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清平明察至

2020-10-27左连璧

党员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夏侯为政者为官者

左连璧

东汉马融《忠经》中载,“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此语不难理解,为官者要明察事理,处理政务要公平公正,为人处世要清正廉洁。清廉就不会有私欲,公平就不会邪僻不正,明察才能使民众信服。只有清廉、公平、明察這三条都具备了,才可以治理好一方人和事。

清廉对为政者来说是一项基本功。晚唐诗人杜荀鹤《送人宰吴县》诗中有句名言:“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意思是管理安抚百姓没有什么特殊办法,任何好听的话,都不如为官清正廉洁。从实践看,守住清廉底线,无非是要真正做到对公款公物不贪不占,对下属不收不受,对上级不送不跑。

管子曾言:“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这句话讲的是办事要公平公正。为政者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用人要公平,奖惩要公平,处事要公平。

晋代荆州都督刘弘,堪称古代官吏大公无私、公正用人的典范。他上表朝廷拟提拔军功最大的牙门将皮初为襄阳太守,而朝廷认为,襄阳郡地位重要,皮初资历尚浅,欲让刘弘的女婿、东平太守夏侯陟转任。刘弘再次上表:“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管理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不可,那么荆州有十个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夏侯陟是我的姻亲,不便实行互相监督,皮初的功勋应该得到酬报。”朝廷最后认同了刘弘的意见。由此可见,出于为国为民的大爱公心,根除一己杂念私心,必能将公平渗透到为政的方方面面。

《菜根谭》中有句话:“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意思是说,为官者无论曾经如何公正无私、睿智进取,一旦沾染了贪念,下属与百姓便失去了对你的信任,任你有再多的本领与抱负,最终也难以施展。

当然,为政者的明察,还要像韩非子说的那样“上君尽人之智”,要学会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心智,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从各个角度观察事物,并祛除自己的好恶,用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以获取兼听则明之效。

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必须要坚持清廉、公平、明察这三点,时时自检自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人民法院报》)

猜你喜欢

夏侯为政者为官者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别惹葡萄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为官当戒“三气”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浅析《孔子家语》中孔子的为政思想
《论语》诠解
为官者的“清德”
玫瑰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