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增强中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0-10-27齐长英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国中学语文乡土

齐长英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便于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发展。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促进中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提升,使之成为一名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

一、在文本教学中融入乡土元素

乡土文化与生俱来带有较强的草根性,或者说很接地气。而且往往那些接地气的事物多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并且让人感受到亲切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可以给整个教学过程注入很多新鲜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以后,听课过程中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例如,在学习《离骚》的节选片段时,由于这首诗歌当中包含了很多生僻字,而且诗歌的含义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生涩难懂,所以在翻译和理解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此时,教师不妨先从端午节的来历开始讲解,让学生对楚国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当学生进入到这种乡土文化的情境当中以后,自然会对《离骚》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爱国情怀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由此看来,引入乡土文化的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也是传递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可能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在习俗活动中体验乡土气息

乡土文化扎根于民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各种营养,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民间习俗,被人们世代传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又是各种民间传统习俗的继承者与传递者。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这些习俗来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例如,过春節时,家家户户都有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放鞭炮的传统习俗,还有元宵节猜灯谜,吃元宵,逛灯会;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都会对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社戏前后不同场景的描写展开联想,对那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乡土文化进行拓展与延伸;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南戏的历史发展进程,知晓南戏在乡土文化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在课外实践中感受乡土情愫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提高对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同,最终将理论知识内化成实践能力。此外,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组织参与到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当中或者亲临展示乡土文化的场所当中,切身感受乡土文化的内容、形式、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深刻寓意;其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参观一些名人故居,进入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或者民俗博物馆等场所中,感受乡土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再次,有些地区的学校、单位本身就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如中山纪念中学、城市中的老邮电局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让学生通过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感受其特有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印迹,让学生通过探究其发展历程,接受当地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教育。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外实践,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凝聚学生的乡土情愫,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相当丰富的乡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不但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以及乡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成长。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乡土文化资源,将其充分发掘出来并融入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家国中学语文乡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家国两相依
乡土中国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芬芳乡土行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