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林长制改革 合肥越来越美丽
2020-10-27
林长制改革持续深化、乡村造林增效提质,公园城市加快推进……2019年,合肥逐绿前行,潜心绘就大美生态文明画卷。今年以来,我市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林业园林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人工造林 10万亩,是市下达任务的200%;完成年度园林绿化面积1071.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17亿元。
林长制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在南淝河入湖口以东,冬日的十八联圩湿地,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笔直的水杉已然成林。路旁的肥东县林长公示牌上,各级林长的姓名、职责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在市林园局增设林长制工作处、湿地管理处基础上,合肥将湿地建设列入市、县林长制工作内容,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惩破坏湿地行为。如今,受益于林长制,十八联圩一期约3400亩的生态湿地先行示范区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期项目已完成本底资源调查和湿地修复方案设计,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
游客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乘坐游船
今年以来,聚焦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合肥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在规划引领上,编制完成《合肥市林长制实施规划》与《合肥市林长制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在目标导向上,继续紧盯209个重点项目三年建设目标,编制完成23个市级林长制项目具体任务清单,加快推进植物园南扩、大蜀山森林公园环境提质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制度保障上,全面推进林长制“五个一”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林长工作科技服务、执法保障、安全巡护等制度。据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环巢湖十大湿地、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官亭国家生态公园、合肥植物园等4个市级示范区建设项目,探索总结林业生态建设经验和制度成果。
航拍镜头下的十五里河风景如画
绿化美化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
在林长制改革助力下,合肥“绿文章”越写越精彩。今年,合肥聚焦增绿增效,国土绿化高质量推进,目前已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乡村道路绿色长廊建设,乡村道路绿化2000公里;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见缝插绿,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绿色产业实现生态富民。我市持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发展经果林、花卉业等特色产业,全年新增经济林4.3万亩,新增花卉企业11家,面积600余亩。
城镇园林提品提质,“公园城市”渐行渐近。今年,我市已完成年度绿化面积1071.76万平方米,新站高新区学林公园、包河区淝河智慧公园、瑶海区新安江公园等3个项目已完工;滨湖新区金斗公园五期、包河区劳动公园、庐阳区大房郢公园等3个项目正在施工;其他4个公园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完成小公园、小游园项目41个,正在施工15个。精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已完成15个。今年以来,全市完成绿道131.9公里,是全年计划的165%。随着墙体绿化专项行动、“花园家庭”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绿化美化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延伸。此外,11个公园实行“市民园长”试点。
十八联圩湿地
聚焦“湿地城市”,保护修复成效明显。我市以肥东十八联圩、巢湖半岛、肥西三河、巢湖湖滨、庐江马尾河湿地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高质量打造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加快推进环湖“十大湿地”建设。目前,国际湿地城市正在积极申报中。
庐江马尾河湿地公园
明年城区新增1000万平方米绿化
翡翠湖公园
按照计划,2020年,合肥将着力抓好江淮分水岭岭脊、环巢湖地区、水源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的造林,高标准完成年度新造林5万亩任务。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17万亩,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镇、50个省级森林村庄。全年力争完成3000公里乡村道路配套绿化,加大乡土树种、开花、色叶或季相变化主题树种的种植面积。为推进绿色富民,我市将巩固发展苗木花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特色花卉等,2020年新增经济林4万亩,其中薄壳山核桃2万亩。
加快推进“十大公园”、“一园一路”建设,命名林荫路、特色道路50条以上……围绕绿色生态美丽合肥目标,我市将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优化公园游园布局,稳步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继续推进“100个小公园小游园”项目建设。该负责人表示,明年计划完成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提升街旁绿地60个以上。
明年,合肥将全力竞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并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契机,积极申请承办“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举办湿地高峰论坛、成立合肥市湿地保护协会、建设湿地学校。
(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