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将许世友的家风

2020-10-27张世贵

党员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许世友种田华山

张世贵

许世友是一位身经百战、具有传奇经历的将军。他戎马一生,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指挥过一系列著名战役,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立下赫赫战功。许世友治军治家都很严明。他生活简朴,尊老爱幼,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既讲原则又重情义,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孝顺慈母

许世友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对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他认为母亲是最了不起的人,自己的倔强、果断、勤俭、自立等个性,大都来自母亲。

许世友离开家乡几十年,常为自己给母亲带来的种种苦难而深感不安,也常为自己不能亲自伺候母亲而倍感内疚。新中国成立后,他让大儿子把母亲接到部队,当看到日思夜盼的母亲头上的白发,腰身佝偻,走路颤颤巍巍,许世友扑上去紧紧握住母亲干瘦的手,叫了一声“娘!”,当即跪在地上。母亲抚摸着儿子,然后拉着他的手说:“快起来,你一个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许世友泣不成声地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娘的儿,就让我多跪一会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在场的干部、战士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当许世友第二次把母亲接来身边时,他每天亲自为母亲生火盆,亲自把洗脸水端到母亲面前,无微不至地尽心孝敬母亲。

公私分明

1968年秋,许世友大哥的孙子许道焰中学毕业后没有升学的机会,就返乡务农。一年多后,许道焰到南京军区去看望许世友。许世友非常热情地接待,许道焰见他心情不错,就试探性地说:“三爷(许世友排行老三),这次还有一件事,就是想请你给县里领导打个招呼,给我找一份工作干,到化肥厂当工人也行……”许世友沉默了好久,觉得侄孙提的事情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原则问题,但又不好发脾气,就笑着说:“道焰,你爷我,管不了这个事情。”许道焰说:“您是大军区司令员,又是有名的将军,只要你给县里写个字条,我的工作就解决了。”许世友态度更加坚决,说道:“我不是许家的将军,而是人民的将军,我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能乱用。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你现在在家种田不也很光荣吗?”后来,许道焰便一直在家务农,还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社员中口碑也很好。

曾经,当兵是许多青年最大的梦想。许世友的夫人有两个亲侄女正值当兵年龄,她们从老家来到广州,想拜托姑父帮忙。没想到许世友再三强调,一定要遵守征兵的要求和规定,绝不能通过他托关系走后门。后来,一个符合条件的侄女当了兵,另一个不符合条件的侄女只好回了老家。

生活简朴

生活中的许世友始终保持着简朴的本色。他对衣着从不讲究,长年穿一身旧军装,袖口脱线了,他用剪刀剪掉,继续穿。许世友一日三餐很简单,早餐一般只有两个馒头、一碗稀饭、一碟咸菜。午餐和晚餐通常就是两荤两素,全是小碟。他长期睡的是硬板床,乘坐的是一辆普通的北京牌吉普车,机关几次要给他换一辆轿车,他都不同意。

许世友是农民出身,戎马生涯没有改变他对田园生活的眷恋。晚年他住在南京东郊中山陵8号,这是一个很大的院落。许世友自己动手,种上各种庄稼和蔬菜瓜果,饲养家禽,放养鱼苗。许世友也因此被人戏称为“8号生产队队长”。当他听说这个绰号时,高兴地对大家说:“生产队长好啊!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种田,参加革命后,在部队识了几个字,文化不高。田没种够,仗没打够,书没读够。晚年只想过读书种田的生活。”他的儿子千里迢迢从大别山来南京探望,临走时许世友送的礼品是一麻袋地瓜。

家教严格

许世友共有七个子女,这位“将军爸爸”虽有着慈父的柔肠,但更多的时候是位严父。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来的军人,许世友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把几个孩子全部送去参军,接受部队的教育和锻炼,但从没有为一个子女的升迁调动发过话,也从不允许儿女打着他的招牌为个人谋私利。

相比兒子,许世友更喜欢女儿,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女儿华山,是他最偏爱的,但华山依然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管教。令华山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她对父亲的工作人员说话大声了一点,许世友马上就呵斥她:“你没有这个权利。”

华山要去上军校了,临行前,许世友郑重地交代她两件事:“第一,要服从命令;第二,要完成学业,当好士兵。”在军校学习过程中,华山也曾遇到种种困难,一度想退学。当她写信告诉父亲自己的想法时,她收到的回信却是:“既然到了军校,就要坚持到底。如果你觉得活不到毕业那一天,那你就要准备死,争取活!”这话虽然感觉很冷,但女儿心里明白,这包含着父亲对她最真挚、最温暖的爱和力量。

(吴宝河荐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许世友种田华山
咏华山
随王履登华山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许世友五跪慈母
80后农民工返乡种田致富
华山历“险”记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许世友参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