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界学习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研究
2020-10-27赵斌俞梅芳
赵斌 俞梅芳
摘要:通过九宫格模式对居住空间的平面布局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平面布置能力,并为居住空间设计提供理论支持。选取室内设计大三学生参与“基于跨界学习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专业学习的实验并进行后测,通过相关测试数据分析发现:九宫格模式教学使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平面布局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参与实验的学生平面布局水平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从而实现在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学生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能力提升较快。该模式可以提升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置能力,并且从理论高度指导平面布置,实现有法可依。
关键词:九宫格 平面布局 跨界 居住空间设计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9-0119-03
引言
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工程等多学科构成的设计课程,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好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平面等问题,尤其如何优化居住空间设计的平面布局,因为其是居住空间设计的重中之重,关乎居住空间的气质与品质。正如勒,柯布西耶曾在他的教学中指出“平面布局是根本”,它是空间设计的核心,决定了居住空间中使用者生活方式与行为导向。随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居住空间设计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居住空间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重经验轻理念、缺乏对建筑设计知识了解、缺乏教学创新等。[1]基于此,本文提出跨界学习理念,借鉴建筑学“九宫格”方法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的运用,构建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结合校内课程学习与校企合作项目化辅助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以教师经验为中心向以课程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使学生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的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
一、研究背景
(一)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现状
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于如何提高室内设计专业的空间设计、平面布局、软装搭配等研究较多,也有一些设计师和教师通过跨界学习,利用空间训练法对居住空间平面布局进行理论构建,或积极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认知和学习规律来看,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功能与形式、平面与空间的有机统一。学生如何提高居住空间平面布局设计水平,并真正掌握进而能进行设计创新,这需要掌握一定的设计法则或模式。伴随我国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数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快速发展,较之以往有很大进步和发展,但教学模式仍“以教师经验为中心”,注重空间功能、动线组织、视觉中心塑造等平面布局经验教学。也有从入口开始、根据功能分区、平面、立面与剖面同时进行等方法,[2]但这些关于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的教学方法大多均为杂乱化、碎片化和零星化,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师以经验教学为主,学生由于设计方法和实训经验不足,因此,在平面布局中学生经常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布局与设计。这容易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平面布局學习上的困难,同时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教学也十分不利,这些均是由于没有对平面布局的设计方法和模式进行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跨界借鉴建筑学“九宫格”练习法改善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的教学现状,尝试在平面布局设计中构建九宫格模式,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和全面了解,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提高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平面布局与设计的综合能力。
(二)理论基础
1.跨界学习理论
随着社会不断分工、学科不断融合,跨界被赋予了较多内涵和外延,它已成为当今设计专业的潮流和趋势,因为跨界设计做到了多元交叉、技艺互融,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魏广龙、庞琳在《跨界设计与融合创新》-书中提出:从创新思维、跨界是创新的有效途径、跨界思维的特征、培养跨界思维的方法、跨界的形式(设计师,企业,技术)、跨界设计的未来前景展望等,透过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来突破传统领域分界概念,创造出学术思维的新概念。[3]近年来,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园林、心理学等学科进行跨界设计得到较大发展,丰富了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创新。New Webpick在《跨界设计》著作中认为跨界对于设计是良性的正面的循环影响,它使设计师个人的设计更加丰富和富有激情。[4]跨界设计的目的就是敢于打破传统思维,运用多元、交叉、交互等方式进行创新与超越。
2.九宫格理论
九宫格源于我国“河图洛书”,它集数学、风水学、建筑及艺术学于一身的综合学科。西方国家“九宫格”练习教学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较好的发展,由斯路茨基和赫希的网格与形式要素基础训练中发展出“九宫格”雏形,随后由约翰·海杜克将这种抽象的空间形式构成练习转向更综合的建筑练习,即“九宫格①”练习教学法。这套教学方法首先预设一个起框架作用的“九宫格体系”(图1),以三乘三的九个相同的立方体作为基本单位的正方形网格,在网格线上摆放一定数目的灰卡纸板来分割出各种基本的空间组织关系。[5]它为建筑学、设计学提供了一套“语言”,可以处理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各种“关系”和“元素”的基本问题。海杜克在建筑教学的“九宫格”练习中,让学生自己挖掘潜藏在立面、平面、细部、剖面的建筑意义和语言,不断在图纸与模型、二维与三维之间、形式逻辑与建造技艺之间进行转换,从更深层次、更多维度上理解建筑学[6]。
二、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构建
跨界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指跨界领域之间的交互、交叉和互融,对传统领域的重新整合、解构重塑,从而达到全方位、螺旋式地吸收与创新。[7]室内设计专业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经验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学生由于缺乏理论水平和设计实践,因此,学生在室内空间设计平面布局中就显得无从下手,困难重重。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建筑学九宫格教学法,以跨界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平面布局
设计能力,从而提升室内空间设计和方案设计水平。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即以门窗朝向、柱网结构、动线组织、功能板块、比例尺寸、图库组合、平立剖关系、视觉中心、图解思维等九个模块建构一个框架,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把它们放进九宫格,分割和整合室内空间的组织关系(图2所示)。平面布局九宫格内容每三个为一组按照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的螺旋式递进演绎和设计分析,如初级阶段为门窗朝向、柱网结构和动线组织,中级阶段为功能分区、比例尺寸和图库组合,高级阶段为平立剖关系、视觉中心和图解表达。该模式的具体应用体现为:
(一)初级阶段:门窗朝向一柱网结构一动线组织。通过与业主多次交流与访谈,了解业主对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设计风格、品味意境等总体需求,同时对空间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明确门窗朝向、墙梁位置、层高地标、开间进深以及柱网结构等室内基本构造,综合问卷访谈和场地调研等资料数据后,根据户型图或现场测绘图绘制平面图,标注建筑指北针、门窗洞和墻柱梁的位置与尺寸、层高开间进深等具体数据,结合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动静分区设计思路,分别考虑家人出入动线、来客动线、购物动线、上下车动线等形式组织简洁高效的动线组织。初级阶段具体实施和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把居住空间平面图还原成九宫格,对门窗朝向、柱网结构和动线组织等元素解构与分析,探讨居住空间的平面概念。①识别南北朝向,对采光、通风等情况把握;②明确房间、门窗等尺寸,了解每个空间的开间和进深,便于家具的摆放和设计;⑧明确家人、客人、购物等动线组织,清晰水平和垂直动线、主次动线的作用。
(二)中级阶段:功能板块一比例尺寸一图库组合。在初级阶段基础上,根据动线组织和引导,结合客餐厨、卫浴盥、书展卧、交通、独立空间等功能板块,从客户视角合理划分空间板块和动线组织,明确每个功能空间最大范围和最低尺寸,按照比例进行图纸放样和平面绘制。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非常了解,对居住空间设计各类动静态尺寸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完成此阶段的平面布局。最后结合图库组合对居住空间从动线关系、视线关系和边界关系等方面仔细推敲,注重不同功能板块区域之间的边界,塑造居住空间灵活性或纯粹性。图库组合形态一般有L、T、U形、一字型等组成。假如说功能板块是二维平面的横向布置,图库组合则是三维立体的纵向设计,它按照一定比例从纵向上中下三个层次对空间密度进行合理设计,此阶段平面布置既要注重平面横向的构成关系,更要考虑立体纵向的空间概念,因此,相对来说中级阶段就显得更难一些,需要较多前期知识积累。
(三)高级阶段:平立剖关系一视觉中心一图解思维。随着平面布局的不断深入,一些主要的平立剖图和透视大样详图都在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予以运用,平立剖图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室内空间和界面的真实状态,对图解思维起到一定作用。室内空间都有一个或多个视觉中心,因为它能够调动和控制空间中的各种因素,使室内空间关系更加整体、和谐,更是对居住空间品味意境的营建和塑造。室内设计图解思维是一种最具启发思维的方法,是一个从视觉思考到图解思考的过程。美国建筑学家保罗,拉索认为:“图解思考的重点是在设计方案阶段解决构思和设计表现的问题。”因此,对室内设计专业来讲,如何发挥“九宫格”的抽象思维,使之获得新的活力而非成僵化的框架,则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需要室内设计专业师生进行不断的探讨和思考。
三、教学实践与验证
(一)参与对象
本研究以九宫格模式在居住空间设计教学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参与本次实验的学生是A大学室内设计专业大三的33名学生,其中男生11名、女生21名、交换生1名(女);此外还有2名课程组老师和3名校企合作外聘教师。
(二)实验过程
本实验采用居住空间平面布置的九宫格模式。校内2名教师负责九宫格练习理论教学和专业竞赛转化,校外3名外聘教师则负责项目化、设计实践的校外教学,33名学生按照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期4周的课题教学和课后4周的项目化、设计实践的校企合作辅助教学。通过问卷与调查等形式分别从实验前和实验后了解学生平面布局能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注重平面布局能力变化的数据收集。
教师在课前,课后分别向学生发放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课后完成作业预习和练习,把课后作业(设计图纸)上传到课程QQ或微信群,校内教师把修改后的作业也上传到QQ或微信群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学生投票选出本次优秀作业。下一次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讨论和分析,特别指出按照九宫格模式练习的进步学生提出表扬以激励学生。同时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化辅助教学,让学生全程参与公司项目化工程实践,校外导师利用周末或晚上来学校授课,根据项目实践进度完成方案设计,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实验数据
本研究根据学生8周自我评估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学生对平面布局能力评估所选选项的比例”数据,如表1所示。97%学生感觉自己较之前更有信心对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与设计,其中81 .8%的学生认为平面布局设计能力自信心提高较大,90.9%以上的学生认为功能板块、柱网结构和门窗朝向的提升很大,81.8%以上的学生认为动线组织、图解思维、图库组合和比例尺寸等提高较大,平立剖关系转换能力的提高比较平均,仍有24.2%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认为,使用九宫格模式学习后进步较大,更具自信心,同时又有校企合作项目化辅助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有结合,因此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也产生了较好兴趣。93.9%以上的学生认为柱网结构和门窗朝向能力有很大提高,87.9%以上的学生表示比例尺寸、图库组合和功能板块等方面提高较大,21.2%的学生认为视觉中心没有变化。这表明九宫格模式下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而在访谈中学生也表示乐于接受该模式,因为它把碎片化、杂乱化的平面布局方法进行跨界整合与交叉串联后形成了新范式,同时它把理论教学与项目化设计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平立剖关系比较灵活,它需要一定空间逻辑能力,这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随着平面布局不断深入,它需要一些主要的剖面、立面和相关轴测图进行推敲和演绎,在整个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平立面、轴测图、家具、陈设等元素进行综合运用,统筹推进项目的整体进程。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如表2所示,本研究发现97%的学生自信心得到较大提高,81 .8%以上的学生在图解思考、比例尺寸、图库组合和功能板块等能力提高较大,且以男生居多,通过访谈了解到男生更擅长逻辑推理、空间透视和图解思考,能够运用手绘更好地把平立剖关系进行图解转换和节点深入绘制,不断深入和完善方案设计。女生在门窗朝向、柱网结构、动线组织和视觉中心的设计能力提高较大,因为这些因素相对来讲偏向感性和直觉多一些,这与室内设计专业女生普遍擅长软装布置、风格设计和方案汇报等方面有较大原因,因此诸项的相关性较显著。功能板块能力提高方面,男女比例差不多,这表明空间板块介于理性与感性之间,从访谈内容来看,大多数学生表示当他们对空间板块的划分和组织时既可以从感性方面入手也可以从九宫格理性方面分析,但随着九宫格模式的不断深入,学生会更加理性地对空间板块的分析,随后对动线组织、比例尺寸、平立剖关系、图解思维和视觉中心等进行综合思考和方案优化,对平面布局设计逐一深入,实现提高平面布局能力。
结论
本研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后项目化实践辅助教学有机结合,以跨界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平面布局九宫格模式。它将室内空间设计平面布局中图解思考、平立剖关系、空间板块、动线组织、比例尺寸、柱网结构等设计元素以建筑学的九宫格模式进行跨界整合,注重九宫格本身的概念和内涵,将“点一线一面”等抽象问题与“梁一板一柱”等具象问题整体思考,理清室内空间各种“关系”和“元素”的基本问题,以此构建一套方法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居住空间设计平面布局教学方法。本研究跨界尝试能够带给大家新感受和设计能力提高,同时学生们更乐于接受,增强了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课后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化实践辅助教学,学生通过与客户交流和沟通,完成了实际项目心中有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本研究认为,跨界学习能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拓宽设计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尤其与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化实践辅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个方案设计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归纳总结。学生在学习态度、兴趣的转变以及平面布局设计能力的提高是本研究教学实验取得最大的成果,我们将建筑学九宫格设计理念引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寻求解决平面布局设计思维与方法策略,培养学生“平面一空间”图解思考、逻辑反思和设计创新,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完善室内设计九宫格模式教学探讨。.
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YJC760140);嘉兴学院2018年A7综合类教改课题《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编号:002CD1904-5-A71813)阶段性成果;嘉兴学院2017环设(实验)校级卓越班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九宫格:来源“德州骑警4的集体智慧,它综合了20世纪20年代的“空间构成” (construction deI,espacetemps)和“多米诺”(domino)结构的重要图式。包含柯林罗早期的几何结构,对柯布西耶和密斯的建筑参照,斯路茨基和赫希的九富格雏形,海杜克提出“九富格”思想,彼特艾森曼为代表的“纽约五”在这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林.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 (2):111-1112
[2]于洪順.浅析室内设计中的平面布局[J]美术大观,2011 (3):115
[3]魏广龙,庞琳.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刨新教材:跨界与创新[M]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1
[4]New Webpick跨界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3
[5]吴晓洵.九官格:意义的“场所”还是形式的“隐喻”?[J]装饰,2015 (2):126-127
[6]JohnHejdrrk Mask of Medusa[M] 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Inc,1985,37
[7]宋江超.跨界设计思维研究[D]南昌大学,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