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稻田的吴华平
2020-10-27欧阳吟子赵雯张博伦李尧
欧阳吟子 赵雯 张博伦 李尧
又是一年白露至,在天门市石家河镇姚岭村,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收割机轰鸣着穿梭作业,金黄饱满的谷粒“哗哗哗”地从收割机流向满载的卡车,一幅丰收的景象徐徐展开。
不到20分钟,10余亩稻田里的水稻就变成了高高堆起的稻谷。这在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如今,这已经是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近8.6万亩农田的常态,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就是这场农业机械化变革的领头人。
让利于农民,创造种田新模式
十几台大型器械在稻田里作业,这样的景象在东北十分常见,在中部丘陵地带的湖北却并不多见。丘陵地形塑造了传统农业的耕种形态,也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
成立于2006年的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68人,机械480台(套),流转省内土地8.6万亩,省外土地3万多亩,管理的农田遍布湖北、河南、湖南、安徽、黑龙江、上海6个省市。
从只有9个人的农机服务队,到成长为获得“湖北省五强合作社”和“全国示范社”的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合作社,吴华平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吴华平出生于石家河镇石庙村的一个农民之家。“小时候,我一家9口人,每天人均只有几两米,经常饿肚子。我永远都记得,因为拿不出18.6元的学费,高中时,我不得不辍学。”
这些回忆深深地刻在吴华平的脑海里,也让他对土地和粮食有了深厚感情,“让大家都有饭吃”成为他一辈子投身农业的“初心”。
1983年,分田到户,吴华平一边种好自己的田,一边做起了农资生意,终于摆脱了贫困,建起了小洋楼;2002年,吴华平购买了一台亚细亚手扶式插秧机,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崭露头角。
2005年,当时正值国家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抓住机遇的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响应号召,成立了湖北省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农机插秧的服务队,专门为附近村里的人服务。
然而,由于插秧机维修技术掌握不到位和管理不善,在运行了一年多后,成员们纷纷退出。这次深刻的教训让吴华平意识到,空有农业热情,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合作社的发展很难走得远。
2006年11月,吴华平主动前往江苏学习农机技术,又自费报名参加武汉大学组织的工商管理培训班,每周在天门和武汉之间来回奔波。在他看来,学技术、学管理都是在弥补自己的不足。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2006年底,吴华平再次成立了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机械入股的方式,组织周边及外地18台大、小插秧机入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吴华平就十分坚定:“要走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江汉平原土地肥沃,好种多打粮。
然而,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和进城经商,种田逐渐沦为中老年人的生計。吴华平意识到:“只有新的种田模式才能破局。”
吴华平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2013年,当周围以200、3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时候,吴华平却给农户开出了1128元每亩的“天价”流转费。
“这简直是吃亏不讨好,”合作社副理事长兼财务部长沈社青算起了经济账,“一年到头,合作社赚的钱可能还不够支付农户的流转费。”
吴华平却给他算了一笔规模账:农村里,田地大量抛荒或交给亲戚种,假如只是按照低价格流转,那么可能流转的土地是分散的,不成规模的。如果能把农民小规模耕种所能产生的最大效益让利给他们,就能实现成片的大规模流转。“我们就是要把最大的利益让给农民,从规模化、机械化中找效益。”
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吴华平创新了土地流转、种植方式,对“全托”的农田实现规模化种植,为“半托”农田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或季节性流转,做到“人闲田不闲”。
这种模式既保留了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又解决了农村无人种田的难题,还解决了农业小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2013年,“华丰模式”被写入省委1号文件在全省推广,吴华平获得了2019年湖北改革奖个人奖。
向科技要效益,让种地也能挣钱
如今,华丰合作社提供机械化服务面积累计超过了50万亩。2019年,合作社粮食产量达到了1.8亿斤,社员连续五年人均收入近6万元,最高时人均达到了8万元。
农业发展仅有规模还不够,还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随处可见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从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到灌溉、喷洒用的大型远程遥控无人机,从智能温室育秧大棚到“智力种田”展示区,无一不让人感觉到现代科技农业的气息。
除了设备的科技化,在管理上,吴华平也在合作社推行“企业化管理”。如今的合作社社员,有着相对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每天早上7点社员集中,安排当天生产,中晚餐统一到食堂吃免费餐,吃晚餐时汇报一天农活。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单打独斗的农民,转变为了有组织、有科技、有管理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我想让农民靠种田也能挣到钱,过上好日子。”吴华平用行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然而,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种植技术和自然灾害仍是发展路上两大难题。
2010年初,华丰合作社受天门熊望台农场委托,为2.13万亩土地提供水稻种植机械服务。然而,熊望台农场地处汉江边,土壤为青沙壤。
当时,农业专家普遍认为,青沙壤保水保肥性差,秧苗盘根性差,培育健壮秧苗难度非常大。要实行机械化种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吴华平选择迎难而上。“要实行机械化操作,就必须攻克这个难题。”正月初六,吴华平就奔赴熊望台,20多天的时间里,连续开展了6个批次的青沙壤育苗实验。然而,前几个批次的秧苗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接连的失败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2010年2月28日,合作社作业组50多人到达熊望台。了解情况后,有人拍桌子说要退出。
吴华平却不甘心。他说:“实验我一定要做下去,损失由我一人承担。”
“两万亩农田,不能机械插秧,这损失得有多少?”社员听罢摇起了头,纷纷离开……
几天后,第6批秧苗实验结果揭晓。看着秧苗繁茂的根须和紧密盘结的青沙结块,吴华平知道,自己成功了。
“你们快来看,看青沙壤到底能不能育秧,秧苗插秧机能不能用得上?”打电话告知社员试验成果时,吴华平底气十足。
这项技术的发明打破了行业内既往认知,也填补了国内软盘育秧技术的空白。2013年8月,吴华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青沙培育机插秧秧苗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并于2016年正式获批。
做一辈子“稻田守望者”
今年57岁的吴华平,仍保持着每天到田里看一看的习惯。早晨第一缕阳光撒进稻田,吴华平就沿着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仔细观察病虫灾害。他说:“我看一眼,就能知道水稻有没有问题。”
自2006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吴华平带领17名党员坚守着确保农民收益、带领大家致富的承诺。合作社积极发展农业相关产业,遇到连年的自然灾害,也坚持做到不减农户土地流转收入,农田损失由农业产业项目来补。
20多年来,“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十佳农民”等诸多荣誉加身的吴华平,始终坚守在粮食种植一线。不论是发展瓜稻、富硒稻、再生稻,还是创新虾稻共作、稻鳅共生等,他都坚持不放弃粮食的种植。
吴华平对粮食和土地的热爱,也延续在农民和农村上。华丰合作社的社员里,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辐射周边16个村。村民在社里工作,不僅能拿到工资,年底还有分红。
第二作业组的林凯是小组里唯一的90后,2011年加入合作社后,在社里学到了各项农机的操作。从驾驶到维修,技能掌握得十分熟练。如今不用外出打工,在村里种田一年工资加分红就有7、8万,日子过得舒服又惬意。
在华丰合作社的统一设计规划下,社员们还集体搬进了新型农民社区——华丰小区。小区位于合作社旁200米,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门前的休闲门廊三两相聚。入住小区后,社员们生活环境改善了,腾出的土地又能继续整合为规模化耕地,“社村共建”让农民变成了“有地的市民”。
合作社发展起来后,吴华平着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石庙村12组原来的土路弯弯绕绕、杂草丛生,抽水到田地需要4个小时。合作社把沟渠硬化后,如今抽水到地只要半个小时。7组原来道路不通,种稻收割都是肩挑手提,一段段搬。合作社开展田边硬化后,现在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运输起来十分便利。提起吴华平,村民们都说:“老吴这是在给我们做好事啊!”
疫情期间,吴华平更是主动将合作社培训楼60间标准房提供给政府作为新冠肺炎四类人员隔离区,并安排党员轮流值守。他还代表合作社向天门市人民医院捐赠价值10万元的华丰再生稻大米、柑橘。
面对今年国际粮食现状,他及时响应政府号召,调整水稻种植计划,力争粮食总产10万吨,增产1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如今的吴华平,身份是多重的。他是党员、是农民、是理事长、也是华中农业大学创业导师、省人大代表。在这些身份中,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
他说,“我作为普通农民,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带着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共同奔赴小康社会,这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