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农机驾驶教练员
2020-10-27王克勇
王克勇
摘 要:农机驾驶培训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驾驶理论水平、提升驾驶技术的重要方式,只有搞好农机的培训工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的发展。文章对如何当好农机驾驶教练员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希望给相关工作者以启发。
关键词:农机;驾驶员;教练;培训
引言
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涉及众多方面的工作,其主要的面向群体为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既包括了理论方面的学习,也包括了驾驶技术方面的实践教育,培训的内容更是涉及农机法律法规知识、拖拉机等农业器械的构造及其原理、驾驶技能、驾驶安全常识等。
一、加强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基础,是贯彻国家有关法律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技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手段。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影响到农民的经营效益和安全生产。
二、传统农机技术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农机技术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训内容单一、滞后
(1)培训内容滞后
当前,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农机技术培训的内容却不能与之相匹配,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传统的农机驾驶培训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与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已经无法继续支持新型农业机械的需求,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机械发展的脚步。
(2)培训内容单一
传统的农机技术培训一般都是针对拖拉机驾驶员以及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新型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对新型农业机械的驾驶操作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是传统的农机技术培训涉及新型农业机械的内容较少,逐漸呈现出技术落后的现象。传统的农机技术培训模式过于单一,严重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培训方法落后
最佳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动性相结合所进行的模式。在传统农机技术培训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使得学员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员的主动性丧失,从而造成了学员创造力缺乏,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三)教学设施落后
传统的农机技术培训模式一般都存在着教学设施陈旧、落后等特点,同时传统的农机技术培训针对的是现在已经应用的农机设备,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显然当前的农业机械已经难以满足农业的需求,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以及多媒体电教器材,但是长时间以来,缺乏相应的教学设施,并且现存的教材教具也无法适应新时期农机技术培训的实际需求。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中,农机技术培训教师对学员具有直接引导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如今农机技术人才大都不愿意到农村基层,不愿意从事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导致农机技术培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乡村级推广农机知识的培训人员一般均为兼职,往往只掌握一些常规技术,对于新技术的认识则很少,培训效果一般。农机技术培训教师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就无法正确教导学员,同时也难以及时更新教授的内容。
(五)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农村所开展的农机技术培训一般都是免费的。然而,即使这样,也很难调动所有农民参加农机技术培训的积极性。
三、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的对策
(一)创新培训内容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农民传授有关农机方面的知识,使农民真正获得所需的劳动技能。因此,应对农机技术培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创新,进一步扩展培训的范围与领域。可以考虑设立农机维修培训、农机驾驶培训、农机保养培训等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合理设计培训内容,编写符合农民需求的教材,以保证参与培训的农民真正能掌握一技之长,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
(二)创新培训机构
农机技术培训机构与农民最贴近的主要是县级的培训学校,县级培训学校多数是政府部门开设,但由于资金原因,使得培训设施、培训人员都有所欠缺,导致培训学校的创新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县级农机技术培训学校要加大创新力度,与农机企业等部门进行联合,开展公私结合的培训活动。
(三)创新培训方法
(1)理论与实际结合授课
农机技术培训的主体是农民。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眼界各不相同,所以培训工作不能一概而论,应多从实际出发,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在培训时应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课程中多用农机工作视频等直观方式进行教育,在课程中多加入实际动手环节,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民的动手能力,并充分利用与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的关系,推进一些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培训效果扩大化发展。可以实施现场培训模式(把课堂搬到农机事故现场、农机修理现场、农机作业现场等地的培训模式),如教师与农机监理员合作设计农机事故现场,教师带领学员进入农机事故现场,分析造成农机事故的具体原因,教师引导学员讨论对该农机事故的处理意见。
(2)培训工作从最基层做起
应多组织在乡村或实地的培训工作,改变以往农民被动受训的情况,为农民接受培训提供便利。培训时,应积极考虑到农时因素,多在春耕秋收时期进行农机知识培训,让农民设身处地的了解农业机械的实用性,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指导,及时纠正使用和保养不规范的情况,促使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深入人心。
(3)科学设计培训方式
科学的培训方式可以使培训事半功倍。培训工作的开展应以农民为主体设计时间与周期,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与时长,而不应该一概而论地开展极为全面的长期培训工作,使农民可以有选择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并集中针对关键问题或专门领域开展短时精炼的培训工作,有效地提升农机技术培训的质量。农机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要在调查各村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农民的意愿进行,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输农机技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4)借助媒体培训模式
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刊物等资源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借助媒体培训的授课方式灵活,没有限制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选择性多,深受学员的喜爱。一般来说,这种培训模式所取得的效果要比现场培训、集中培训、专家咨询等更好。
(四)创新培训师资
在农机技术培训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提升,进行师资力量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培训,同时要结合培训地的实际情况及农机使用情况创新培训。可以外聘农机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实施校企联合培训。
(五)创新教学硬件条件
创新教学硬件条件包括:①严格按照大纲要求,选用合适教材、教具和机型,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进行培训;②学校、培训机构应积极争取资金扶持,把相对有限的财力用于教育环境、教学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培训要求,购置必需的电教设备、培训教材等,满足培训需求。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积极培训农机驾驶员,需要结合农机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采用一系列的培训手段,其中不仅要建设高水平培训团队,同时还要拓宽培训领域和创新培训方式,并科学融合农机推广和培训活动,这样将能够不断提升农机驾驶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其操作经验,强化其安全意识,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
参考文献:
[1]徐兴松,顾凤书.扬州市农机培训与考试工作现状调研分析[J].江苏农机化,2015(04):32-33.
[2]林祖义.马龙县农机校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云南农业,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