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效果比较
2020-10-27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潘洪生丁瑞丰阿克旦吾外士
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潘洪生,丁瑞丰,阿克旦·吾外士,刘 建
(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库尔勒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0 引 言
【研究意义】绿盲蝽(Apolyguslucorum)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绿盲蝽寄主范围广,可为害棉花、枣、葡萄、茶等多种经济作物[1-3]。绿盲蝽若虫在田间隐蔽性极高,成虫迁飞能力强,这对该虫防治增加了不少困难[4]。近年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得棉田盲蝽蟓种群数量急剧攀升,由原先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2]。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而阿克苏地区是果树和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区,多样化的种植模式给绿盲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针对绿盲蝽的为害,研究合理的防控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前人研究进展】张帅等[5]对华北棉区中绿盲蝽种群的抗性水平进行测定发现,该区域绿盲蝽对大多数常用化学农药均产生了较高的抗性,药剂不合理使用造成药剂浪费以及绿盲蝽抗药性的增强。在不同地区绿盲蝽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表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绿盲蝽不同地理种群对不同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水平[6,7]。针对不同区域的绿盲蝽抗药性差异,研究筛选合理的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防控绿盲蝽。【本研究切入点】2014年,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和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先后发现了绿盲蝽,其中玛纳斯县棉花、葡萄等作物上绿盲蝽为害严重,这是新疆地区绿盲蝽为害农作物的首次报道[8]。2017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现绿盲蝽开始为害农作物及果树,为害植物包括棉花、玉米、枣树、核桃、苹果等多种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和特色果树。研究比较9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效果。【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新疆阿克苏地区绿盲蝽的毒力,分析不同杀虫剂对绿盲蝽种群的室内毒力差异,为阿克苏地区绿盲蝽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供试虫源为绿盲蝽成虫,2019年7~8月分别于阿克苏地区哈拉塔镇、拜什吐格曼乡、克孜勒镇3个不同乡镇的棉田中采集。将采集到的绿盲蝽成虫带回实验室后,挑选大小一致的绿盲蝽成虫进行试验,表1,表2。
表2 供试药剂及浓度设置Table 2 Insecticides used and test concentration in trial
表1 阿克苏市农区绿盲蝽采样点信息Table 1 Information of sampling points of Apolygus lucorum in agricultural district of Aksu City
1.2 方 法
采用玻璃管药膜法[9],分别测定供试9种药剂对阿克苏地区3个不同乡镇绿盲蝽田间种群的室内毒力。药剂用丙酮稀释为5~7个不同浓度,每个离心管中加入0.5 mL稀释后的药剂,迅速摇晃转动,使得药剂与管壁充分接触、均匀分布。待丙酮挥发完全后,将试虫放入离心管中,每管放置2头,并放入大约1 cm的新鲜四季豆作为食物,每个浓度4次重复,每重复5管共10头虫,管口用脱脂棉塞住。对照加入0.5 mL的丙酮。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离心管置入培养箱中,培养箱中温度为(27 ± 1)℃,光照比为14∶10(L∶D),湿度为(60± 5)%,24 h后检查死虫数并记录。对照组死亡率 < 10%,则数据有效,反之无效。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计算绿盲蝽成虫在不同药剂浓度下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对比相同药剂不同浓度处理下差异是否显著[9]。利用Polo软件进行几率值分析[10],计算杀虫剂的LC50及其置信区间、卡方值,通过对2组不同毒力数据的毒力回归线的平行性和相等性假设进行测验,采用致死中浓度比值的95%置信限为衡量参数来检验供试药剂间LC50差异是否显著。
死亡率(%)=(虫数/实验前总虫数)× 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 - 对照组死亡率)/(100 - 对照组死亡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9种杀虫剂对阿克苏市农区绿盲蝽的毒杀效果
研究表明,9种杀虫剂的毒杀效果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效果增强,且同种药剂不同浓度对绿盲蝽成虫的毒杀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各药剂高浓度与低浓度间有着显著差异(P< 0.05)。其中750 mg/L的啶虫脒、275 mg/L的呋虫胺、50 mg/L的毒死蜱、400 mg/L的高效氯氟氰菊酯、80 mg/L的丁硫克百威对绿盲蝽成虫显示出极高的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其次,450 mg/L的噻虫嗪、1 000 mg/L的阿维菌素、80 mg/L的氟啶虫胺腈、500 mg/L的吡虫啉对绿盲蝽成虫也显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均超过70%。在供试的9种药剂不同浓度下,225 mg/L的噻虫嗪、93.75 mg/L的啶虫脒、800 mg/L的阿维菌素、68.75 mg/L的呋虫胺、50 mg/L的毒死蜱、50 mg/L的高效氯氟氰菊酯、40 mg/L的丁硫克百威、40 mg/L的氟啶虫胺腈、125 mg/L的吡虫啉处理绿盲蝽成虫后,其校正死亡率均超过50%。表3
表3 9种杀虫剂对阿克苏市农区绿盲蝽24h的毒杀效果Table 3 The toxic effects of nine insecticides to Apolygus lucorum in agricultural district of Aksu City for 24 hour
2.2 9种杀虫剂对阿克苏地区不同绿盲蝽地理种群的室内毒力
研究表明,9种杀虫剂毒力大小依次为丁硫克百威>毒死蜱>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9种杀虫剂中阿维菌素与噻虫嗪分别与其余供试药剂毒力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其余7种药剂与部分药剂有着显著差异。
相同采样点间不同药剂对绿盲蝽成虫的毒力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丁硫克百威对绿盲蝽成虫的毒力最高,LC50在12.940~61.964 mg/L;毒死蜱、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对供试绿盲蝽成虫也显示出较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17.662~21.197、25.190~31.467和23.089~31.950 mg/L的浓度范围;阿维菌素对供试绿盲蝽成虫显现出的毒力在9种杀虫剂中最低,且相较于其余8种药剂差异显著(P< 0.05),LC50在376.688~574.767 mg/L;其余的药剂对供试绿盲蝽成虫的毒力均在上述几种药剂毒力之间,其毒力大小由高至低分别为高效氯氟氰菊酯25.886~45.716 mg/L、啶虫脒51.242~61.964 mg/L、吡虫啉54.047~102.932 mg/L、噻虫嗪91.830~149.317 mg/L。图1
图1 9种杀虫剂对阿克苏市农区绿盲蝽种群的毒力Fig.1 Toxicities of nine insecticides to Apolygus lucorum in agricultural district of Aksu City
研究表明,9种药剂中,3个采样点对丁硫克百威的波动倍数浮动最大,为4.79倍,且3个采样点间LC50差异显著(P< 0.05);对吡虫啉的波动倍数浮动次之,为1.90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波动倍数浮动为1.77倍,且KZL采样点与其余2个采样点间LC50差异显著(P< 0.05);对其余6种药剂的波动倍数浮动均在1.7倍以下。阿克苏地区3个采样点的绿盲蝽种群对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有着一定的区别,其中,3个不同采样点对吡虫啉的敏感性顺序为拜什吐格曼乡>克孜勒镇>哈拉塔镇,对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顺序为克孜勒镇>哈拉塔镇>拜什吐格曼乡,对其余6种药剂的敏感性顺序为拜什吐格曼乡>哈拉塔镇>克孜勒镇。表4
表4 9种杀虫剂对阿克苏市农区不同绿盲蝽地理种群的毒力Table 4 Toxicities of nine insecticides to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f Apolygus lucorum in agricultural district of Aksu City
3 讨 论
当前,对绿盲蝽的防治措施仍然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6-11]。但是绿盲蝽幼虫的活动能力较强,同时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盲目使用药剂,势必造成大量农药的浪费,对土壤以及生态条件的破坏。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也会导致绿盲蝽对多种药剂均产生抗药性。在室内条件下利用不同药剂对阿克苏市绿盲蝽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为绿盲蝽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李耀发等[12]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绿盲蝽的室内毒力,发现氟虫腈、丁硫克百威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对该地区绿盲蝽种群展现出较好的毒力效果,这与试验研究基本一致。在试验中所用到的烟碱类杀虫剂包括噻虫嗪、啶虫脒、呋虫胺、氟啶虫胺腈,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植物吸收该种药剂后,通过胃毒的方式持续毒杀各种刺吸性口器害虫,例如蚜虫、盲蝽蟓等。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较其余8种供试药剂对供试虫源表现出更好的毒杀效果,呋虫胺次之,噻虫嗪效果最差。董松等[13]研究了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研究发现其毒力大小依次为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呋虫胺>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研究结果所涉及到的药剂毒杀效果与该研究基本一致;李国平等[14]研究了9种杀虫剂对中黑苜蓿盲蝽的毒力,结果发现,9种药剂对中黑苜蓿盲蝽的毒力依次为:毒死蜱>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与试验结果相比,对中黑苜蓿盲蝽来说,吡虫啉的毒力效果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而对于绿盲蝽来说,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毒力效果却高于吡虫啉。
丁硫克百威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作为克百威农药的低毒化衍生物,有着高效安全的特性,内吸性好、迅速、残留低是其特点,可防治多种经济作物上的害虫,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尤为显著,在李耀发、张倩、李国平、王洪涛等的研究中,对比不同种类的药剂,丁硫克百威对绿盲蝽均有着较好的毒杀效果[12,15-19]。研究所选用的9种药剂中丁硫克百威对绿盲蝽的毒力效果最好。
4 结 论
供试的9种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均可对绿盲蝽产生一定的毒杀效果。阿克苏市农区不同采样点间绿盲蝽种群对不同杀虫剂敏感性差异较小。在绿盲蝽发生初期,可选用啶虫脒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该虫防治的常规药剂,丁硫克百威、氟啶虫胺腈、呋虫胺也可作为该虫防治的替代药剂和轮换药剂使用,可较好的防治绿盲蝽。