳的哈尼族
西班牙解禁斗牛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