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易地保护探究

2020-10-27张永峰贺惠梅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张永峰 贺惠梅

摘 要:对于秦岭大熊猫而言,其是大熊猫整个种群的一个亚种。当下,秦岭区域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竹子数量日益减少,同时大熊猫自身的分布范围较小、数量较少,这就给秦岭大熊猫种群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秦岭大熊猫种群的现存数量、生长状况、面临的威胁以及适合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在保护过程中加入先进的易地保护理念,这样才能提高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并就如何开展易地保护提出了良好的建议,旨在为秦岭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秦岭大熊猫;保護现状;易地保护

引言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而言,虽然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全球环境逐渐恶化,使得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改变的气候环境而导致灭绝。对于秦岭大熊猫而言,其和普通的大熊猫相比存在较强的特殊性,是种群的一种独立亚种。然而,由于秦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就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地方政府和保护大熊猫的专业人士进行商讨,选择采用易地保护的措施对秦岭大熊猫进行保护,在秦岭内部开辟一个新的生态区域供秦岭大熊猫生存,这样不仅加强大熊猫保护的力度,还能提高秦岭大熊猫的灾害抵抗能力。

一.易地保护的概念

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而言,其主要分为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离体保护。易地保护是指动植物保护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动植物的生长区域内建立人工种群,这样就能提高动植物种群的数量以及繁衍速度,然后再将其放生。或者利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将病危的物种从原有的栖息地迁徙到另一处适合物种生存的区域,这样才能确保濒危物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一般而言,易地保护措施适用于受到威胁程度较高、濒临灭绝的野生物种,是野生动植物保护过程当中最重要,也是不能缺少的部分。

二.秦岭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因素

(一)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近年来,由于秦岭区域的逐渐开发,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逐渐退化,功能日益衰竭,大部分森林土地被大型工程以及城市建设所占据,这就造成了整个秦岭大熊猫种群被分割为七个区域种群的现象。根据大熊猫保护工作人员的监测数据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栖息地被分成斑块状结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一所示。如今,在秦岭区域内,平和梁、屋梁山等栖息地内的大熊猫数量少于最小可存活种群的数量,同时这两个栖息地之间的距离较远,导致这两个大熊猫种群之间就很难进行基因交流,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预,那么种群中的个别大熊猫最终会衰退而死。

(二)各种群之间数量、密度差异较大

对于秦岭大熊猫种群而言,密度过大会加剧大熊猫之间的生存竞争能力,不利于大熊猫总体数量的增长,密度较小则不利于大熊猫寻找配偶进行繁衍。在秦岭的七个大熊猫种群当中,大熊猫数量由大到小的种群分别是兴隆岭、牛尾河、天华山、锦鸡梁、平和梁、屋梁山、青木川。其中5个种群大熊猫的数量较少,大熊猫较多的种群密度较大,这就不利于大熊猫的生存繁衍。

(三)一些局域种群中个体数量过少

由于部分种群大熊猫数量较少,必然会产生近交的现象,这样就提高了种群的纯合度,如果这些种群没有外来的个体进行补充,必然会消亡殆尽。

(四)全球环境变迁及竹子开花对大熊猫的威胁

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流行疾病的发生概率较高,威胁了大部分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秦岭气候的变迁使得竹子出现开花的现象,竹子一旦开花,那么大熊猫食物来源将会受到影响,必然会有大量种群的大熊猫饿死。此外,环境的变迁使得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日益减少,这就降低了大熊猫抵抗灾害的能力。

三.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

(一)野外保护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熊猫保护人员的努力,秦岭地区大熊猫的分布区域逐渐扩大,现已35000公顷的栖息面积分布在十个县,陕西省整体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增至300多只,每年的增长率达到17%,密度相比以前也有所提升。当下,在秦岭内已经建立了多个专门保护大熊猫的机构,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已经得到了充足的保护。

(二) 圈养种群现状

前期秦岭区域内的大熊猫保护人员在楼观台建立了“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专门用来收容救治大熊猫,先后成功收治37只大熊猫。饲养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卧龙大熊猫保护中心、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等单位进行合作,专门研究大熊猫繁育。至今,秦岭内已人工繁育成功五只大熊猫,成活三只,现存大熊猫12只,雄性六只,雌性六只,这样就保证了圈养种群雌雄大熊猫的平衡性。

(三)大熊猫抢救救护现状

自从秦岭大熊猫工作人员开展救护工作后,先后救治大熊猫65只,放生18只,收容37只。近几年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使得秦岭地区的竹子开花,造成了大面积竹子受病虫害的威胁,这就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不利影响。最近几年,在救治过程当中,已经抢救了十只大熊猫,2只收容救治,其余8只治疗后放归野外。

四.秦岭大熊猫的易地保护对策

工作人员在秦岭开展易地保护工作当中,首先和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进行交流合作,专门研究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逐渐壮大秦岭区域内的圈养种群,先在卧龙保护区实施大熊猫放生实验。对于一个濒危物种而言,只有通过人工繁育并经过专业野化培训之后,才能确保放生之后能够完全和野生种群融合在一起。

(一)加强科学研究,确定易地保护计划

秦岭大熊猫工作人员要不断研究大熊猫的迁移规律和扩散行为,利用生物遗传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小种群大熊猫要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通过栖息地改造、走廊带建设等方式来加强不同小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必要时还要在小种群内引入新的个体。

(二)加强易地种群的遗传学管理

建立科学完善的大熊猫谱系和救护档案,对种群内大熊猫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人工繁育的方式来提高种群数量,利用遗传学的知识对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进行管理,保持不同种群之间的平衡,每个种群大熊猫的数量维持在30只左右,必要时淘汰有遗传缺陷的个体,这样才能建立纯合度较高的人工种群。

(三) 提高易地种群的抗灾变能力

近年来,秦岭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广、伤害大,工作人员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疾病预防体系,对不同的病源进行排查,才能阻止疫情传入熊猫种群内。对于大熊猫的饲养场而言,其分为饲养研究区和展览区。饲养研究区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大熊猫的繁育、救治、治疗等工作,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此区域。展览区用来向公众展示大熊猫,以此来提高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加强饲养场馆建设,改善大熊猫圈养条件

对于饲养场馆而言,良好的设备和环境能够提高大熊猫繁育的能力。一般而言,饲养场馆要建立在大熊猫野外生存环境周围,这样才不会抹杀大熊猫的野生习性。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提高环境的多样化和自然化,还要配合良好的饲养、保洁、疫病防控措施。此外,场馆的设计要人性化,不仅要保障大熊猫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还要方便公众观赏。

(五)加强秦岭大熊猫的救护和繁育

首先,要加强野生大熊猫的救治工作,这样才能在大熊猫的圈养种群中适当的补充种源。其次,政府部门提高资金投入,引入掌握先进科技的人才,这样才能提高大熊猫异地保护工作的效率。最后,在实践中不断对大熊猫的繁育技术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种群的存活率和繁殖率,为秦岭大熊猫种群的健康繁衍提供保障。

(六) 适时实施放归自然计划

对于大熊猫圈养工作而言,其最终目标是将大熊猫放生野外。因此,工作人员要掌握大熊猫的迁移规律和社交行为,每次放生之前要经过严格慎重的考虑,规定放生的数量,全面考虑大熊猫放生野外之后可能遇到的生存难题,只有对放生计划进行不断的研究,最终才能完全实现秦岭大熊猫易地保护的终极目标。

五.結束语

综上所述,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其生存和繁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加强大熊猫易地保护工作的管控力度,为大熊猫圈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确保可以将大熊猫放生野外,这样才能确保大熊猫种群不断繁衍扩大。

参考文献:

[1]金学林. 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易地保护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8(002):248-252.

[2]冯利国. 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管理区划与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2008, 25(002):73-77.

[3]龚明昊, 刘刚, 官天培. 秦岭大熊猫种群扩散格局及研究方法[J]. 生态学报, 2016(36):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