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刻实践的畲族“捆只颜”服饰工艺辨析

2020-10-27陈敬玉张萌萌赵伟楠

设计 2020年17期
关键词:畲族服饰工艺

陈敬玉 张萌萌 赵伟楠

摘要:为获取畲族服饰“捆只颜”工艺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当代的社会价值。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进行服饰资料的收集整理,并通过工艺实践的方法对畲族“捆只颜”工艺进行考辨,分析其工艺特征和当代价值。总结畲族“捆只颜”及服装制作方法与流程,并讨论其当代价值。“捆只颜”作为畲族传统服饰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工艺特征,通过至简的工艺形成华丽绚烂的装饰效果。

关键词:捆只颜 复刻实践 畲族 服饰 工艺

中图分类号:TS94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9-0078-03

引言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具有千年的族群发展历史,其服饰以“花边衫”著称,尤以福建罗源地区畲族女性服饰中的花边最为绚烂,唐代诗人刘禹锡《蛮子歌》[1]“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描绘的就是畲族花边衫,这种花边装饰工艺被当地人称为“捆只颜”。我国传统缝制与装饰工艺以刺绣、盘结、镶、嵌、补、绘为典型脚,“捆只颜”正是基于镶嵌技术的—种民族服饰工艺,是“镶绲”工艺的—种特殊表现,以撞色(主要是红白)相间的布条层层堆砌,辅以花边镶嵌和剌绣装饰,形成精巧华丽的视觉效果,工艺原理虽极简,装饰性却极强,整套服装绚丽夺目。随着传统文化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畲族传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近年来相关研究颇丰,其中服饰工艺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丰硕,从不同视角对畲族传统服饰的工艺特征、文化表征和审美内涵进行了研究,从工艺和文化角度为服装复制实践提供了思路和参考[3-5]。据资料记载福建蕉城飞鸾装门襟和拦腰四周的装饰就是“捆只颜”[6],其以多层重叠为特征,以福建省罗源地区的传统服饰最为典型。罗源畲族服饰保存最为完整,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服装,201 8年5月21日福建省罗源县畲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数民族服饰是作为“技艺的艺术”而存在的[7],“镶滚”工艺作为一个典型服饰技艺历史悠久,在传统服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衬托柔软轻薄的衣身骨架,形成了绵延中国传统服装几千年来虚实结合、流畅连贯的形制结构[8]。畲族传统服饰以“捆只颜”为代表工艺,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花边衫,名日“凤凰装”,明晰其传统工艺制作,挖掘其当代价值,延续其艺术生命,对于服饰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记载中的畲族服饰和“捆只颜”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其传统手工艺主要依靠手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文献记载较少。相关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地方县志中的记载,并结合现代学术著作分别对“捆只颜”和罗源式传统服装进行分析。

(一)罗源畲族传统服饰样式

“捆只颜”是罗源畲族传统服饰的核心工艺特征,因此以罗源地区的畲族女性服饰为样本进行复刻,通过浸入式的工艺实践感受“捆只颜”的制作过程,进而分析这一传统工艺在服饰中的作用。乾隆年间《摘藻堂四库全书薈要》皇清职贡图卷三中记载罗源县畲族“婦挽髻蒙以花布,圉裙著履,其服色多以青蓝布。古田畲民即羅源一重,婦以蓝布裹甏或戴冠状如狗頭,短衣布带,裙不蔽膝”[9]。近现代以来的文献资料记载罗源畲族妇女着大领衣”“,妇女衣服黑色,上衣长而无纽,宽领交叉于胸前,领镶花边,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白、红水绿的顺序排列[11]。近代老照片[4][5][12]中所体现出的服饰特征与文献记载吻合,结合传世实物和图文资料可以构建出罗源畲族妇女的基本服饰形象为:服装以青蓝色棉麻为面料,交领右衽,短裙(近代以后亦有着长裤的),腰系围裙,头戴小冠缀以绿色石珠,椎髻跣足,领口、大襟和袖口部位装饰“捆只颜”和花边,据此绘制女上衣平面效果图,如图1。

罗源式服装下装主要包含拦腰、腰带、裙子和裤子、绑腿,其中拦腰即围裙,短裙和裤子选择其一,绑腿根据需要选择。拦腰根据场合不同分为日常式和做客式,日常式以实用为主,做客式装饰有“捆只颜”和绣花,装饰意味更强。拦腰的具体形态各类文献中的记载都大致相同,总结为:做客式的围裙为长方形,黑色底布,无耳,裙头是白布,裙面装饰层叠的“捆只颜”工艺,绣角隅纹样搭配补绣,具体各部分服饰形制如表1。

(二)“捆只颜”工艺的文献记载

历史文献中对“捆只颜”的制作工藝记载几乎不可见,仅在一些涉及服饰风貌的记录中对这种花边装饰有零星描述,结合实物和照片分析,可以判定“捆只颜”的核心特质是镶绲工艺,与普通镶绲工艺不同的是“捆只颜”是多层嵌条堆砌而成,比普通镶绲工艺的装饰面积更大,因此产生了绚丽夺目的效果。《闽东畲族文化全书》[6]中对拦腰裙面装饰的描述中也提到了这种工艺:裙头是白布,下压一条2毫米的红边。再下是沿着两旁和底边捆上1厘米的白边,然后是对称成直角地压上每色2毫米的五色彩边和每道1厘米宽的绣花边交替的七重花边。《畲族社会历史调查》[11]记载“捆只颜”为:用红、白布条堆压而成的,最多有两寸许,最少也有半寸以上。结合传世实物和图像资料分析,认为“捆只颜”本身是形成花边的一种方法,即形成畲族“花边衫”的重要构成要素,与畲族“好五色衣服”的历史记载相吻合,近代以后该工艺和花边搭配形成更加绚烂华丽的装饰效果。

二、基于复制实践的“捆只颜”工艺考证

“捆只颜”作为一个传统工艺称谓仅在一些地方志的记录中出现,虽然工艺原理简单但确是畲族服饰的构成要素,无论从历史文献资料还是传世实物来看,该工艺是畲族传统服装中的主要装饰工艺,以其撞色的搭配和花边刺绣等工艺手法一起构成了畲族服饰的五色斑斓,不仅带来了视觉装饰效果,同时传达了畲族人民“好五色衣服”的历史情感。对于少数民族服饰尤其是服饰工艺,仅以观者的视角进行考察审视和文献研读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了解方式就是复刻,通过浸入式的制作实践剖析制作工艺和程序、感受制作过程,进而探索工艺特征,这种探索是建立在体会的基础上的,将会获得远胜于图像描绘所得的认知。

(一)材料准备

制作材料包括青蓝色的面料主料和衬料、缝纫线、绣花线等辅料,以及制作工具。裁剪制版均采用传统的平面裁剪。主料(面料)和辅料(装饰材料、衬料、缝线、绣线等)。主料包括纯麻面料(藏青色、黑色)。辅料包括纯麻面料、布衬,绳子,缝线,传统民族织带,绣线等。工具主要有剪刀,锥子,顶针箍,绣花针,手缝针,缝纫机等。服装的裁剪工艺与现代服装裁剪不同,采用传统平裁的方式。

(二)制作过程

“捆只颜”工艺主要运用于罗源式传统上衣和拦腰上面:上衣采用传统传统十字结构,衣袖连裁的方式制作。畲族传统服装的面料由本族人民自己织造,布幅较窄,因此衣身的裁剪需要采用前后衣身破中缝的裁剪方式,袖口采用拼接的方式,裁剪图如图2所示。大襟、领口、袖口等部位的“捆只颜”、刺绣和织带等装饰是上衣的制作重点。按照传统工艺,加上“捆只颜”用料,制作一件罗源式上衣需要5米长的苎麻面料。具体步骤为:绘制结构图→裁剪→领子刺绣→袖口装“捆只颜”、花边→领面装“捆只颜”→缝合衣身(后中缝、前中缝)→大襟装“捆只颜”→包边(领口、袖口)→做下摆开衩→装系带。

(三)复刻结果

罗源式畲族传统服装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畲族传统工艺的制作步骤和畲族传统服饰文化是制作的初衷。在制作中发现,“捆只颜”工艺是一种工艺原理简单实际操作耗时的工艺,对工艺水平要求较高,不熟练的操作者容易出现嵌条歪斜、宽窄不一的情况,甚至会出现面料皱缩的情况。需要制作者以极高的耐心和熟练程度进行制作,最终形成至繁至简的工艺效果。复刻成品制作结果如图3。

三、“捆只颜”的工艺特征与设计启示

(一)工艺特征

“捆只颜”是用于服装边缘装饰的工艺,将红白(老年装为蓝白)嵌条层层排列,与花边、刺绣等元素搭配,“捆只颜”的结构主要包括底布、嵌条、止口以及拼缝四个部分,如图4。底布是指衣片,对嵌条起到支撑的作用。嵌条是捆只颜的核心元素,嵌条由红白或蓝白撞色的斜丝面料裁剪而成,将其对折后形成捆只颜的止口,其走向决定了捆只颜的形态。

“捆只颜”的工艺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层叠性、形态的可塑性和色彩的视觉冲击性。结构的层叠性是指“捆只顏”按照一定的宽度相互叠加车缝在一起产生的层叠性和多组“捆只颜”搭配层层花边所产生的层叠性。嵌条的弹性、拼缝的不确定性构成了“捆只颜”的可塑性。面料纱向影响嵌条的弯曲度,不同宽度的嵌条搭配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服装结构线的形态和位置也会对“捆只颜”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由于撞色搭配,形成绚烂的视觉效果。

(二)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传统“捆只颜”为双层结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线性的不同工艺改造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对线条边缘进行缉线装饰、毛边处理、压褶处理和填充装饰等。在具体设计处理时可以通过叠加使用突出层次感和立体感,运用其边缘塑形特征与木耳边的结构进行结合,形成夸张的造型效果,如图5。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捆只颜”工艺可以单独表现、也可以与花边和图形搭配。畲族传统服饰中的“捆只颜”是以多组搭配的方式呈现在服装中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将其红白相间的嵌条单独提取出来,运用其自身的层叠性将其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增加或减少嵌条的数量,合理运用到服装结构中。当增加嵌条数量时,产生丰富感,减少嵌条数量时,产生简约感。也可以改变嵌条的颜色,还可以以平纹编织的形式将“捆只颜”编织出来运用到礼服设计中去。“捆只颜”还可以与其他元素如花边、风琴褶、特殊图形图案等进行结合设计,产生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如图6)。

综上所述,“捆只颜”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叠加表现层次感,同时可以利用叠加的厚度对服装整体形态形成支撑效果;(2)运用删减法体现简约感,指减少嵌条的数量结合服装廓形对线条感进行强调;(3)逆向运用体现细节感,将“捆只颜”反面朝上运用于服装设计中,随着人体的运动,产生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4)堆砌运用体现立体感,通过折叠、抽褶等方式对多个“捆只颜”衣片单元进行堆砌,形成立体造型效果。

四、“捆只颜”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一)缅怀先祖的文化传承价值

畲族传统服装手工艺的精致体现了畲族人民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其承载了畲族的历史变迁与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畲族历史文化研究载体。“捆只颜”作为罗源畲族特有的服饰手工艺,在层叠密实的镶绲中沉淀下来的不仅是细致与耐心,还蕴含着畲族人民对祖先盘瓠的纪念与崇拜,制作过程精细繁复,穿着效果华丽大气,具有仪式感。嵌条分组装饰于服装的领口、大襟、袖口、拦腰裙面等部位,且每组嵌条间隔不同的花边装饰。符合史书记载畲族“好五色衣服”的工艺基础,完成了向盘瓠“五彩神犬”的原始形态的一种追思与纪念。同时五色斑斓的“捆只颜”也对畲族女性始祖三公主及其五彩凤凰嫁衣传说的致敬。

(二)五色斑斓的审美价值

“捆只颜”在实际穿着使用的时候按年龄不同,色彩搭配略有不同,但都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使穿着者具有隆重感和仪式感。青年女性以典型的红白搭配为主色调,辅以多彩花边和刺绣,由此产生的绚丽的撞色效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老年妇女的服饰上也是由“捆只颜”工艺作为主要装饰的,但在色彩搭配上减少红色嵌条用量,以靛蓝色、青色为替代,同时适度减少镶嵌数量和宽度,降低对比度以弱化华丽性以契合年龄带来的庄重感。

(三)加固定型的实用价值

畲族自古以来生活环境艰苦且多居住于山区,以耕猎为生,自古有食尽一地而他徙的传统。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坚韧的性格和勤劳简朴的生活方式,因此对服装的坚固性和耐磨性要求较高。肩部和袖口增加面料的厚度可以有效的防止织物磨损,“捆只颜”工艺由多层嵌条交叠在一起缉缝于领口、袖口等部位,恰好满足了这种加固需求,同时还使该部位服装具有挺阔的造型感,起到了加固定型的作用。这一作用在传统服饰在当代的活化设计时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可以通过与不同的设计风格、服饰局部造型结合,形成强调边缘的装饰效果的同时兼具服饰廓形塑造的效果。

(四)创新应用的设计价值

“捆只颜”工艺手法简单,视觉冲击力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无论从材质、色彩、工艺还是设计手法来看都具有较大的创新设计空间。可以依据服饰风格而进行不同的变化设计,可以依照服饰不同的造型而产生不同的形态,还可以依照服饰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结论

服饰手工艺是传统服饰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维持服饰生态和服饰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各类史料中对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的记载非常少,在深入研究各类图文影像资料以及传世实物的基础上,对传统服饰进行复刻是一种有效的体验式研究,有助于深度体验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和工艺细节。在复刻实践基础上对以“捆只颜”为代表的畲族服饰工艺进行探究,是对其进行文献研究和应用探索的有益补充,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生产性传承有积极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畲族服饰传承脉络与发展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G117)。

参考文献

[1]刘禹锡.刘禹锡.诗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39

[2]马淑燕,酆蔚.在高级定制中传承民族服饰工艺[J]设计,2015 (03):88-89.

[3]张娟,袁燕.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6-100

[4]閆晶,陈良雨.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57-118

[5]刘妙居.苍南畲族刺绣技艺初探[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0,6 (30):264-280

[6]钟雷兴.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5-33

[7]唐媛媛.生态美学视域下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应用——以水族服饰为例[J]设计2020,33 (01):102-103

[8]谭一.传统服饰装饰手法与工艺在现代箱包上的运用探讨[J]设计, 2018 (16):106-107

[9](清)傅恒等.皇清职贡图[M]江苏:广陵书社,2008: 125-132

[10]陈永成.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7-10

[1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福建省编辑组.畲旅社会历史调查[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127-133

[12]方泽明.近代以来闽浙粤赣畲族服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123

猜你喜欢

畲族服饰工艺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畲族颂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猜朝代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