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里双堠, 五里单堠

2020-10-27邱俊霖

知识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土堆路标时期

邱俊霖

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出行在外,除了张口问路、做标记,观察天象也是较好的导航方式之一。人类很早便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通过太阳的方位辨别方向。到了夜晚,太阳落山,聪明的古人便通过星辰来辨别方向。《诗经》中记载的“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便是通过天上的星辰和方向来确定方位的。

不过,通过自然界物质来导航毕竟存在一定风险,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就需要人造导航工具。最早的导航工具就是路,早在商朝,官方便很注重修建道路,当时的统治者创建了由都城通向各地的道路体系,人们出门时顺着官道走,就能到达想去的城市。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注重修建官道。

能够找到方向,可是又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长的距离,身在何处呢?这就需要丈量路程,于是出现了一种叫作“堠”的路标,即在官道边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堆个石堆或垒个土堆作为路标,既可指明道路方向,又可计程。

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曾提到过“堠”,并提及这种导航计程方式大约源自黄帝时期或大禹治水時期。不过,先秦时期的典籍中没有明确关于“堠”的记载,因此远古时期的“堠”更多的是后人对上古理想社会的想象。

以“堠”导航和计程最直接的记载见于《北史·韦孝宽传》,韦孝宽曾经出任雍州刺史。当时,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路程设置一个土堠,但一遇下雨天气,土堠就会损坏,所以需要经常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以种植槐树代替土堠,既免去了不断修复之辛劳,又能让行人在树下乘凉休息。后来,官方也着力推广这种方式,令诸州夹道每隔一里种植一树,每十里种三棵,每百里则种五棵。

不过,由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以树为“堠”的方式没有得到普及。到了唐代,“堠”依然是以土堆和石堆为主。当时的日本僧人圆仁到过中国,并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写道:“唐国行五里立一堠子,行十里立二堠子,筑土堆,四角,上狭下阔,高四尺或五尺、六尺不定,曰唤之为里隔柱。”可见,到了唐代,“堠”的设立方式是十里双堠、五里单堠。

很多唐代诗人都在诗歌中提到过“堠”。例如,元稹在《西凉伎》中写道“开远门前万里堠”,说的就是盛唐时期设立的堠堡向西曾通向万里外的西域,人们顺着这些路标,便能前往西域经商或者旅行。

此外,苏轼在咏史诗《荔枝叹》中写道“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说的是在唐玄宗时代每隔五里便有一堠,可以说那时的“导航系统”非常发达了。还有一位宋代诗人王柏在《迷道有感次韵》中写道“我今知堠子,万里不须疑”,可见“堠”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历史进程中,“堠”有植树或是立碑等表现形式,不过石堆或土堆依然是主要形式。由于易受损毁,古代官方往往会设置“堠吏”,作为专门管理导航路标的人员。无论是依靠日月星辰判别方向,还是通过“堠”指路,这些导航方式都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即使时隔千百年依然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土堆路标时期
松树岛土堆之谜
种树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混乱的方向
土堆
一棵树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主意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