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媒关注三星“后李健熙时代”

2020-10-27张静王会聪

环球时报 2020-10-27
关键词:李健熙李在镕三星电子

本报特约记者 张静 ●王会聪

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25日因病去世,三星第三代继承人李在镕的时代正式启幕。根据韩国《中央日报》26日的报道,李健熙名下股票价值18万亿韩元(约合1100亿元人民币),遗属继承税或超10万亿。“三星家族”的遗产继承问题和公司架构是否生变引发各方关注。与此同时,三星传统优势领域如智能电子产品和半导体业务都在面临来自美国和中国企业的双重压力,三星巨轮在新任继承人带领下如何前行引发热议。

“三星家族”掌控力仍在

《中央日报》报道称,截至今年6月末,李健熙分别持有三星电子共2.4927亿股、三星电子优先股共61.99万股、三星SDS股共9701股、三星物产共542.5733万股、三星生命共4151.918万股,预计适用最大股东折扣后,其遗属仍需为继承上述四大分公司的股票资产缴纳10.6万亿韩元的继承税。即使选择分期缴纳,每年的缴税额也将超过1万亿韩元。韩媒称,李在镕可能会以手中的股权为担保进行贷款,或通过出售部分股份完成纳税。韩国高丽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汉相认为,李在镕已经公开表示未来不会把公司经营权留给子女,未来其所持股份必然会被逐渐稀释。

“三星股权价格未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韩国《每日经济》26日报道称,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刘忠宇表示,目前三星集团的核心企业三星电子最大股东是韩国国民年金(11.1%),三星生命占股8.51%,而包括李健熙在内的家族成员及三星文化财团等占5.9%的股份,黑石和三星物产各占5%的股份。综合测算,李健熙家族占据的三星电子表决权大约15%。

面临中美企业竞争

全球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上周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三星位列第五,仅次于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一众美国科技巨头。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报道称,三星打造品牌战略向来强调其产品,而非其实际发号施令的“掌门人”的个性。在李健熙的带领下,三星公司在科技硬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几乎可以生产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种主要电子产品,以及许多核心零部件,包括智能手机显示屏和计算机的高容量存储硬盘等。

报道称,然而如今科技消费品产业的重心已从产品转向控制产品的软件,如人工智能技术和消费者数据处理能力。与在手机制造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苹果公司不同,过去6年来三星一直未能创造出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忠诚度的自家应用软件平台或服务。随着来自中国的竞争产品已在性能上迎头赶上且在价格上占据优势,三星的处境已变得相对艰难。

《韩国日报》26日报道称,新冠疫情持续全球肆虐和中美贸易战,仍是三星未来发展的重大不确定外部因素。从今年第三季度业绩看,三星电子继续维持了高于预期的盈利,但这可能是上半年一度停止的需求再度启动的结果,随着疫情持续,这种意外的红利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

中美贸易战也是三星的心病,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越来越强烈,三星半导体产品对华出口面临难题,同时大主顾中国企业的销售减少又会造成全球半导体价格下跌。去年华为从全球购买总价值208亿美元半导体,仅次于苹果(361亿美元)和三星电子(334亿美元)。

有担忧的声音认为,目前三星的主力产品半导体、智能手机、家电、液晶屏等发展已经接近瓶颈,要发掘未来10年、20年的新支柱产业。

半导体发展受关注

“三星即将进入后李健熙时代”,《韩国经济》26日报道称,随着李健熙的去世,外界正高度关注三星未来发展战略。今年年底三星很有可能有高层人事调整,因为李在镕必须要提出新三星的发展战略并展现集团领导力。不过多数财界人士认为,在短期内三星仍将维持稳健的经营态势。

韩国《世界日报》26日的报道称,过去6年李在镕以三星副总裁身份持续强调技术能力,并进行了大胆的收购和合并。李在镕强调最多的就是三星必须要保持长期和根本性技术优势,为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做好准备。报道称,李在镕正在大力培育人工智能、5G通讯、生物工程等,而未来半导体核心技术的精细工程,也是李在镕直接负责的项目之一。10纳米以下的精细工程必须高精度光刻机,为此李在镕还专门赴荷兰光刻机企业ASML访问。

《中央日报》26日称,李在镕希望带领三星从半导体代工、图形传感器等系统芯片领域寻找新的生路。目前三星电子在存储芯片领域稳居世界第一,但在半导体代工市场大幅落后于台积电(份额约占50%),位列第二。《韩国日报》称,三星正在集中培育集成半导体,集成半导体在5G通信、高性能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三星正在购买比竞争对手台积电更多的新一代半导体装备,以确保未来新产品的产量。▲

猜你喜欢

李健熙李在镕三星电子
李健熙拥有韩国最贵住宅
三星电子第三季净利润98.7亿美元 同比增长145%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业绩两年最差
三星老总为谁鞠躬
三星老总为谁鞠躬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