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证临床观察

2020-10-27杨玉兰李荣庆杨敏刘锋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咳嗽中西医结合

杨玉兰 李荣庆 杨敏 刘锋益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8月—2019年5月期间在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多索茶碱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宣肺止嗽汤,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咳嗽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68.57%(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咳嗽症状积分(VAS 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及VAS 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采用自拟宣肺止嗽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好,有效改善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咳嗽;风邪伏肺证;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9-0050-03

咳嗽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之一,国内专科门诊接诊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一为慢性咳嗽患者[1]。咳嗽病因涉及多种方面,往往难以明确,临床上存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在接受诊治过程中常需要反复进行各类检查,有的自行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和强力镇咳药物,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际疗效也多不理想,不良反应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在8周以上,胸部X线检查正常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咳嗽[2]。慢性咳嗽病因多样,常见类型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道反流相关性咳嗽及原因不明型等[3]。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多为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疗效存在局限,反复发作比率较高。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自拟宣肺止嗽汤,治疗风邪伏肺证慢性咳嗽常取良效。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宣肺止嗽汤合用多索茶碱片与单用多索茶碱片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8月—2019年5月到本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70例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44.36±9.27)岁;病程9~12周,平均病程(10.56±4.42)周。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5.53±8.95)岁;病程8~11周,平均病程(9.39±6.37)周。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2]。患者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时间不低于8周,胸部X射线摄片无明显异常。可包括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后鼻道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风邪伏肺证诊断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2]制定。阵作咳嗽,或伴咽痒,无痰或少痰,咯痰不畅,多由于接触冷热空气、异味或说笑诱发,自觉身体无明显寒热表现。咳嗽多由于外感而加重或复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20~60岁之间;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有明确原因造成的急性咳嗽,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合并肺部器质性疾病;近期使用了可能会引起咳嗽反应药物者;异物吸入导致的咳嗽;心、脑、肾和造血系统存在严重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多索茶碱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076),0.2 g/片,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宣肺止嗽汤,由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化裁。组成:麻黄10 g,杏仁10 g,玄参15 g,桔梗10 g,荆芥10 g,炙紫苑10 g,炙冬花10 g,紫苏子15 g,蝉蜕5 g,前胡10 g,牛蒡子15 g,五味子5 g,甘草10 g。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功。采用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颗粒,1日1剂,分早晚2次温水冲服。2组疗程均为14 d。

1.6 觀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6.1 临床疗效 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治愈:咳嗽完全消失,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明显改善;显效:咳嗽减轻明显,重度转为轻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改善;有效:咳嗽有一定减轻,重度转为中度或中度转为轻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有所改善;无效:咳嗽无改变或加重。

1.6.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咳嗽评分[5] 取标记0~100mm刻度的直尺1根,由患者依据自己的咳嗽的程度,在直尺上指出相应刻度,刻度数值越高代表咳嗽程度越重,研究人员记录刻度数值。于治疗前后当天的早、中、晚各进行1 次评价,平均分即为当日VAS 咳嗽评分。

1.6.3 咳嗽症状评分[2]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咳嗽症状评分,评估咳嗽程度和治疗效果。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无咳嗽,0分;偶见短暂咳嗽,1分;咳嗽频繁,对日常活动有轻度影响,2分;咳嗽频繁,对日常活动有严重影响,3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无咳嗽,0分;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见夜间咳嗽,1分;夜间睡眠质量因咳嗽受到轻度影响,2分;夜间睡眠质量因咳嗽受到严重影响,3分。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为正态分布时,2组间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校正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2组日间、夜间咳嗽计分、V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夜间咳嗽计分、VAS 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咳嗽不但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认识到咳嗽虽然起之于肺,但若其他脏腑受邪,亦会引起肺脏宣降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咳嗽,这与现代医学对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认识相似。咳嗽的辨证分型较多,明代《景岳全书》云:“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将咳嗽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一直沿用至今。但无论病因是外感或内伤、病位在何脏腑,咳嗽的基本病机仍然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作咳,如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谓:“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

慢性咳嗽在中医学属于“久咳”、“顽咳”的范畴[6]。风邪伏肺证多见于风邪袭肺后,表证已除,未尽之风邪伏留于肺,引发慢性咳嗽,清《邵兰荪医案》有载:“今此人因风邪伏肺,而咳嗽日久”。彭江云认为,脾肺内虚,邪气外侵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病机,但外邪袭肺是诱发慢性咳嗽的主要因素,由外邪袭肺诱发慢性咳嗽者,治以祛邪宣肺为要[7]。

三拗汤源于张仲景,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收录,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用于宣肺解表。在多个对中医药治疗咳嗽用药规律的研究中发现,麻黄、杏仁、甘草在中药咳嗽组方中出现频数较高[8,9],为中医治疗咳嗽的重要药物。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生甘草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动物试验发现,三拗汤能够降低哮喘小鼠的炎症水平,改善肺功能,減轻肺损伤[10]。止嗽散出于《医学心悟》,功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11],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取止嗽散中的桔梗开宣肺气,荆芥疏风解表,紫菀止咳化痰,前胡降气化痰,与三拗汤合方,再加入玄参解毒消火,炙冬花润肺止咳,苏子降气消痰,蝉蜕、牛蒡子散风利咽,五味子敛肺止咳,诸药合用,宣肺与降气相结合,发散与收敛相制约,共奏祛邪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中医中药对咳嗽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医治疗慢性咳嗽以三因制宜为特征,在高度个体化、精准化的辨证论治中,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复方发挥效应,整个施治过程中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体现出标本兼治的综合管理模式[12,13]。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加减化裁的宣肺止嗽汤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且在止咳方面有一定优势,明显缩短了病程,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具有复发率低、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苏楠.《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的解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1):1112-111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3]赖克方,陈如冲,刘春丽,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程序的建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2):96-9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7.

[5]马荣,高荣林,齐文升,等.白牛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7,58(20):1755-1759.

[6]吴峰妹,王志英.慢性咳嗽临证概要[J].江苏中医药,2019,51(8):51-53.

[7]祁向荣,彭江云.彭江云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4):1-3.

[8]金玉才,丁翔,陈顺荣,等.基于因子分析的苏保谦治疗咳嗽用药规律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4):13-16.

[9]丁天宇,覃文慧,郝二伟,等.治疗咳嗽中药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草药,2019,50(22):5639-5644.

[10]章晶晶,李梦雯,范欣生,等.三拗汤对OVA诱导哮喘小鼠模型的效应及TRPV2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2619-2625.

[11]董洁,邓志红,曾加佳,等.止嗽散治疗乳腺癌全麻术后相关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18-20.

[12]钟云青,许光兰,王秀峰.宣肃止咳汤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8,35(6):50-53.

[13]董雪妍,林军,陈艳,等.基于《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9,41(7):29-31.

(收稿日期:2020-07-23)

猜你喜欢

咳嗽中西医结合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