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2020-10-27庞明广严勇

党员文摘 2020年9期
关键词:华坪县华坪张桂梅

庞明广 严勇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是一所大山里的免费女子高中。就是这所高中,创造了当地的教育奇迹:它的历史很短,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自2008年建校以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入大学。

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所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数十年的呕心沥血。不过,刚刚过去的这个学年,对张桂梅来说却异常艰难。去年12月的一份诊断书上,医生密密麻麻地给她列出了骨瘤、血管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7种疾病。她数次病危入院抢救,体重从130多斤掉到90斤,饱满的圆脸瘦成了干瘪的尖脸,甚至连从椅子上站起来都需要人搀扶。即便如此,只要一出院,她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熟悉的校园里。

每天5点15分,张桂梅都会准时从女生宿舍的铁架床上爬起来,忍着全身的疼痛,乘坐宿管员的电摩托来到教学楼,颤巍巍地从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点亮。

“女孩子胆小,把灯提前打开,她们来晨读会感觉更安全、更踏实。”张桂梅如此解释自己执拗的坚守。

楼道里,她瘦弱的身影,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届又一届山里女孩的追梦之路。

“活着吧,我要还这座小城的人情债”

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工人家庭,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老幺,从小就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17岁那年,她跟随姐姐到云南支边,随后考入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她随丈夫回到老家大理,成为一名老师。

在她36岁那年,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一年多后,丈夫还是离她而去。

爱人去世,又没有孩子,张桂梅感觉内心一下子被抽空了。“当时我就想找个远远的地方躲起来,了此余生”。于是,她四处申请调动。1996年,她如愿从大理调到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

调到华坪县中心学校后,张桂梅主动申请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正当她想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教学上时,厄运再次降临。

1997年4月,张桂梅去县医院做了B超。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她:“快去昆明做手术吧,你子宫里的肿瘤越来越大了。”

为丈夫看病早已让她一贫如洗,手术费用又十分高昂,拿着诊断报告,张桂梅哭了一整晚后决定,这病不治了。

张桂梅没想到,得知她生病后,学生们去山上给她采野核桃,剥了满满一大盆核桃仁,两手黑乎乎的。还有学生家长去山上采野灵芝,磨成粉,让她拌在饭里吃。“他们说,吃这些能治病”。

更让她意外的是,华坪县妇联发动全县为她捐款。在捐款现场,一位老乡把仅有的5元路费捐给她,宁愿自己走几小时山路回家;还有一位来赶集的村民,把原本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给了她。

“我刚来华坪一年,并没有为这里做什么,这座小城却对我这么温暖。”张桂梅说,“我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座小城对我有恩,活着还可以还还人情债。”

“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儿童之家)成立,捐款的慈善机构指定要张桂梅担任院长。一心想为华坪做点事的她没有半点犹豫,马上答应。

张桂梅白天在中学教课,下课后到福利院照顾孩子。慢慢地,她开始了解这些孩子的身世。“福利院的很多孩子都是弃婴,有一个女孩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儿,因为父母不想要女孩,先后被遗弃了三次。”张桂梅说。

在她后来教书的华坪县民族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村。她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说,因为不是男孩,有的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甚至都不会和她说一句话。

“我们经常说,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公平的起跑线,可这些女孩却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张桂梅说。

目睹一幕幕悲剧,张桂梅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不管中考分数高低,只要愿意读书,女孩们都可以来这里免费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通过求学改变命运。

有人听说了张桂梅的想法,说她想出名想疯了,那么多孩子,哪里救得过来。张桂梅却坚定地回答:“能救一个算一个!”

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我的目标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穿破洞牛仔裤的党代表

办学的钱从哪里来?张桂梅首先想到的是募捐。“我就想,全省这么多人,每人捐10元给我也够了”。

让张桂梅始料不及的是,自己放下尊严去街头募捐,换来的却是多数人的不理解。

“有人说我是骗子,说劳模怎么会到街上募捐。我还曾被人当面吐口水,甚至被放狗咬过。”5年下来,她只募集到1万多元。

2007年,别无他法的张桂梅几乎要放弃了。就在这一年,她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准备去北京参会。参会前,华坪县委、县政府知道她十分节俭,舍不得买衣服,特意拨了几千元钱给她买正装。但她却舍不得花,把这笔钱留给了福利院。

后来,她穿着一身平时穿的旧衣服来到北京参会。一天早晨,她急急忙忙往会场里赶,一位新华社的女记者突然把她拉了过去,悄悄对她说:“你摸摸你的裤子。”张桂梅一摸,羞得滿脸通红——她的牛仔裤上有两个破洞。

这是张桂梅平时最爱穿的牛仔裤,因为耐磨,自己平时家访走累了,经常席地而坐,裤子不知啥时磨破了。

张桂梅没有想到,正是在党代会上的这次出丑,让她的梦想成为现实。

没多久,新华社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的稿件播发。张桂梅和她的梦想马上火遍全国。从北京回来后,丽江市、华坪县都提供财力支持,让她筹建女子高中。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当年9月,首届100名学生入学。这是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万里家访路

从教几十年来,张桂梅一直有一个习惯——家访。

很多人问她,开个家长会就可以解决的事,为什么非得家访不可?张桂梅回答:“山里人来趟城里不容易,花钱不说,还耽误农活。”

其实,跟张桂梅去家访过的人都知道,家访的意义还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一门心思学习,顺利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十多年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许多学生家在偏远山区,进村的路不好走,车子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就搭老乡的拖拉机;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走,她就卷起裤腿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前走;村民不忍心,让她坐在自家的马背上,走出山沟……

学生山启燕家住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高三寒假,家里缺钱过年,山启燕一早从家里背着甘蔗来街上摆摊。恰巧这一天,张桂梅来荣将镇家访。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学生。

山启燕家那时住着土房,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在水泥厂打工。每到假期,她一早就要去田里砍甘蔗,然后背到镇上卖。了解她家情况后,张桂梅默默记在心里,经常偷偷塞生活费给她。山启燕说,女高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而校长就是最牵挂她们的家人。

孩子们没有让她失望

工作数十年,张桂梅的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至今仍住在女高的一间女生宿舍里,和几名女学生住在一起。

2018年初,张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在生命垂危之际,她心里仍挂念着学生。

张桂梅无私奉献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年轻教师勾学华,婚礼当天早上还在上课,中午匆匆办完婚礼后,晚上又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教师杜朝仙右脚骨折,因担心学生高考,拒绝了医生要她静养的建议,让在設计公司的丈夫辞去工作,每天背她来教室上课……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的第一届毕业生。2015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周云丽原本考取了邻县一所学校的教师岗位。当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放弃到手的正式编制,成为女高的一名代课老师。

陈法羽曾经是张桂梅眼中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2012年,陈法羽考上了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警察。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把几千元工资全部打到女高账户上,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妹。

在华坪女高的墙上,有这样一幅宣传画,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清华北大我来了!”张桂梅说,每年她都在鼓励孩子们考上更好的学校,但她也会告诉学生,高考不是终点,高考过后,人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坐在校园里的一把藤椅上,张桂梅喃喃地说:“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然后把心中的‘我去掉80%吧,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们没有让张桂梅失望。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华坪县华坪张桂梅
基于SWOT分析和钻石模型的云南华坪芒果产业竞争力研究
华坪女高的校训
张桂梅——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致敬张桂梅老师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丽江华坪花傈僳服饰特征探析
云南华坪县老年大学创办发行校刊
华坪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如何搞好华坪县山区茶叶种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