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的忧伤
2020-10-27王陆阳
王陆阳
“这段时间经常碰到朋友问我,你最近怎么不骂了?我就反思我自己,怎么给大家留下这么个印象。我不是半途而废的人,我得继续骂啊……”一开场就如此“炸”的话,来自编剧汪海林的《我与流量的战争》。前不久,这段演讲视频火出了“圈”,B站播放量130多万,弹幕高达11万多。网友评价这是“年度最佳单口”,比吐槽大会和德云社相声还好笑。
开场的话虽是自嘲,却也是无奈的现实。这几年,国内编剧陷入怪圈:一方面难出好作品,“出圈”的编剧皆是因为“毒舌”揭行业内幕;一方面,剧情不合理、角色有问题的罪名往往归结到编剧头上。
2018年,汪海林的金句“我很怀念煤老板当投资人的日子”,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他解释:“我经历过各种投资人,房地产商到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最好的是煤老板,他根本就不干预我们的创作,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煤矿里面如果你瞎干预会出人命。”直白又幽默地抨击影视圈资本压倒一切、“外行指导内行”的现状。
汪海林的战友、另一位编剧宋方金也不含糊,揭露影视行业“人人都知道怎么买假点击、假收视、假票房、真水军”,放出“横店卧底”实录,吐槽“大牌编剧只顾挣钱”。汪海林战“流量”,迪丽热巴、肖战diss了个遍;宋方金怼大咖,郭敬明、于正一个都不放过。
宋方金还说过一句话:“那些说了没用的,一般最敢说。”深以为然。曾几何时,中国电视圈里编剧都是响当当的主创。如今,编剧已沦为“工具人”,“变成导演的附庸,演员的附庸,平台的附庸,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写作创作……编剧正在自己丧失思想,甚至是放弃思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编剧也曾地位超然。最会讲故事的作家,给那个年代的电影电视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养料。1988年,王朔的《顽主》等4部小说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最后一部上映时,王朔狂妄地对好友说:“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蹚。”
90年代,王朔和马未都、苏雷等人合写的《编辑部的故事》(后剧本丢失,又由冯小刚重写),同一题材比HBO的《新闻编辑室》早了整整20年。梁左、英壮等编剧的《我爱我家》,至今都是国内室内情景喜剧的巅峰。当时公认的“第一喜剧大师”梁左,北大中文系毕业,既能在春晚舞台上写相声,又能在电视喜剧里挑大梁。
2000年之后,小荧屏依然是辉煌的。写《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刘恒、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邹静之、写《亮剑》的都梁,等等,都是文藝圈响当当的人物。各种题材的电视剧百花齐放。
不知不觉中,一切都变了。用宋方金的话说:“原来是拍作品,后来是拍产品,2009年之后,是拍理财产品。”编剧成了没有门槛的职业,会写几个字的人都一窝蜂涌上去。编剧的地位,则开始断崖式下跌。百花奖中,编剧奖项一度被整体剔除。
影视是个“团体赛”,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四大金刚”缺一不可。内容生产有其规律,烂剧不可能消失,但至少让会写故事的人,先有机会写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