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 你的奋斗不必太灰头土脸
2020-10-27程则尔
程则尔
1
蒙蒙是刚来我们办公室的新同事,很上进的小伙子,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晚离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但渐渐地,这份好印象出现了折扣,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上班时精力涣散,出错率也比以前高了。
很快,我找到了答案。
因為工作繁重,我们经常需要工作到深夜,每天午餐后,大家都习惯回单位提供的宿舍睡个午觉,为接下来的战斗养精蓄锐。但是,蒙蒙从来不回员工宿舍午休,吃过午饭后便继续回到办公室,用几张报纸往地上一垫,麻溜儿一躺,一顿午觉就这么潦草地对付了。
对于我的好奇,他谦虚地解释,来回宿舍要耗费不必要的时间,不如就此省下来,可以多看几页书,或多学习一些东西。
这话听起来挺励志的,却把我逗乐了。单位特意把下午上班的时间延迟到三点,就是要给足员工充分的午休时间。况且,宿舍离办公室不过八百米路程,来回也就十分钟,省下这么点时间意义真的大吗?
我建议蒙蒙不要太苛待自己。对方还挺顽固,拍着胸脯表示年轻人少睡一些觉、少享一点福没什么。
到底还是出了问题。因为实在太过疲倦,蒙蒙出了一次严重的工作差错,办公室全员齐上阵,才算帮他弥补了漏洞。这一次,不再是商量的语气,我们要求他以后必须回宿舍午休,厘清工作和休息的关系,不准再有疲劳作战的行为。
一段时间以后,一脸惭愧的蒙蒙悄悄地告诉我,我们的建议是对的。
我庆幸蒙蒙的改变。他不仅懂得奋斗、愿意吃苦,更是在付出与收获之间,慢慢摸索到了一种最优性价比。
2
想起还是几年前,立志考研的表姐曾和家人产生过争论。
事情不大,起因于表姐总喜欢到学校附近的咖啡厅去复习。一杯咖啡,打折下来要16元,这笔费用每个月加起来要花费近500元。在老一辈人眼中,奋斗当忆苦思甜,真正下定决心要看书,坐在煤堆上都能看得进去,她的行为实在太过矫情。
表姐坦言,窗明几净、安静漂亮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她的复习效率更高,而每看完半小时书后,能喝上一口摩卡或是卡布奇诺,则能让她感受到幸福的回馈,眼前的书山题海似乎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在表姐如愿考上心仪名校的第二年,我到一家业内颇有名气的报社实习,离她的学校只隔了一条街。周末,表姐来看我,刚走进我的房间就吓了一跳,脸上半是嫌弃,半是心疼,我顿时尴尬得不行。这次实习机会得来不易,同批实习生更是高手如云,我所有的心思都聚焦在如何努力转正,无暇顾及生活品质的提升。
那天下午,表姐执意要帮我打理房间,也让我见识到了一颗不愿将就的心,竟能迸发如此巨大的能量。她去跳蚤市场淘回一个能收纳所有杂物的大衣柜,将床铺被褥全部换新,用墙纸遮住满墙陈年污渍,并在房间里布置上鲜花,镇住刺鼻的霉味。
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一处舒适房屋带来的意义不局限于居住属性,而是当主人被沉重的上稿压力压得快要窒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窝时,能将自己瘫陷进柔软的沙发,在清淡绵长的花香中扫除疲惫,治愈内心,让奋斗的动力满血复活。
3
一说起奋斗应该有的姿态,人们常常会联想到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把头发剪短,裤衩子配拖鞋,一瓶凉水就两个馒头下肚,任由四散而飞的蚊子漫天来袭,再配上病倒了也要挣扎起来背两页单词的觉悟。而与之相对应的,好像舒适地窝在床上做题,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运动,以及取得了一点进步后犒劳自己一顿大餐,就是贪图享乐,就是心思漂移,就是没那么努力和励志。
其实,奋斗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灰头土脸。
有一位抖音博主,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一个人在广州奋斗,但无论下班多么晚,经济多么拮据,他都会给自己做一顿晚饭。在他的视频合辑中,你能看到一只新鲜的大闸蟹,或一颗水嫩的包菜,是如何经过巧手细心地调理后变成盘中热气腾腾的美食,尔后,在暖黄色的餐桌灯下,就着一首悠扬的钢琴曲,持续温暖着主人的胃。
不靠颜值、不秀身材、不搏出位的博主,粉丝量却持续增长。我想,这以万计不停累加的数字背后,大概都是一群心境相同的奋斗者。他们明白了“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道理,打拼得再狼狈也要给自己留三分体面。
你需要拥抱的,是直面那些能让你获得挑战、有所获益的挫折,而不是故意把自己扔进尘埃之中,主动去碰撞一些不必要的苦,任由斗志与心态被磨灭殆尽。
从另一方面讲,标榜自己能吃苦,有时候可能只是在自我搭建心安理得,如同总把努力打鸡血挂在嘴上,却始终没能悄悄地惊艳众人,也如同平时本就没挤出太多时间去学习英语,却非得在除夕之夜难得团圆的时刻,撇下家人躲进书房。
毕竟,在这条舍生忘死的拼搏路上,我们也要好好爱惜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