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形近字辨误(四)
2020-10-27嘉行
嘉行
易错用的“磬”“罄”“馨”
我国最早书市出现在西汉。有人在讲到当年西安的“槐市”,没有房屋而在槐树下交流买卖书籍时,引了《三辅黄图》说:“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书传记、笙馨器物,与卖买,雍容揖让,或论议槐下。”这段文字描述了買卖场景的礼让而又热闹。遗憾的是引用者写错了字。那些太学生每月初一、十五时买卖三类物品:家乡土产、书籍和乐器。笙为乐器之一,没错;而“馨”却与乐器无关。看上下文,这个“馨”当为“磬”,二字实乃形近致讹。
磬q#ng,从石(石是后加的)殸声,本义指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悬于架上,以槌击之而鸣。也指佛教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如姚合诗《寄无可上人》:“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上人,和尚别称)馨x~n,从香殸声,本义是芳香;特指散布得很远、沁人肺腑的香气,如“清馨”“芳馨”“温馨”“馨香”。
跟以上两字相似的还有“罄”,读音同“磬”,从缶,表示跟器皿有关,故“罄”的本义指“器中空”,即“空了”,如“告罄”“售罄”“罄尽”。也指“用尽”。《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意思是使用南山上的竹都制成竹简,也写不尽他(指隋炀帝)的罪恶。成语“罄竹难书”即由此而来,并用于贬义。
“磬”“馨”“罄”三字全是上下结构,上边声符都相同,不同的是下边的形符:磬下边是“石”,表示跟古乐器石鼓有关;馨下边是“香”,表示跟芳香有关;罄边是“缶”,表示跟中空的器皿有关。结合字形记字义,字也不会写错了。
“拄”“柱”“炷”该选哪个
先不看答案,试从“拄”“柱“炷”三字选出恰当的字,分别写到下列待填的( )内。
①圆圆、高高的﹙ ﹚子。
②一( )香的工夫。
③爷爷( )着拐杖走来了。
正确答案是:①柱 ②炷 ③拄
你答得对吗?如果有错,也没关系,大家一起来辨一辨。
柱字从木主声,本义指支持屋顶的木料,如“支柱”“柱子”“柱石”。也引申指像柱子的东西,如“水柱”“水银柱”“中流砥柱”。拄字从扌主声,本义指举。引申指用手扶着棍棒等顶住地面来支撑身体,用作动词,如“拄着拐杖”,如果写成“柱着拐杖”就错了。炷字从火主声,本义指灯芯,现常用作量词,指点着的香,如“一炷香”。
这三个都是形声字,其区别在于偏旁不同:“柱”是“木”旁,因为柱子是木头的;“拄”是“扌”旁,因为助人行走的拐杖要用手扶;“炷”是“火”旁,因为香离不开火。从词性看,“柱”用作名词,“拄”用作动词,“炷”多用作量词。这三个字该选哪个,得看需要,如上面选择题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